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即从吏史,亦称从事掾,汉刺史的佐吏。汉武帝初设刺史时,刺史于秋季查察郡国。郡国遣吏至界上的迎接,“自言受命移郡国,与刺史从事”(《汉旧仪》,后因而以“从事”为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又有部郡国从事史、大致刺史辖几郡,即设几人。每人主管一郡(国)的文书,察举非法,汉末刺史权重,从事名目更多,文有文学从事、劝学从事等,武有武猛从事、都督从事等,均由刺史自行辟任。北魏孝文帝曾罢诸州从事,依军府之例,置参军,但未全面推行。北齐仍并置从事与参军。隋罢地方官自辟僚属,遂于开皇十二年(592),将诸州从事一律改为参军。
现代汉语词典的
【释义】:①做某事;参与某种事业:告养回籍,从事农耕|从事教育工作。②处置;处理:依法从事。
【词意探源】:
(1)指办事;治事。
《诗·小雅·北山》:“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2)指参加某种事情。如:他从事文艺创作。
(3)指处理;处置。
《汉书·王莽传中》:“敢有趋权犯法,辄以军法从事。”
(4)指官名,到宋代时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