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10运输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运-10(Y-10)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动机喷气式运输机,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07,因与波音707外观相似曾经有传说运-10的机体设计是由波音707的逆向测绘仿制而来,但据后来报道,运十飞机的研制者和波音公司都否定了这一说法。运-10计划采用涡扇-8发动机,是普惠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仿制品。运-10只制成两架。运-10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投产。

运-10研制工作自1970年8月下达任务后开始,1972年审查通过飞机总体设计方案,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运-10设计任务时,主要是考虑作为首长专机,要求能“跨洋过海”,航程7000公里,致使飞机结构及载油重量增加,商载减少。1970年代初,由于对中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状况尚未改变,因而大量新材料、新成品、新标准均需自行研制。同时“四人帮”集团成员企图以运-10飞机的研制作为政治资本,使研制工作受到干扰。

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使用的JT3D发动机(涡扇-8研制不顺利)及部分飞行电子设备来自中国民航机队中波音707的备件。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运-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后,之后进行研制试飞和转场试飞。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飞抵拉萨。试飞证明运-10飞机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但是运-10基本设计在当时已经过时。而且离投入航班运行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经费原因,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财政部否决3000万元人民币研制费用预算,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

从1970年8月下达研制任务到1985年2月停飞,运-10的研制前后历时14年,国家总投资5.38亿元,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本建设费1.75亿元,上海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

基本性能最大起飞重量 110吨

最大商载 25吨

最大载油量 51吨

最大商载航程3150公里,15吨商载航程可达6400公里;5吨商载航程可达8300公里

发动机:四台WS-8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650kgf(19,000lb)

最大巡航速度 974公里/小时

巡航高度 11000m

实用升限 12000米

客舱按混合级布置124座,头等舱16座,排距1.05米(41.34"),经济舱108座,排距0.88米(34.65")。按全经济级布置149座,排距0.88米(34.65");按高密度布置(排距0.7366米/ 29.00")可达179座。

设计经验运-10的设计主要分3个阶段进行。1971年4月~1972年底为总体方案设计,主要是制订飞机设计方案和技术、经济指标,确定飞机的气动布局和各系统的原理方案,提出成品目录,制定强度计算原则,进行首轮强度外载荷计算,提出材料标准选用目录,并提出飞机总体设计方案报告等。1973年为草图设计,主要是开展结构打样,进行必要的设计试验,完善系统原理设计,进行结构、系统的大量技术协调,估算飞机重量、重心等工作。1973年6月~1974年底为工作图设计,全机结构图纸于1974年底完成,各系统图纸于1975年完成。

运-10选定美国的FAR-25作为的设计标准,在运-10的设计过程中,还全面考察、学习和分析了参考机(波音707)的设计经验;对于国内尚未成熟的成品和设备,包括动力装置,一律装用国外产品。

运-10设计中共提出试验项目179项。其中总体气动63项,结构强度61项,系统30项,特设25项。运-10的设计试验共有163项,在风洞吹风试验方面,共设计、制造了40套模型、分别在高低速风洞吹风1400小时。同时,设计和制造了3架自由飞模型,进行了11架次的试验。运-10飞机01架的全机静力试验共有42项163个情况,都满足试验大纲要求,全机静力试验的破坏载荷为理论值的100.2%,试验破坏部位与理论预计的部位一致。运-10机身破坏试验,当加载到105%设计载荷时,机身在预计部位破坏,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起落架落震试验1200次,起落架动力特性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在飞机的操纵、液压、燃油、电气等各系统也进行了地面模拟试验,并且还在有关单位支持下进行了各个系统和成品的联试。新成品在装机之前,先进行了飞行试验。

运-10的机体制造和总装经历3个阶段。1971~1973年为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是参加总体设计方案论证,确定厂房布局、生产线改造和扩初设计,制订研制工艺总方案。1973~1975年为生产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工艺审查,开展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编制各种工艺、管理文件共38931份,绘制模线,制造样板,工装设计、制造,以及发动机短舱和发动机吊挂的试生产等。1975~1979年为制造、装配阶段,全面投入飞机的制造、装配、对接和总装调试。

从1972年到1979年,先后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设计质量复查,就运-10的结构疲劳、四大系统模拟试验、风洞试验数据修正和使用,LC-4材料、气动外载荷等问题举办了7项专题讨论会,这些措施对设计质量和安全起了重大作用。

运-10试飞分4个阶段。1974~1979年为试飞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试飞科目,提出测试参数和设备,研究试飞方法和驾驶技术。1979年~1980年10月16日为确保首次飞行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首飞的技术程序和模拟首飞。1980年10月16日~1981年12月8日为调整试飞阶段,驾驶员凭感觉评定飞行品质和系统功能,逐步扩大运-10速度、高度包线。1981年12月~1985年2月11日为研制试飞阶段,主要任务是实施预定的试飞科目,并进行定量测试。在试飞中,运用同类机种的飞行模拟器B707-3J6C和民航第2402号波音707,对试飞方法、驾驶技术作了探索研究,并移植到运-10的试飞中,保证运-10稳妥、可靠、有效地试飞。

