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名称】《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年代】盛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高楼望所思,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1]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思乡诗,登高远望,所想所思,尽化作诗人浓浓的乡愁。 携手使君,登上西楼,极目远眺,眼能望见尽头,而那悠长的浓情,却无法随着那定格于远方天际的视线而终止。一个“毕”字,道出了诗人情不能已的心绪,意境悠远,回味无穷。那是一份怎样的情呵,让他日思夜盼,魂牵梦绕,每每夜深入梦,遥望见那归家的路途,载着一地的思念,通向那千里之外的故乡;每每倚窗而窥,恍若望见了万家灯火,谈笑风生,浓浓的乡音,顺着那半开半掩的窗扉,飘入诗人的灵魂深处。看见了悠悠行走于长路之上的行人,远郊的夕阳亦在视野里渐趋模糊。惆怅的思绪,飘飞到了遥远的水滨之外,朦朦胧胧之中,仿佛望见了那芦苇丛生的水畔,一缕遥遥的青烟升起,那掩映在芦苇丛里的一角,透露出点点昏黄的灯光,那里,该是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使君自是有才之士,登高眺望,才情油然而生,吟诗作赋,但那思归的心切,却是与我无异的。身处高楼,却依旧望不见遥远的故乡,唯有一片苍茫的云水。蜻蜓点水般的手笔,一个“空”字,承载了诗人的万千情意。
短短的诗篇,诗人描绘的是登高所望之景,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依旧是一幅幅画面的组合,身临西楼,诗人望见了渺远的天际,那沉甸甸的乡愁亦沿着那极目而视的目光,延伸向遥远的家乡。整诗倒是少了几许悲凉,相比《奉寄韦太守陟》而言,在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意之际,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多为开阔渺远之境,给人以悠然遐思,无尽回味之感。[2]
作者简介

王维
(701-761),汉族,字摩碣(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最高。“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