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况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高鹗
文学形式:对句
作品出处:《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作品原文林黛玉画像
[1]
香魂一缕随风散,
愁绪三更入梦遥![2]
作品赏析《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这两句诗是续作者写到林黛玉断气时的话。
对句是旧小说中的俗套,它与尤三姐自刎时曹雪芹以“揉碎桃花”两句叹词为比喻代替对尤三姐死亡形象的具体描写是完全不同的。续书者写林黛玉的死,有点像老太婆说见闻——不嫌其琐碎。诸如“回光返照”,“攥着不肯松手”,“出气大,入气小”,“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浑身冷汗”,“身子便渐渐的冷了”,“叫人乱着拢头穿衣”,“两眼一翻”……也不怕损害人物形象的艺术美感。如果曹雪芹写尤三姐之死,也写她如何躺在血泊中挣扎、痉挛、喘气、咽气,这是不能收到什么艺术效果的。秦可卿、金钏儿、晴雯之死,作者都不从正面落笔,“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为写死而写死,曹雪芹是不屑于这样做的。至于续作者最后让林黛玉直叫“宝玉!宝玉!你好……”而怀恨死去,这不但不符合她生前向警幻仙姑说过的要偿还“甘露之惠”的诺言(这里的结局,竟成了“以怨报德”),而且也最终否定了林黛玉是贾宝玉的真正的知己。[2]
小说作者简介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在清初即寓居北京。少年时喜好冶游,中年一度在外课馆。他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对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十分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写文章“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他热衷仕进,累试不第,1795年(乾隆六十年)始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等职,在任时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晚年家贫官冷,两袖清风,虽然著作很多,却多未及问世就去世了。一般认为,长篇小说《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