从1980年9月26日运-10首飞成功到1984年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

运10飞机在技术成就可总结为10项:

1.国内首次采用FAR-25为设计标准,突破了过去一直沿用苏联规范的局面。

2.国内首次采用“尖峰”型高亚音速翼型。

3.国内首次全面采用“破损安全”、“安全寿命”概念设计和分析飞机结构。

4.国内首次采用全翼展整体油箱(最大载油量达51吨),首次研制出大容量气密客舱(最大容积达318立方米)

5.国内首次成功地采用机翼下吊挂4台发动机的总体气动布局。

6.国内首次采用由调整片带动操纵面的气动助力操纵形式,省去液压助力装置。

7.国内首次进行规模较大的全机各系统地面模拟试验。

8.全机选用新材料76项,占18%,选用新标准164项,占17%;选用新成品305项,占70%。这些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为民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9.国内首次全面地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型号设计,编写了计算程序138项。

10.国内首次按FAR-25要求组织了大型客机的研制试飞(共飞行130架次,170小时)。

运-10采用尖峰翼型。其阻力发散马赫数为0.85,优于波音707的0.84;最大巡航速度为974公里/小时,高于伊尔-62和波音707。运-10远航程气动效率最高的马赫数为0.79-0.8,也较波音707高。

运-10的座公里油耗均较伊尔-62和三叉戟客机低,而与波音707的相当,运-10飞机的上座率只要达到60%,即可回收燃油费和飞机折旧费。

运-10在国内航线使用时有较好的机场适应性,飞机的载荷等级数(LCN)为48-56,较三叉戟客机的62-64.5为低。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的机场条件下,运-10飞机可以使用的国内机场有35个,而波音707和三叉戟客机仅为10个,运-10飞机的推重比大,单发升限可达9500米,很适合飞西藏地区。

运-10研制的主要经验:

1.坚持自力更生的道路,运-10飞机研制的重大成果是在197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

2.洋为中用,尽量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在运-10飞机研制过程中,全面地引进和应用了美、英设计规范,并且对参考机的设计经验进行了全面借鉴。

3.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对于民航飞机来说,尤为重要。

研制过程1970年,国家计委、中央军委批复上海市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任务定名为708工程,飞机代号运10(Y-10)。工程目标是为国家领导人研制出国访问的专机,为了在国际外交场所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最初确定了以轰-6轰炸机作为基础改型设计的研发思路。1970年7月29日,在第三机械工业部召开的研制大型运输机预备会议上,归纳了8条设计原则:载客100人左右;在轰-6基础上改,不是重新设计;安装3台或4台发动机;航程5000公里;高度1万米;速度每小时1000公里;全天候。1970年8月27日,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正式业下达了运-10飞机研制任务,批准在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同年9月14日,为大型客机配套的发动机制造定在上海第一汽车附件厂。1971年,三机部决定为运-10和轰炸机配套的涡扇-8发动机的研制分别在上海和成都两地同时进行。

在上海方面要搞“大飞机”的指示传达到西飞以后,后来的运-10总师马凤山提议大型运输机虽然以轰-6为基础,但是不一定要完全仿照图-104的路线,运-10也由此成为了中国第一架按英美适航条例(CAM4b和后来的FAR25部)设计的国产飞机。1971年4月确定新的设计技术要求:实用航程不能少于7000公里,巡航速度要在每小时900公里以上,升限要达到1.2万米以上,起飞滑跑距离不得大于1300米。

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飞机在新疆着陆时损坏。1972年1月13日,叶剑英元帅便指示要迅速去剖析残骸。上海708工程设计组负责人熊焰立即带队前往新疆,整个过程共历时3个多月,前后去了32个单位的约500人。通过对这架残骸的剖析和研究,对波音-707的主要数据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1972年,三机部提出了运-10飞机的设计方案。1972年6月确定主要设计原则:运10采用机翼下吊装4台国产涡扇-8发动机的布局。飞机技术性能指标是:实用航程不小于7000公里,巡航速度850~900公里/小时,起飞滑跑距离不大于1300米,飞行升限1.2万米,载人100~120名,最大起飞重量为110吨,最大商载为17吨,远航程商载为5吨;开始研制时,按国际航线班机的要求进行设计,待飞机研制出来后,再根据上级要求,改为首长专机或其它型别飞机。1972年8月,三机部和上海市联合召开“大型客机总体设计方案会审会议”,审查通过了修改后的运-10总体设计方案。1973年初,运-10设计和试验工作开始全面铺开。

