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女,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1979年参加教育工作,1987年第一次评职称时被评为一级语文教师,1999年评为高级语文教师,(12年间因为工作调动职称受影响)2002年被评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林城优秀园丁奖”,2005年评为贵阳市优秀班主任。
多次参加贵州省教育出版社、省科技出版社和省人民出版社、贵阳市教科所等教辅资料的编写,曾在省级刊物《初中生辅导》、《贵阳教育》、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整体构建初中阶段养成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文集》上发表文章。2004年《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反思》荣获“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还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资格证书。1987、1988担任毕节地区普通话竞赛评委;1989年曾担任“评好课”评委;2004年参加了贵阳市“优秀论文”评审工作,2005年参加了语文中考命题工作。
作为教研组长2003年她组织了全校参加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举办的全国“创新阅读大赛”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两次参赛全校共获7个特等奖四十多个一等奖,若干个二、三等奖。她所教的学生就获得一个特等奖,十个一等奖,二十几个二等奖和若干个三等奖。柴莉也获得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辅导奖若干。在她的鼓励下四个教师参加全国创新作文教学录象大赛,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在学校教研中我提倡教案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案形式,注重课后反思,许多教师的反思教案在全国许多刊物上得以发表,从而也推动了全市的语文课改。
2002年12月至2004年10月受贵阳市民盟、贵阳市政协、贵州省教育出版社、贵阳市教科所、贵州省教育厅的邀请,到乌当区、花溪区、修文县、普定县、平塘县、麻江县、贵阳市等地进行新教材培训或专题讲座,她作为中心发言人,主要内容是“改变观念、大胆创新”、“新课标、新任务、新要求”、“阅读课的教学”、“阅读题的设计”等,得到了领导和许多教师的好评。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她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语文教学,或者是该学校的教学,还关注整个贵阳市的教学,时常把自己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写成文章,把它拿来与该学校的老师甚至和贵阳市教研员一起探讨,提高了课程改革的教研氛围,为改变语文教学作了许多思考。只要有想法就把它写成文章,这些文章并不是为了发表,只把它作为她的思想的记录,如《感染 感叹 感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名师》、《阵痛》等,这些没拿去发表的文章都是对教育或教学的探讨,为她的教学提供了反思的平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