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况作品名称:愚溪柳先生祠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吴大受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司马羁留十载迟[1],愚溪溪畔系愚诗[2]。
并时才力韩公笔[3],异代江山屈子思[4]。
持节忆曾题断壁[5],攀萝何处觅残碑[6]。
重来耆旧风流尽[7],只有荒祠枕水湄[8]。[1]
作品注释[1]司马:指柳宗元在永州司马任上。羁留:流贬,淹留。十载:柳宗元谪居永州,前后长达十年。
[2]愚溪溪畔: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将冉溪改名愚溪,在其东南筑室而居。
[3]韩公:指韩愈。
[4]屈子:即屈原。
[5]持节:拿着旌节。持:握,执。节:旌节,古代出使所持的节。
[6]攀萝:用手牵挽着萝蔓的细条。攀,牵挽。残碑:八愚遗址除愚溪外,已无处寻觅,而八愚诗碑也失传。此句极写荒凉衰败之景。
[7]耆旧:指年高而有声望的人。杜甫《遗兴》:“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风流:谓流风余韵。
[8]枕:卧时以头枕物。此处作坐落解。湄:水边,岸旁。这句是说,人已去,祠亦荒,唯有愚溪空流,流不尽柳宗元放逐之悲愁。[1]
作品赏析该诗选自《永州府志》。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七律。首联简括柳宗元流放永州十年的坎坷人生;颔联用韩愈、屈原作陪衬以突出柳宗元的光辉业绩;颈联写荒凉破败之景,作者不胜哀伤之至;尾联似情结又似景结,作者为柳宗元放逐之悲而喟叹不已。[1]
作者简介吴大受,生卒年及爵里不详,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时人。因奉命出使交趾(今越南北部一带),道经永州,游愚溪谒柳宗元祠而写下《愚溪柳先生祠》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