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中国工业盐行业调研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商品基础知识 - 3 -
第一节 商品基本用途 - 3 -
第二节 技术标准【工业盐:国家标准GB/T5462—2003】 - 3 -
一、范围 - 3 -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
三、产品分类 - 4 -
四、技术要求 - 4 -
(一)外观 - 4 -
(二)化学指标 - 5 -
五、取样 - 5 -
六、试验方法 - 5 -
(一)外观的测定 - 5 -
(二)水分的测定 - 5 -
(三)水不溶物的测定 - 6 -
(四)氯离子的测定 - 6 -
(五)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 6 -
(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 6 -
(七)氯化钠指标的计算和检验结果的检查 - 6 -
七、检验规则 - 7 -
八、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7 -
第三节 商品规格 - 8 -
一.日晒工业盐 - 8 -
二.精致工业盐 - 8 -
三.液体盐 - 9 -
四.融雪盐 - 9 -
五.金属钠盐 - 10 -
六.除钙洗涤盐 - 11 -
七.融雪剂 - 11 -
八.水处理用盐 - 12 -
九.漂染盐 - 12 -
十.海水晶 - 12 -
第二章 国内情况 - 13 -
第一节 资源情况 - 13 -
一.海盐 - 13 -
二.井矿盐 - 13 -
三.湖盐 - 13 -
第二节 生产情况 - 14 -
截至2008年6月行业数据 - 14 -
第三节 国内消费、需求状况 - 15 -
一.国内原盐供需分析 - 15 -
(一)国内产量分析 - 15 -
(二)出口情况分析 - 16 -
(三)进口情况分析 - 17 -
(四)分品种、分用户群需求分析 - 18 -
第四节 市场价格情况 - 19 -
一.国内原盐出厂价格 - 19 -
二、国内原盐送到价格 - 19 -
三、近期部分生产企业出厂价 - 19 -
四.市场分析 - 20 -
(一)价格趋势分析 - 20 -
(二)全国原盐市场分析 - 21 -
(三)行情综述 - 22 -
(四)市场预测 - 23 -
第五节 贸易情况 - 24 -
一.综合统计 - 24 -
二.进口贸易 - 24 -
三.出口贸易 - 25 -
2008年出口数据统计 - 25 -
四.原盐进出口平均单价情况 - 26 -
第六节 主要生产商、贸易商情况 - 26 -
一.主要生产企业: - 26 -
二.主要生产企业分布及年产量 - 27 -
(一)2008年全国原盐生产分布 - 27 -
(二)主要生产企业年产量 - 28 -
第三章 国际情况 - 29 -
第一节 资源情况 - 29 -
第二节 生产情况 - 30 -
第三节 全球消费、需求情况 - 31 -
第四节 市场价格情况 - 31 -
第五节 贸易情况 - 31 -
第六节 主要生产商、贸易商情况 - 32 -
第四章 要求执行专项进口任务的理由 - 33 -
第一节 进口来源国(地区)该商品的基本情况 - 33 -
第二节 国内主销区分布和销售价格的变化、预测 - 34 -
第三节 进口盈亏的初步分析和预测 - 34 -
第一章 商品基础知识
第一节 商品基本用途
氯化钠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有机合成工业中需要大量氯化钠。此外,还用于肥皂制造、陶瓷、玻璃生产、日用化工、 石油钻探、钻井工作液、完井液、石油化工脱水液、 建筑行业早强剂、生产涂料的凝固剂、 橡胶行业乳胶凝结剂、造纸工业添加剂及废纸张脱墨、化学工业的无机化工原料及硫酸根脱除剂,褐藻酸钠的凝固剂、防治小麦、苹果、白菜等腐烂及食品防腐剂、制取金属钠及其他钠化合物、钢铁热处理介质等。在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盐也有广泛的用途。
第二节 技术标准【工业盐:国家标准GB/T5462—2003】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的日晒工业盐、精制工业盐。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
GB/T 8618—2001 制盐工业主要产品取样方法
GB/T 13025.3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水分的测定
GB/T 13025.4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水分不溶物的测定
GB/T 13025.5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
GB/T 13025.6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GB/T 13025.8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三、产品分类
正立方晶体或由多个正立方晶体组成的颗粒,按其使用分为日晒工业盐、精制工业盐。
分子式:NaCl
分子量:58.44(按1997年国际原子量)
四、技术要求
(一)外观
白色晶体或微黄色、青白色,无与产品有关的明显外来杂物。
(二)化学指标
表 1
指标 日晒工业盐 精制工业盐
品名 优级 一级 二级 优级 一级 二级