运-10的研制由上海市和三机部的联合领导,由640所和上海飞机制造厂具体负责。197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国发[1973]77号》文件,明确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由上海市统一领导,并负责组织实施,技术业务由三机部负责归口领导。确定以三机部、航空研究院、空军来沪的600多名设计人员为基础在上海组建大型客机设计院,既640所,具体负责运-10的研制工作。零批试制3架样机、12台发动机;将空军5703厂下放给上海市;同意海军航空兵和5703厂共享大场机场,有关机场跑道延伸和总装厂房等建设由上海市负责等。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了运-10飞机的早期研制计划,1973年有人提出买英国的VC-10客机专利进行试制,周总理在1974年2月批示:“同意不买这种专利,我们进口飞机品种已够多了”,保证了自行研制运-10不受干扰。总共有来自中央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个单位一同参与了运-10的研制工作。所需要的机床、轴承、大型锻件、型材和板材,由一机部、冶金部安排。1974年5月国务院批准由民航总局调拨1架波音707,试飞的机组和相应的地勤维护人员亦由民航总局负责配备;

运-10的研制也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了那个时代极为流行的三个“三结合”,即“设计、制造、使用三结合”,“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产、学、研三结合”,实施研制、生产并行工程。在运-10项目上,确定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洋’为中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的路线。

运-10的气动设计吸收了来自英国的技术,结构设计和系统综合则参考了来自美国波音707的技术。至1975年6月,运-10的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共发图143,000标准页,同在6月,仿制自美国普惠JT3D-7涡扇发动机的国产涡扇-8发动机在上海完成。1976年9月,运-10静力试验机制造完成。至1978年11月30日完成了全机静力破坏试验。1980年6月,运-10飞行试验机(装JT3D发动机)制造完成。1980年8月,运-10飞机的操纵、液压、燃油、电网络四大系统的模拟试验全部完成。

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进行首次试飞。飞行时间上午9时37分~10时05分,起飞重量80吨,不收起落架和襟翼,飞行高度1350米,速度310~330公里/小时,绕场两周后着陆,运-10首飞成功。与运-10同步研制的涡扇-8型发动机装在波音-707上进行了飞行试验,实现了中国在大型商用涡扇发动机上“零的突破”。

从1980年10月至1984年6月,运-10先后转场试飞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等地,7次成功飞抵西藏拉萨。

1981年12月8日,运-10首次转场北京,做飞行表演。

1983年4月25日,运-10转场试飞到哈尔滨,航程1840公里。1983年11月4日,运-10进行了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商载15吨,航程3680公里转场乌鲁木齐的长途试飞。1983年12月23日,运-10转场广州,为外贸公司运送了13吨出口商品。1983年12月29日,运-10从广州转场至海拔1900米的昆明,当时正值大雪天气,运-10经受了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

1984年1月31日,运-10首次从成都飞到海拔3540米的拉萨市,此后又连续六次带商载进藏。

1980年代初,在运-10进行试飞测试各种相关数据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运-10改型的设想。从军民两用和技术进步的角度对运-10进行改型。首先通过运-10的改型完善该机的技术性能;其次,通过对运-10的进一步开发,推动航空业在材料、工艺等性能上的全面进步;通过改型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开发技术能力不断增长。运-10如改装CFM56涡轮风扇发动机,将使燃油消耗率下降20%,提高经济性,降低噪声水平,可满足FAR-36的第三阶段噪声标准要求。如果加长机身3.5米,则可提高装运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如在机身左前方开大口,则可改成客货两用机,也可用于军用运输。酝酿中的运-10改型机包括:客货两用干线飞机,货运最大载重35-40吨,装运12个集装箱或载客189名;四发加长型民用干线客机,全经济级234座;双发中短程民用干线客机,全经济级189座;军用空中预警指挥机总体方案设计论证;军用运输机,军用救护机。

夭折运-10飞机是在“文化大革命”政治形势下开始研制的,在运-10的研制不可避免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所谓的“王洪文工程”便由此而来。当时的飞行试验研究所的所长熊焰回忆录写到,“上海当时有些人对飞机的研制横加干预,要求飞机不用做太多的试验,只要能上天飞到北京向中央报喜就行。甚至嫌型架的进度太慢,要求手工打造一个外壳,装上发动机先飞一飞。遭到飞机研制人员抵制后,竟然给研制人员扣上政治帽子,说他们‘怀疑中国工人的能力’”。运-10实际上是在文革结束后才走上正常发展轨道。造民航客机不能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指导思想去确定发展方向。

运-10不是由航空部门研制,而承担研制的工厂当时只是一个空军飞机修理工厂,由于上海没有研制的经验和足够的人员,所以当时从航空部门抽调了好多人员充实运-10的研制队伍。贪大求洋,未能量力而行。

