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粘土工程地质灾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学科:自然灾害与防治

词目:红粘土工程地质灾害

英文:engineering geology disaster of lateriteclay

释文:因红粘土的特性对工程建筑造成的危害。红粘土是由碳酸盐类岩石或其他富铁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形成的,一般呈褐红色。红粘土的矿物成分以高岭土和伊利石、绿泥石为主,并含有蒙脱石或蛭石、云母、多水高岭石、三水铝土矿及少量针铁矿。红粘土往往裂隙发育。在地表,裂隙多呈竖向开口的龟裂状,往下逐渐闭合成网状;裂隙面光滑,有的有擦痕,裂隙壁常有铁锰物质浸染。在天然状态下,红粘土孔隙比大,多处于饱和状态,天然含水量接近塑限,多呈坚硬、硬塑状态。故强度比较高、压缩性比较低。红粘土具有两种特殊性质:一是厚度变化很大,而且因为发育较多的网状裂隙,破坏了土体结构的完整性,促使地下水在土层中活动,降低了土体强度,一般愈往深处土体愈益变软,因此红粘土的结构和强度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很大的不均匀性;二是通常它有较强的胀缩性,因此造成不同程度的胀缩灾害。有的地区红粘土浸水膨胀后的体积比在天然含水量状态下的体积增加15%,膨胀力可达0 18 X 106帕。红粘土表层常含有机质,下部逐渐过渡到基岩,二者接触面常成为软弱结构面;特别是在地势低洼处常有地下水集聚,使红粘土呈软塑和流塑状态,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除了对地基不利外,若处于斜坡L则常沿接触面发生滑动。此外,岩溶地区的红粘土常有土洞发育,除影响地基承载力外,还容易产生塌陷。[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