氯化钠/(%) ≥ 96.00 94.50 92.00 99.10 98.50 97.50
水分/(%)≤ 3.00 4.10 6.00 0.30 0.50 0.80
水不溶物/(%)≤ 0.20 0.30 0.40 0.05 0.10 0.20
钙镁离子/(%) ≤ 0.30 0.40 0.60 0.25 0.40 0.60
硫酸根离子/(%) ≤ 0.50 0.70 1.00 0.30 0.50 0.90
五、取样
按GB/T 8618—2001规定。
六、试验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1992中规定的三级水。
(一)外观的测定
目测。
(二)水分的测定
按GB/T 13025.3规定,对于烘失重法测得的水分应加上烘后各化合物中残留结晶水。化合物的计算方法按6.7规定,残留结晶水以硫酸钙含二分之一个结晶水,硫酸镁含一个结晶水,氯化镁含两个结晶水,氯化钠含两个结晶水计算。
(三)水不溶物的测定
按GB/T 13025.4规定。
(四)氯离子的测定
按GB/T 13025.5规定。
(五)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按GB/T 13025.6规定。
(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按GB/T 13025.8规定。
(七)氯化钠指标的计算和检验结果的检查
由上述各项检验结果得出的单项离子百分含量按表2所列正负离子顺序结合,剩余的氯离子计算出氯化钠含量。
表 2
顺序号 1 2 3
阳离子 钙离子(Ca2+) 镁离子(Mg2+) 钠离子(Na+)
阴离子 硫酸根(SO42+) 氯离子(Cl-)
由以上方法计算出的化合物与水分、水不溶物进行加和,加和结果为99.5%~100.4%时可视为检验结果有效。
七、检验规则
由相同生产工艺、相同资源生产的一次音乐会的产品视为一批。
检验结果中所有指标都应符合本标准相应等级的要求,否则应降级;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最低一级的规定,应取该样品的备用样重新测定不符合项;如检验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最低一级的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工业盐应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或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产品出厂(场)时应附有合格证,注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级及本标准编号。
八、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工业盐出厂(场)时可以带包装,也可以散装。带包装的产品应在包装上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商标、等级、生产单位以及本标准编号。运输时应有遮盖物,不应与能导致产品污染的货物混装。产品存放要防止灰尘及其他杂物的污染,防止雨淋。
第三节 商品规格
一.日晒工业盐
日晒工业盐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优级 一级 二级
氯化钠/% ≥ 96.00 94.50 92.00
水分/% ≤ 3.00 4.10 6.00
水不溶物/% ≤ 0.20 0.30 0.40
钙镁离子/% ≤ 0.30 0.40 0.60
硫酸根离子/% ≤ 0.50 0.50 1.00
二.精致工业盐
精制工业盐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优级 一级 二级
氯化钠/% ≥ 99.10 98.50 97.50
水分/% ≤ 0.30 0.50 0.80
水不溶物/% ≤ 0.05 0.10 0.20
钙镁离子/% ≤ 0.25 0.40 0.60
硫酸根离子/% ≤ 0.30 0.50 0.90
三.液体盐
液体盐理化指标 单位:g/L
类别 制盐用液体盐 制碱用液体盐
项目 优级 一级 二级 优级 一级 二级
氯化钠 ≥ 290 280 260 290 280 260
硫酸根离子 ≤ — 5.0 10.0 15.0
镁离子 ≤ — 0.6
钙离子 ≤ — 2.0
四.融雪盐
企业标准:
融雪盐理化指标一 融雪盐理化指标二
项目 指标 项目 指标
氯化钠/% ≥ 97.00 氯化钠/% ≥ 95.50
水分/% ≤ 2.00 水分/% ≤ 2.00
水不溶物/% ≤ 0.10 粒度 5-2
五.金属钠盐
企业标准一:
金属钠理化指标一
项目 指标
优级 一级 二级
化学
指标(湿基) 氯化钠/% ≥ 99.50 99.40 99.30
水分/% ≤ 0.10 0.15 0.20
钙(以Ca计)/% ≤ 0.10 0.10 0.10
镁(以Mg计)/% ≤ 0.02 0.02 0.02
硫酸根(以SO42- 计)/% ≤ 0.02 0.03 0.08
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以[Fe(CN)2]4-计(mg/kg)≤ 10
企业标准二:
金属钠理化指标二
项目 指标
氯化钠(以NaCl计)/% ≥ 99.8
水分/% ≤ 0.05
镁(以Mg计)/% ≤ 0.01
钙(以Ca计)/% ≤ 0.01
硫酸根(以SO42- 计)/% ≤ 0.004
水不溶物/% ≤ 0.05
钡(以Ba计)/% ≤ 0.02
六.除钙洗涤盐 :执行国家标准GB5462-2003.
