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驳议

读音:boyi

解释:

1,文体名,古时臣下对朝廷的决策有异议向朝廷上书叫驳议。

出典:蔡邕《独断》卷三:“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后汉书.应劭传》:“劭凡为驳议三十篇,皆此类也。”

2,持不同意见,辩驳纠正他人的议论。

出典:《汉书.于定国传》:“后贡禹代为御史大夫,数处驳议,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后汉书.宋均传》:“每有驳议,多合上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