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号忍寒公。1902年4月26日出生于江西万载,1966年11月8日病逝于上海。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
龙榆生于1934年4月发表《研究词学之商榷》一文,正式界定词学内涵,系统提出词学研究的八个方面。他在图谱之学、音律之学、词韵之学、词史之学、校勘之学这五项清代传统词学成就的基础之上,又提出声调之学、批评之学、目录之学三个有待于开拓的领域,这是当年引导词学界前进方向的一篇宏文,而龙榆生本人毕生治词,范围也不出乎此。]
龙榆生先生师从黄季刚、陈石遗学诗,从朱祖谋修音韵学和诗词。先后在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校任教授。自 1929 年开始撰写词学论文,其词学论文一变以往词界评点论词的形式,对词的起源、词的发展、词的创作、词的艺术风格及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重点着眼于唐宋词,推进了当时词学研究的学科建设。先生于 1933 年至 1936 年,在叶恭绰等人的赞助下,在沪创办了《词学季刊》,前后共出版十一期,后因抗战爆发而不得不停刊,撰有《词体之演进》(1933)、《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1935)、《清真词叙论》(1935)、《漱玉词叙论》(1936)、《南唐二主词叙论》(1936)等。
先生一生收有大量词学文献,包括极为稀见的明代琴谱和民间艺人诗词集。30 年代已藏书数十箱,惜抗日战争中辗转散失颇多。解放初及 1964 年,先后将藏书中善本分别捐赠予上海图书馆、上海音乐学院、浙江省图书馆、广西省图书馆、南宁市图书馆及杭州大学图书馆,其中包括王鹏运、朱祖谋、沈曾植、俞陛云、曹元忠、吴梅、赵尊岳等人的手稿以及包括批注点校的词学文献,又上述诸人间往来论学之信札,亦捐赠无遗。
与汪精卫为至交诗友,时人唱和,汪组建日伪政府时,龙出任南京博物馆馆长。
著有《中国韵文史》、《东坡乐府笺》、《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唐宋词格律》、《词曲概论》等书行世。而其自作诗词稿,文革中遭毁。一九八二年十月,其门人富寿荪从其日记本中抄录数十首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