七.融雪剂
融雪剂理化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气味 无令人不快的气味
2 性状 固体:粒径<10mm
液体:均一液体(不得分层或有沉淀物)
3 溶液色度、颜色 色度≤30度,无色或浅色
4 PH值 6.5~9.0
5 水不溶物 ≤5%
6 含水率a ≤5%(指游离水分)
7 融雪能力试验 ≥氯化钠b融雪能力的90%
8 溶解速度a ≥氯化钠b的溶解速度
9 金属碳钢腐蚀试验 ≤氯化钠b腐蚀率的50%
10 植物耐盐试验 耐盐量≥100g/m2c 草本植物
11 毒理试验 融雪剂溶液d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为实际无毒级
12 抗滑试验 衰减率≤10%
13 重金属含量 汞 ≤0.05mg/kg
镉 ≤5mg/kg
铬 ≤50mg/kg
铅 ≤50mg/kg
砷 ≤5mg/kg
注:
a.含水率和溶解速度项目指固体融雪剂,其他各项目包括固体和液体融雪剂。b本标准中各项试验使用的氯化钠均为工业晶。
c.坪施撒融雪剂的质量(g)。
d.固体融雪剂溶液浓度为1ml溶液含融雪剂的质量,液体融雪剂溶液浓度为1ml融雪剂含融雪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本标准中各项试验溶液均为0.2g/ml(包括固体和液体)。
八.水处理用盐 :执行企业标准
九.漂染盐 :执行企业标准
十.海水晶 :执行企业标准
海水晶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酸碱度(pH值),(30g/L溶液) ≥ 6.5~8.4
溶解氧/(mg/L) ≤ 5.5
总氯/(%) ≤ 50
水不溶物/(mg/L) ≤ 5.5
悬浮物质/(mg/L) ≤ 15
第二章 国内情况
第一节 资源情况
按盐产品的生产原料分类,可分为海盐、井矿盐、湖盐三大类。
一.海盐
中国是世界第二产盐大国,其中海盐含量居世界首位。中国的
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全长18000余千米,是海盐苦卤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及江苏五省盐区,称为北方海盐区;而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五省盐区,称为南方海盐区。北方海盐区由于气候及滩涂条件较好,适宜较大规模生产海盐,是国内海盐生产的主体。
日晒制盐母液称为苦卤,富集海水中的钾、镁、溴等元素,是提取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
二.井矿盐
中国井矿盐区包括四川、湖北、湖南、云南、江西、河南、重庆及安徽等省、市,另外,江苏、山东、广东、甘肃、陕西等省也有矿盐。近年来,井矿盐的年产量已达1000吨以上,占全国总产盐量的1、4以上。
三.湖盐
中国是多盐湖的国家。北起东北的大兴安岭,沿阴山山脉-祁连
山脉东端-冈底斯山脉一线的北部,面积大于1km²的盐湖约有近千个。青海、新疆、内蒙古及西藏是中国盐湖分布最集中的四大省区,也是世界盐湖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湖盐作为国内西北地区的主要用盐,近年来发展较快,产量已达300万吨以上。
第二节 生产情况
截至2008年6月行业数据 单位:万吨
年月 当月产量 累计产量 累计同比增长率 本月同比增长率
2008-6 822.9 2782.1 9.9 5.5
2008-5 597.6 1954.4 -0.3 -9.9
2008-4 404.1 1339.0 10.2 2.7
2008-3 430.7 935.2 13.9 13.0
2008-2 267.7 504.3 14.3 11.5
2007-12 466.1 5975.5 10.6 9.0
2006年制盐行业生产能力6900万吨,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盐国。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产盐国候选世界纪录,海盐、井矿盐、湖盐产能占全国盐产能的比例从1991年的65%、18%、17%变化为2006年的52%、40%、8.3%。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与两碱行业大型生产企业分布相对应的北方大型海盐生产基地、中南部井矿盐产业带和西部湖盐生产基地的生产格局,满足了下游市场的需求。截至2007年,国内共有大小盐厂800余家,其中重点大中型盐厂有50余家,平均产能在5万吨左右。
