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基本概况
该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东部,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万亩,辖61个行政村,2005年统计数据总人口5.6万人。
该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文化灿烂。北靠206国道,郯薛路横穿东西,萝甘路纵横南北;石英石储量达3.5亿吨,石灰石储量达2亿吨,白云石储量达1.5亿吨,矿产资源储量较大,品位较高;境内杨堡汉墓群、二疏城遗址和九顶莲花山风景区、天然溶洞等人文和历史景观交相呼应。
经济发展
2005年,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4亿元、2.25亿元和0.69亿元,同比增长8.1%、25%和15%;地方财政收入453万元,可用财力达13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56元,同比增长3.5%和6.8%。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30‰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8.3%。
该镇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年复种蔬菜面积6.5万亩,蛋鸡养殖规模稳定在60万只左右,森林覆盖率达36%,蔬菜、畜牧、林果三大主导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有机花生生产加工贸易项目获国家级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填补全市空白。截止2005年,全镇已发展有机花生生产基地5000亩。先后完成城前、夏庄、马寨等三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整平及改良土地3万亩,建设防护林网3万亩,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0.6万亩,新增节水面积0.4万亩。
该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石膏、石英石、医疗器械、医疗器材、工艺玩具、针织等企业运行质量良好,工业销售率达98%,实现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5%。
该镇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势头强劲。先后引进山东枣庄天龙针织有限公司等投资过千万元的大项目8个,其中有四个企业落户区经济园区,合同利用外资4.3亿元,到位资金达2.5亿元。新发展民营企业5个,个体工商户256户,民营经济投资达7000万元。
新农村建设
该镇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共硬化“村村通”柏油路85.7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铺设“村村通”自来水总管道30公里,44个村3万多农民喝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大官庄、前山头等四个村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全部通过市级验收;投资276万元,新建金山小学和芙蓉山小学,投资140余万,在峨山中学新建教学楼一座,教育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80%,该镇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00万元,积极改造现有医疗设施,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投资99.9万元,新建福利院一座,截止2006年,该镇共供养五保老人70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228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78人,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
[2]
2、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峨山镇基本概况
该镇位于繁昌县城东郊,东经118.14',北纬31.04',属于季风气候显著的亚热带湿润气候。东与平铺镇接壤,南与南陵县家发镇毗邻,西接繁昌县城、繁阳镇,西北隔峨溪河与“江南第一茶市”的三山区峨桥镇相望。全乡总面积76.6平方公里,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长约13.5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山有圩,地形复杂。农业耕地面积926.7公顷,可养水面121公顷,林业用地3950公顷,有林面积2867公顷,被省林业厅授予“安徽竹乡”。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2006年底全镇总户数7750户,总人口24374人,其中非农人口698人,主要为汉族;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苗族、侗族、布依族。
交通发展
峨山镇政府机关驻省道南新公路旁,距离县城2公里、沿江高速公路互通1公里、芜铜高等级公路2公里、沪铜铁路货运站3公里、长江新港码头20公里。有35KVA变电所1座,经过农网改造,实行同网同价;境内有峨溪河、山河4条,在册水库5座,5亩以上当家塘151口。
内交通便捷,沿江高速公路穿过境内12公里,在童坝村设有进出口互通,在千军村设有服务区。省道s216、县道湾平公路穿境而过,村村通水泥路并全部通公交车与县城相连,形成了“三横三纵”道路网络,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教育卫生
该镇新建的卫生院一所,中学1所、完小5所、一个教学点、私立学校一所,繁昌县第二中学于2007年8月迁址境内。
自然资源
该镇境内石灰石贮藏量10亿吨,还有铁、锌、铜等金属类矿产和石灰石、沸石、膨润土、瓷土、白云石、大理石、煤等非金属类矿产。全镇竹木资源丰富,其中竹林面积2000公顷,毛竹年可采伐量11000吨。经过林业“二次创业”和退耕还林,林业资源更加丰富,桃、李、杏、板栗、石榴、银杏、中药材等经果林随处可见,花卉、盆景远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用材林蓄积量5万立方米,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峨山乡有山有圩,环境优美,有金峨洞天、倒杉奇观、千军炮台等景色,境内还有穿山甲、麂子、红腹角雉等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峨山乡人杰地灵,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古有徐贡员、李天官,今有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石锋,具有深厚的人文优势。
经济发展
该镇镇积极利用县城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服务设施,主动接受县城的辐射,充分发挥优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1985年,全乡税收38.08万元,财政收入46.6万元,工业总产值644万元。2007年全镇工商税收1216.6万元,财政收入1910.3万元,工业总产值20846万元。21年来,税收增长31.9倍、财政收入增长40.9倍、工业总产值增长32.6倍,曾跻身全省百强乡镇。[1]
3、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峨山镇基本概况
该镇属峨眉山市辖镇。位于市境北部偏东,距市区4公里。面积122.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75米。

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该镇人口3.3万。乐(山)西(昌)等公路过境。辖保宁、万坎、中王、惠邻、冠峨、吴岗、万年、张山、木瓜、茶地、桅杆、报国、龙洞、茶场、黑水、黄湾、新桥、张坝、梁坎、雷岩、大峨、龙门22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该镇原为冠峨乡,1951年分置冠峨、惠林乡,1956年并2乡复置冠峨乡,1958年成立峨山公社,1959年川主、净水并入,1961年净水、川主析出,1962年天景析出,1984年复置峨山乡,1988年建镇,1992年天景、净水乡并入。
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有电子、建材、建筑、煤炭、电力等行业,旅游业发达。药材丰富,天麻、黄连畅销全国。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
境内有四川中药学校、省计划生育培训中心、生物资源实验站、红珠山宾馆等单位。
旅游资源
境内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万年寺等10余座寺庙闻名天下,金顶祥光、象池月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等十大景观为旅游胜地。金顶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为游人所仰慕。万年寺明代无梁砖殿、普贤骑象、《贝叶经》、佛牙、华严塔、卢舍那瓷佛、圣积晚钟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小熊猫、岩鸽、白鹇鸡、苏门羚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珍稀动物有枯叶蝶、胡子蛙、弹琴蛙、大蚯蚓等。峨眉猴群更是峨眉特有奇趣。
[3]
[4]
峨山镇下辖村:
冠峨村
峨山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3993
男
6677
女
7316
家庭户户数
3404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971
家庭户男
5485
家庭户女
5486
0-14岁(总)
2067
0-14岁男
1073
0-14岁女
994
15-64岁(总)
11081
15-64岁男
5198
15-64岁女
5883
65岁及以上(总)
845
65岁及以上男
406
65岁及以上女
43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