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南西方寺该寺位于越南北部河山平省石室县西方村,该寺原名崇福寺,因位于西方村,后改名西方寺(Chua Tay Phuong )。寺建于1794年,是西山阮朝时期的建筑代表作,也是仿中式的寺庙。寺位于半山,隐没于茂密的树林之中,要从山脚登380级台阶方到山门。殿分前殿、中殿、后殿,呈“三”字形排列,寺内有76尊木雕佛像,是越南著名的佛寺之一。
2.扬州西方寺该寺在驼岭巷西段北侧。西方寺的前身是隋朝所建的避风庵,原址地滨大江,风浪作时客舟皆泊庵前。唐初于庵前掘得石佛三尊,唐太宗闻其事,特敕赐“西方禅寺”额。后圯。唐永贞元年(805年),僧智完迁建西方寺于今址。明洪武五年(1372年),僧普得重建。明永乐至清乾隆间,均有修茸。清康熙年间,有南源禅师卓锡于寺三十余年,有记钵偈三十余首,刊入《百丈清规》行世。咸丰三年(1853年),西方寺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间相继复建,但未复旧观。该寺有前后三进,东有厢房,西有菜园,房屋共40间。
西方寺现存建筑仅明代大殿和晚清复建的廊房、方丈室。殿后有古银杏一株,树干数围,枝叶繁茂,为明代遗物。大殿面阔三间16.65米,进深17.7米,下有简单的石台座,上为重檐歇山顶,所有构架多为楠木制成。柱顶做卷杀,成覆盆形式。所有梁架全部露明造,正中缝做抬梁形式,为月梁形制。山面为穿逗式。大殿内彩绘系五彩遍装,不用藻井。主要部分梁、檩、枋的彩绘保留了宋代风格,次要部分花纹与底色多用青绿色及黄白色相互衬托,色彩不复杂,构图鲜明,多用连枝图案,花纹轮廓简单,为明代早期彩绘之风格。柱子、斗栱原来都有彩绘,现仅存小片彩绘和一些痕迹。彩绘增加了殿内庄严和辉煌的气氛。乾隆年间,杰出画师“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曾寄居西方寺内,度过晚年。1982年,西方寺大殿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3.香港西方寺

该寺位于香港荃湾老围三叠潭。创建于1973年,占地十二万平方尺。是香港著名丛林。西傍三叠潭,群山环抱之中,溪水长流,绿叶成荫,景致如画。
1974年,再在大雄宝殿之后增建成一幢两面三刀层高殿,楼上为地藏殿,正中供奉地藏王菩萨,两侧设祖先堂;楼下为海会塔。殿堂于1995年完成,举行隆重开光仪式,莅临观礼嘉兵及拈香礼佛善信,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后期又于大雄宝殿左右方先后完成讲经堂、五观堂、佛学院、齐堂、宿舍、荷花池等建筑,更添光彩。置身其中,物我两忘,麈劳顿息。永惺法师除常领众于此举行各种经忏法外,曾竭尽心力地招募各地僧伽学员,创办菩提佛学院于寺中,培养僧才。
寺院仿中国宫殿式建筑,顶盖黄色琉璃瓦,巍峨雄伟,庄严壮丽。上层大雄宝殿,供奉西方三圣,左右辅以文殊和普贤菩萨,最左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皆名家木刻,外配以飞檐雕花精致佛龛。殿内墙壁镶嵌大理石,刻龙天花板,雕梁书栋,琳琅满目,瑰丽堂皇。两侧供十八罗汉石拓圣像,栩栩如生;又供奉明朝古观音菩萨,造像精美,为中国最大型搪瓷观音像,甚为稀有。楼下弥勒殿,供奉大肚弥勒菩萨,法相壮严,慈心广大,笑口常开。
上层大雄宝殿,供奉西方三圣,左右辅以文殊和大行普贤菩萨,最左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皆名家木刻法相,外配以飞檐雕花精致佛龛。
殿内墙壁镶嵌大理石,刻龙天花板,雕梁画栋,琳琅满目,瑰丽堂皇。
两侧供十八罗汉石拓圣像,栩栩如生。
又供奉明朝古观音菩萨造像精美,为中国最大型景泰蓝观音像,甚为稀有。
楼下寺内正中处,以一座高大的金漆佛盦作为弥勒佛殿,供奉大肚弥勒菩萨,法相庄严,慈心广大,笑口常开,四周镶以玻璃,保护得尘不染,佛盦内的弥勒佛座下,另有三尊三宝佛的多宝佛塔盦。
大雄宝殿后,是一幢两层高楼房,楼上为地藏殿,正中供奉地藏王菩萨,两侧设祖先堂;楼下为海会塔。
大雄宝殿左右方是讲经堂、五观堂、佛学院、斋堂、宿舍、荷花池。
为进一步扩展西方寺的弘法功能,1991后复增建图书馆,古今佛学典籍齐备,供游客及邻近市民阅读;亦有佛教书籍免费结缘,令市民及游客增加对佛教的认识,领悟佛法真谛。为增添佛寺胜景,年前于寺后添建一座楼高九层之万佛宝塔,每层供奉佛像各异,而塔内之空间,将成为佛教文物馆,陈列该寺长期搜集珍藏的不同朝代的佛像文物、法器、经卷及历代高僧墨宝,以此作为佛教文化历史和艺术的推广。顶层供养佛陀舍利,以便信众瞻礼。
寺后是一座楼高九层之万佛宝塔,每层供奉不同之佛像,而塔内之空间,为佛教文物馆,陈列该寺长期搜集珍藏的不同朝代的佛像文物、法器、经卷及历代高僧墨宝,以此作为佛教文化历史和艺术的推广。顶层更供养佛陀舍利,以便信众瞻礼。
西方寺是永惺法师为实现其宏愿而建的净宗道场。
由于寺院法务发展需要,来往僧俗日渐增多,原有建筑规模已不敷应用,故于1999年初,进行重建。雄伟的佛寺与壮严的佛塔,互相辉映,成为清闵人心体验性灵归宿的圣地。这里将开放给社会人士游览观赏,礼拜随喜,为本港增添一处游览胜地,诚佛教界中之一盛事。
佛历二千五百四十七年,岁序癸未年,万事吉祥,欣值西方寺宣告重建落成开光庆典,乃香港佛教一大盛事,人天欢喜,各方共庆,对西方寺之有成,同人藉此敬致,赞叹和衷诚祝贺。
西方寺座落于荃湾老围三叠潭,荃湾是香港佛教道场集中地区之一,与大屿山昂平相互辉映。永惺法师发大洪愿,于一九七零年开山创建,高树法幢,广摄群机,海内外均为推重,虽然如是,惟永惺法师远大眼光,立意廓而大之,因是展开重建,经前后历时二十馀年,肩负筹募、策划、施工等艰辛,克服不少障碍,以其锲而不舍毅力,移山苦志精神,凭佛力之加庇、众力之护持,耗资逾亿元,浩大工程,卒告毕竟全功,永惺法师愿力宏深,令人敬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