据中国盐业协会统计快报显示,2007年1-6月份制盐工业产量2582万吨,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海盐1326万吨,较上年减少3%;井矿盐1050万吨,同比增长20%;湖盐186万吨,同比减少5%。盐的消费量3402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两碱工业用盐2710万吨,同比增长30%,占79.7%。上半年我国进口原盐69万吨,出口32万吨,库存900万吨,较上年年底减少600万吨。根据中国盐业协会预测,盐的总消费量预计平均每年将增加200万吨左右,增幅速度约为平均每年5--8%。预计到2010年,盐的总消费量约为6000万吨左右。
第三节 国内消费、需求状况
一.国内原盐供需分析
(一)国内产量分析
从生产产量情况来看,以2008年4月份为例,原盐当月产量404.1万吨,同比增长2.7%,比上个月产量少产了约26万吨。1-4月份,原盐累计产量1339.3万吨,增长幅度10.2%。
(二)出口情况分析
第四节 市场价格情况
一.国内原盐出厂价格
日期 地区 最低价 最高价
2008-7-29 华北 360 405
2008-7-29 西南 340 350
2008-7-29 东北 380 400
2008-7-29 西北 200 240
二、国内原盐送到价格
日期 地区 最低价 最高价
2008-7-29 华东 540 556
2008-7-29 华南 560 580
2008-7-29 华中 380 400
三、近期部分生产企业出厂价
2008-7-29 中盐皓龙 370
2008-7-29 湖北728盐厂 410含税
2008-7-29 内蒙古雅布赖盐化 230含税)
2008-7-29 青海达布逊盐场 190-200元/吨
2008-7-29 广盐华源制盐有限公司 400
2008-7-28 安徽中盐东兴 360-380含税
2008-7-28 山东无棣盐业 350不含税散装
2008-7-28 江苏井神 420-430元/吨
四.市场分析
(一)价格趋势分析
截至2008年7月29日 价格趋势分析图
2008年市场价格走势:
注:国内七大区域是指,华东(江苏、江西、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广东、广西、福建),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华中(河南、湖北、湖南),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宁夏、内蒙),西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二)全国原盐市场分析
1.海盐
5月份海市场扒盐工作推迟。今年北方天气低温低,降雨量是去年的3倍,导致原盐扒盐工作迟迟不能顺利开展。目前东北、华北海盐企业已经吕须开始进行扒盐工作,据了解,目前扒盐量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0%左右。5月份河北原盐扒收尽管欠顺利,但是价格走势平稳。月初,山东原盐企业考虑到新盐上市,担心库存出现积压,原盐价格先后下调5-10元/吨。天公不作美,原盐推迟扒收,市场货源紧张,月底山东原盐价格再上调5-10元/吨,目前货源大部分满足省内化工企业自用,很少一部分外销。天津、辽宁地区原盐市场货源同样紧张,价格短期内走势平稳,企业也将观望后市扒盐情况。截至本月末山东原盐主流出厂价格在210元/吨,送到江苏到岸价在400元/吨;河北当地出厂报价在230-260元/吨;辽宁市场货紧价扬,主流出厂价格上调至240元/吨;天津地区原盐出厂价格为220元/吨。
2.湖盐
5月初,湖盐企业初受山东原盐上市的影响,价格走势平稳。该地区氯碱企业众多,而且需求相当大,同时当地原盐上下游关系相对稳定,个别本地的盐场自己还另有纯碱装置,本身内部消化能力强,因此西北湖盐市场供需关系稳固,也使得当地市场具备长期维持稳定的条件。湖盐市场本地出厂报价集中在220-240元/吨,青海市场主流报价在160-170元/吨。
3.井矿盐
受地震的影响,四川地区井矿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货源运输问题也比较严峻。本月井矿盐生产原料煤炭等价格持续上扬,加之山东等海盐产地扒盐欠佳,原盐市场货源紧张。受成本和需求的双重推动,江苏省率先上调原盐价格30-50元/吨。安徽等地也先后作出上调计划,预计后市井矿盐价格看涨趋势较为强烈。目前两湖地区井矿盐当地出厂价格在350元/吨;四川地区的井矿盐送到价格在370元/吨;云南市场本地出厂报价在290元/吨;江苏市场价格基本在330-350元/吨左右。
(三)行情综述
