简介塘溪村位于湖南省新邵县西北边陲的大新乡,过去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在县乡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扶持下,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带领全村人民扎实苦干,团结协作,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人平年收入从几年前的500元跃升到2006年的3000元。该村先后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村、全县小康生态文明村、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贫困村塘溪村现有水田560亩,旱土340亩,山林4200亩,该村过去十分贫困,村民致富无门,守着几亩薄土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1992年,集中精力狠抓基础设施的改善。2004年与大形山林场洞里山工区合作,投资12万余元将23组、24组全长3.5公里的公路拉通,没有要村民集资一分钱,更没有向政府要一分钱。塘溪村唯一的从乡道至村部的2.7公里道路过去坑洼不平,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唐孝周决心利用国家实施通畅工程机遇硬化该路。他自己带头捐款1000元,同时发动能人、老板、村民自愿捐款,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共募得10万余元的配套资金,使塘溪村成为大新乡第一个实现村道硬化的村。2007年上半年,塘溪村又规划了1.5公里的组道硬化,现材料已备,正在施工建设中。2004年全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现该村户户通电,为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除此以外,塘溪村还利用山区水源优势,以院落为单位建好自来水管网,实现了自来水户户通。今年还自筹资金60万元,利用得天独厚的优质水源,高标准建设自来水厂,解决塘溪村、大西村、乡政府、筱溪电站指挥部、派出所的4000人畜用水及消防用水。
致富塘溪村村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山区杂木优势,2000年种植香菇40余亩,每亩纯收入达1.1万元,产品远销广州、深圳及附近县、市,供不应求。该村又在太芝庙乡,本乡大秧田村、龙溪铺楠木村大力发展香菇生产,形成产业基地。该村又瞄准花卉市场行情看好,与县科协联系开发灵芝盆景2万余盆。销售至深圳市场高达380元至500元1盆,效益惊人。2007年村里发展规模继续扩大,预计直接可为村民人平增收达500元,销售收入达150万元以上。田间食用菌,山上果飘香。近年来,塘溪村植树造林共营造速生丰产林1100亩,完成退耕还林180亩,其中果木经济林56亩。养鸡、养羊、养牛150头以上的专业户达50户,从而为村里整体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塘溪村鼓励村民劳务输出,引导合理流动,推荐技能培训。目前,全村有专业技工人才50余人,在深圳、广州成为厂技术骨干,月收入过4000元的有30余人。村里为此每年增加劳务收入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