运-10的研制过程中,一直是政出多门,领导多头,决策多变。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研制运-10由上海主管、三机部归口管理;国务院方面,负责主管运-10项目的先是国家计委、国防工办,后来又改称国家机械委,再后来又是国防工办、国防科工委管,不断出现间隙和无人负责的现象。

到1980年运-10首飞,但是还有大量的试验工作没有进行。机身结构尚存在问题,仪表系统可靠性方面也不完善。当时较早研制的运-7飞机首飞已经十年还没有定型,运-7于1970年首飞,1982年才正式定型。而运-10显然比运-7面临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同一时期涡扇-8发动机的研制进展也不顺利,漏油问题严重。运-10数年甚至十年内无法投入运营,连专家们也不能描述出其景。当时作为飞机的用户民航局曾明确表态:从可靠性方面要求,不需要运-10这种干线飞机。

1981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专门委托三机部和上海市,联合在上海召开运-10飞机专家论证会,邀请了包括樊绪箕(航空专家,原南京航空学院院长,时任中国交通大学校长)、吴仲华(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部委员)、王俊奎等航空专家,以及经济方面、冶金化工方面的专家55位同志,组成多方面联合评审小组,对运-10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充分肯定研制运-10取得的成果,并提出应走完研制全过程的建议。评审小组作出结论:“工程不能停,成果不能丢,队伍不能散。”会后,三机部和上海市提出继续研制的4个方案,但未获批复。

尽管没有发布一份文件正式通知708工程中止,但实际情况是,运-10飞机02号原型机因用于试飞的3000万油料费没有批准而停飞(至1985年2月停飞),由该机试飞获取的数据无处可得,计划中的运-10第3架样机的半成品已配齐60%左右被遗弃。

上海飞机制造厂原是海军的飞机修理厂(5703)。为运-10项目升格为飞机制造厂。除运-10外,没有其他产品,运-10项目下马则无法维持,后来依靠MD-80/MD-90项目维持下去。

批评声音当年中国是一个航空工业并不强大的国家。当时中国只能够生产运-5(仿安-2)客机。运-7(仿安-24)和运-8(仿安-12)还在研制尚困难重重。

中国当时选择民航客机方向未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调研和论证,贪大求洋,未能量力而行。造民航客机可不能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指导思想。 造作战飞机(包括军用运输机)可以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指导思想。因为这是在同敌人战争的需要。但是民用客机“安全第一”是关键,可靠性是第一要素。而且运-10是先有产品,才想到去找市场。

运-10比波音707短几米,但空重却更重。当时中国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大型涡扇发动机的自给,采用进口的707备件形式来组装运-10。运-10在工艺上有严重的问题,不能量产。民航部门从使用上提出几个问题:成本太高,包括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故障率太高;维修复杂。

运-10作为中国航空业首次研制(仿制可也是研制)的大型客机,作为一个试验是成功的,作为一个产品不成熟,还没定型就已经落后了。成功试飞不等同于安全可靠。而且在运营中能否赚钱还是疑问。自主开发具有安全保障的民航客机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当时经济基础不能负担开发运-10的巨额经费,继续研制运-10占用经费,会殃及运-7,运-8的研制。

其它相关1980年代初期,中国也在尝试与国外合作进行大型喷气式客机的研发,作为候选合作商之一的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航空部门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放弃获取外国技术进一步改进运-10,选取了配件组装麦道DC-9超80(即MD-82)这一形式来进行合作。在运-10下马的同时,作为运-10试制基地的上海飞机公司与麦道公司合作总装MD-80/90系列客机。

1984年6月4日,上海飞机研究所的219位同志联名上书《不要花巨额外汇去组装DC-9超80,建议在运-10基础上发展我国民航工业》。

1985年4月12日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与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签订合同,在上海总装25架MD-82,合同于1991年完成。

空中客车工业集团研制的第一种客机:空中客车A300,1968年12月确定设计方案,1972年10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74年5月开始交付。1978年7月开始研制空中客车A310,1982年4月原型机首飞。1983年3月开始交付。

波音公司于1978年2月宣布发起波音767研制计划,1981年9月波音767飞机首飞,1982年12月投入运营。波音公司在1979年3月正式启动了7N7研制计划(后正式命名波音757)。1982年2月波音757飞机首飞,1983年投入运营。

波音707民用型在1982年停产,最后一架民用型707于1982年3月交付。生产线于1991年关闭,最后一架军用型1992年5月交付。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研制DC-8系列更换发动机改进型号DC-8-70系列1981年首飞,可选用CFM56或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更换发动机后飞机燃油消耗以及噪音大大降低。DC-8-70系列1987年停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