截至2008年7月29日,国内原盐市场行情依然表现强势,国内原盐市场在海盐价格高涨,煤炭供应紧张且价格提升显著,燃油价格上调等多方因素影响下,价格仍在上升中。现山东海盐裸盐出厂价格达到330-350元/吨,开票价格400-420元/吨,河北、辽宁地区原盐出厂价格在350元/吨。在湖北、湖南、江西地区原盐市场实行统一价格,企业省内送到价格在410-420元/吨。内蒙地区原盐含税出厂价格到达到230-240元/吨,青海地区地处偏远,交通运输不便,其原盐价格还维持在200元/吨的含税出厂价格,在7月原盐价格飞涨,对于原盐的省外销售价格价格在7月底8月初将作出一定调整,目前青海原盐生产厂家与下游两碱企业正进行协商中。
(四)市场预测
截至2008年5月,尽管部分企业原盐生产已经开始,但大型盐厂仍将按计划在6月份开始进入原盐春季生产。大型原厂产品现有库存量维持在20-30万吨水平,市场供应可以维持到新盐的产出与上市。而小型盐厂则不容乐观,基本处于无盐可供状态,已经不能维持正常的供货关系,这也是小型盐厂提前进入采盐期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情况来看,4月份,原盐产量与增长幅度较为严峻,4月份当月,国内原盐产量404.1万吨,比上个月产量减少了26.6万吨,增长幅度仅有2.7 %,比上个月下降了10个百分点。1-4月份原盐累计产量1339万吨,同比增长10.2%,仍比上个月减少了3.7个百分点。
现煤炭价格高涨,海盐二次扒盐减产,盐运费用提高,推动原盐价格走高。随着奥运会开幕时间的临近,氯碱企业开工降低,尤其是在北京周边各省,氯碱企业开工率下降明显。原盐生产企业在对原盐价格上调时,也将要考虑下游市场的需求问题。
第五节 贸易情况
一.综合统计
2007我国原盐进口同比有所下降,累计进口量为141万吨,同比减少9.0%;受到物流成本升高等因素影响,出口也有所下降,累计出口42.9万吨,同比减少11.9%。我国原盐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墨西哥,1月至10月我国累计从上述两个国家进口原盐116.2万吨;出口去向主要是韩国、日本和朝鲜,1月至10月累计向上述3个国家出口原盐约35万吨。
2008年进出口贸易综合统计 ( 单位: 数量 吨;价格 美元/吨 )
年 月 进出口 产品 数量 均价 累计数量 累计均价
2008 6 出口 盐 28927.559 64.16 281893.38 51.26
2008 6 进口 盐 153942.66 35.91 921565.85 35.17
2008 5 出口 盐 60639.935 50.29 252965.821 49.79
2008 5 进口 盐 156583.796 37.29 767623.19 35.03
2008 4 出口 盐 36861.897 58.21 192325.886 49.63
二.进口贸易
2008年进口贸易统计 ( 单位: 数量 吨;价格 美元/吨 )
年 月 产品 进口国 数量 金额 累计
数量 累计
金额
2008 6 盐 土耳其 40.3 8085 40.3 8085
2008 6 盐 台湾省 3 1830 7.2 9338
2008 6 盐 日本 .03 4810 5.417 16607
2008 6 盐 墨西哥 26930 958703 283220 8958554
2008 6 盐 美国 15.565 17042 71.992 109962
2008 6 盐 马来西亚 1.848 185 1.848 185
2008 6 盐 韩国 5.5 101750 33.06 610548
2008 6 盐 不详 22000 800996 77000 2781420
2008 6 盐 德国 385.865 39056 506.147 54040
2008 6 盐 波兰 9.892 5327 16.592 8931
三.出口贸易
2008年出口数据统计 ( 单位: 数量 吨;价格 美元/吨 )
年 月 产品 出口国家 数量 金额 累计
数量 累计
金额
2008 6 盐 越南 1510 86570 0 0
2008 6 盐 意大利 16.404 11408 0 0
2008 6 盐 牙买加 48 2880 0 0
2008 6 盐 新加坡 412.975 30924 0 0
2008 6 盐 香港 2258.98 116793 0 0
2008 6 盐 土耳其 10 4359 0 0
2008 6 盐 泰国 44 5500 0 0
2008 6 盐 台湾省 162.8 31137 0 0
2008 6 盐 斯里兰卡 249.99 16934 0 0
2008 6 盐 塞浦路斯 .1 31 0 0
四.原盐进出口平均单价情况
在进口方面,2007年6月份原盐进口平均单价为40.1美元/吨,比上个月进口价格32.4美元/吨,提高了6.7美元/吨。与去年同期34.1美元/吨相比,下降了17.7%。
2007年1-6月份,原盐进口累计平均单价为33.1美元/吨,与去年同期进口累计平均单价38.6美元/吨相比,下降了14.2%。在出口方面,6月份原盐出口平均单价为47.3美元/吨,与上个月49.9美元/吨相比,下降了2.9美元/吨。与去年同期55.2美元/吨相比,下降了14.4 %。原盐出口累计平均单价为44.1美元/吨,与去年同期53.4美元/吨相比,下降了17.4%。
第六节 主要生产商、贸易商情况
一.主要生产企业:
中盐皓龙有限责任公司,中盐宏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中盐东兴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盐长江盐化有限公司,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中盐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盐锦州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盐营口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复州湾盐场,大连金州盐场,大连旅顺盐场、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四川乐山联峰盐化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合川盐矿等。
二.主要生产企业分布及年产量
(一)2008年全国原盐生产分布
省份 比例(%) 省份 比例(%)
2007年 2006年 2007年 2006年
山东 33.40 33.97 湖南 2.37 2.44
江苏 11.02 11.54 安徽 1.86 1.25
四川 7.24 7.76 云南 1.28 1.24
湖北 7.23 7.71 重庆 1.25 1.13
河北 6.11 6.78 广东 0.92 0.82
河南 4.80 3.49 陕西 0.76 0.65
青海 4.14 3.74 福建 0.66 0.70
天津 3.74 4.21 浙江 0.46 0.48
辽宁 3.41 3.78 海南 0.25 0.29
内蒙古 3.31 3.35 广西 0.20 0.27
江西 3.16 3.23 甘肃 0.05 0.05
新疆 2.38 2.10 总计 100 100
(二)主要生产企业年产量
生产企业 产量 (万吨) 增长率 %
全国年产量 3710.3 19.6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147 17.1
潍坊渤海水产综合开发公司 105 31.3
中盐金坛市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96 50
山东潍坊龙威实业有限公司 86.5 158.9
潍坊银丰制盐有限公司 82.6 30.9
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 78.7 27.1
中盐宏博集团有限公司 76.5 40.9
东山王通制盐有限公司 65.4 53.1
江苏南冈元明粉有限公司 53.6 29.3
湖南省湘澧盐矿 53 28.5
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 50.7 52.3
山东湿口盐化集团总公司 45.8 47.8
莱州市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45.1 93.1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盐化工厂 36.2 47.7
内蒙阿拉善盟雅布赖盐化公司 35.7 424
昌邑市青碱制盐有限公司 33.1 303
第三章 国际情况
第一节 资源情况
地球上的盐资源非常丰富且分布广泛,盐的贮量约6.4×108亿吨,其中海盐(包括海底沉积物)约4.3×108亿吨,矿盐约2.1×108亿吨,江湖和地下水中贮量约为3.1×103亿吨,沿海均有海盐资源,矿盐资源遍及各大洲。世界盐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北美、西欧、亚洲和大洋洲等大国产量较多,而非洲、东欧国家以及日本则产量较少。海盐产区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拉美等地,井矿盐产区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等地,湖盐产区遍及欧亚大陆、北美和大洋洲。其中主要的产盐国有美国、中国、前苏联、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
第二节 生产情况
世界盐业生产趋势
主要产盐国过去五年实际产量 单位:百万公吨 (包括卤水盐)
国家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美国 46.0 45.1 46.5 43.7 43.9
中国 48.0 44.6 37.1 32.4 35.0
德国 18.6 18.7 16.0 15.7 15.7
印度 16.0 15.5 15.0 15.0 14.8
加拿大 15.0 14.5 14.1 13.3 13.0
澳大利亚 12.4 12.4 11.2 9.8 10.0
墨西哥 8.5 9.2 8.2 8.0 8.7
法国
7.0 7.0 7.0 7.0 7.1
巴西 7.3 6.7 6.5 6.1 7.0
英国
5.8 5.8 5.8 5.8 5.8
其他地区、国家 55.4 58.5 40.6 53.2 64.5
共计 240.0 238.0 208.0 210.0 225.5
第三节 全球消费、需求情况
在亚洲市场中,主要进口盐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每年为750—800万吨,韩国为100万吨,印度尼西亚为100—120万吨,越南为20万吨,我国台湾省为80—90万吨。
第四节 市场价格情况
德国市场带碘精包装盐500克为2马克。法国市场带碘精包装盐500克5.9法郎(约6.5元人民币)
第五节 贸易情况
八九十年代,全球盐的国际贸易主要是工业盐,总贸易量大约在2000万吨左右,亚洲市场占总量一半。如今许多非洲滨海国家仍不会利用海水晒盐,每年花大量外汇进口食盐。
目前世界上盐的出口区域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而进口区域则主要在东南亚、非洲和日本。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盐业的地位上升较快,特别是解决了盐内黄砂含量高的问题后,质量达到日本盐水平,且成本平均每吨低5000日元。美国盐的产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但仍从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等国进口大量的盐,盐进口量是其出口量11倍多。
目前我国主要从巴基斯坦、德国、墨西哥及澳大利亚进口工业盐。
主要进口国家 数量 单价
墨西哥 25.63万MT USD31.2
澳大利亚 45.54万MT USD35.48
巴基斯坦 59.6MT USD162.85
德国 12MT USD124.57
第六节 主要生产商、贸易商情况
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盐的生产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各国盐的生产和销售都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美国制盐公司从1970年代的50多家减少为2001年30家公司68家工厂,其中9家公司占了全美国产量的89%;现在,仅由6家公司控制全国盐的生产。法国、德国、英国、奥地利等国都是一、二家企业主宰全国盐业。美国的莫顿公司年产盐1340万吨,嘉吉公司1260万吨;荷兰的阿克苏公司750万吨;澳大利亚的丹皮尔盐场750万吨;墨西哥的黑勇士盐场800万吨。
德国连续几年来盐的产量均为1570万吨,主要是岩盐,目前自产的盐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70%,其余30%靠进口。德国盐业主要由三家盐厂来经营,这三家盐厂均是独立经营,并保持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在德国,有关盐的系列法规被列入食品法范畴。
法国塞林斯集团是欧洲主要的制盐商之一,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非洲的突尼斯都设有工厂。位于欧洲的14个产地的年总产值达2.5亿欧元,员工1500多人,生产能力为每年450万吨,该集团的产品约占欧洲市场20%的份额,并通过其子公司MARINE盐业公司销往世界其他地区。塞林斯的业务广泛覆盖了盐的技术领域和商业领域,是欧洲唯一一家全面掌握了海盐、真空盐和岩盐生产技术的盐业生产企业。其产品类型多样,在人畜营养、农用、水处理、道路融雪、化学及其他工业用途等五大盐业市场均居领先地位。在注重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安全和环境标准
瑞士实行盐的专营,只有两个公司能够进行盐、盐的副产品及卤水的进口、销售和贸易,联合盐业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瑞士联合盐业公司(Unitde Salt Works)是由四个私有盐厂合并而成,专门从事盐、盐的副产品及卤水的生产、进口、加工和销售,该公司总资产为1008.4万瑞士法郎,年产量30-40万吨,销售额为6000万至7000万瑞士法郎,员工160人。其中工业盐占32-45%,除冰雪盐占24-30%,食用盐占15%,水处理盐占7%,农业用盐占6%。它是欧洲盐业生产协会成员之一。公司下属有施韦泽哈尔(Schweizerhalle)盐厂和瑞堡(Riburg)盐厂,产能分别为20万吨/年和23万吨/年。全套设备均由原苏尔寿-坎舍尔维斯公司设计。
第四章 要求执行专项进口任务的理由
第一节 进口来源国(地区)该商品的基本情况
我国原盐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墨西哥,2007年1月至10月我国累计从上述两个国家进口原盐116.2万吨。其中,墨西哥近年原盐生产能力为900万吨,实际产量900万吨。生产成本为15美元/吨,出口数量700万吨,出口价80美元/吨。
质量标准:
进口国家 质量标准
墨西哥 NaCl/% >
SO42-/% ≤
Ca2+/% ≤
Mg2+/% ≤
不溶物/% ≤ 96%
0.20%
0.12%
0.06%
0.10%
主要出口商:
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亨格洛盐厂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荷兰,向全球的客户供应健康卫生用品、粉末涂料及化学品的特大型跨国公司。1999年的全球合并销售额为130亿美元(合1,079亿人民币)。按2000年年初计,阿克苏诺贝尔在全世界75个国家拥有6.8万名雇员。阿克苏诺贝尔是欧洲最大的氯化胆碱生产商。现在荷兰、意大利和中国设有生产厂,其质量体系获ISO9002国际标准证书。
公司业务与产品:(1)纤维和聚合物。包括聚酰胺纱、聚酯纱、粘胶纤维等。(2)盐和化学制品。包括氯气、碱、VCM、甲醇、尿素甲醛树脂等。(3)料。包括合成树脂、建筑涂料、汽车抛光剂等(4)健康保护品。包括口用避孕药、性激素、机能失调用药、心血管病用。人造纤维、织物及塑料加工业的机械设备、工程塑料、医药与技术应用包装、工业纺织等。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 力拓集团市值523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仅次于必和必拓公司。公司总资产按地区来划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北美。 2004年公司总营业额140亿澳元,营业收入来源情况按地区划分:北美占25%,欧洲占22%,日本占18%,澳新占8%,其他亚洲国家为22%,其他地区5%;按产品划分:煤炭和铁矿石分别占19%,铝占17%,铜16%,工业用原材料15%,黄金和钻石各5%,其他4%。 力拓集团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双向贸易。主要向中国出口铁矿石、铜、氧化铝、镍、金、硼酸盐、氧化钛原料等。•
美国有莫顿、加吉、北美三家规模较大的盐业公司,莫顿盐业集团公司,也是美国最大的盐业企业。该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东部城市芝加哥,从1848年创立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莫顿盐业集团公司由莫顿盐业公司、加拿大盐业有限公司和莫顿巴哈马盐业有限公司三 部分组成,年销售量1100万吨左右,有9家真空盐生产厂,年产真空盐300万吨。里特曼盐厂是全美最大的真空盐生产企业,建厂已有106年,目前年生产真空矿盐55万吨,其中高品质盐(氯化钠99.95%)年产9万吨。温莎盐厂建厂也已70多年,年产真空矿盐23万吨上下,主要品种有食盐、调味盐、软水盐和化雪盐。
墨西哥
第二节 国内主销区分布和销售价格的变化、预测
目前我国主要从巴基斯坦、德国、墨西哥及澳大利亚进口工业盐。
主要销往南京、宁波、合肥、南宁等地。
主要到达港 南京 宁波 合肥 南宁
数量 27.03万MT 15.34万MT 13.08万MT 21.23万MT
单价 USD35.18 USD30.10 USD27.02 USD40.06
总计 共进口76.76万MT,均价USD35.03
第三节 进口盈亏的初步分析和预测
从墨西哥进口工业盐到岸价80美元、完税价、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