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大学教授女,1969年出生,教授。现在工作单位: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光催化研究所。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学历研究生,最后学位 博士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2002,12至今: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光催化研究所,副教授、教授
2002,12---2002,11:美国圣母大学化学生化系(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博士后
1997.10---2000。10: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1996.8---1997。9: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93.9---1996。7:中国科学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90.7---1993。8:福建医科大学卫生系,助教
1986.9---1990。6:上海复旦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习
近十年完成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20677009 宽带隙P区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对苯系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及其机理研究 经费28万,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ET-05-0572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 经费50万 来自教育部
20537010 有毒有机污染物高效光催化降解及其关键机理研究,经费160万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近十年研究成果情况:
Charactetization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nanocrystalline La1.5 Ln0.5Ti2O7 solid solutions prepared via a polymeric complex method 发表于J.Mol.Catal.A:Chem2006,260,56 被SCI收录
Facile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zinc ferrite via a self-propagating combustion method 发表于Mater.Lett.,2007,61,347被SCI 收录
不对称FE-FE 双金属化合物[CP*Fe(dppe)(C CFc)][PF6]n(n=0,1)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的研究 发表于无机化学学报,2004,20(9),1061 被SCI收录
2.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科专业: 法医病理学
研究方向:脑损伤的法医学研究;法医临床学;医疗事故鉴定
学术兼职: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个人简介:
李朝晖,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9―――1983.6 医学学士, 1983.8―――1988.6 病理解剖教研室 讲师, 1988.9―――1991.6 肿瘤病理硕士, 1993.9―――1996.6 医学博士,现任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病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任法医师。
代表性研究项目:
1、颅脑损伤的法医学研究。
2、组织细胞死后变化的法医学研究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形成机制的研究
代表性学术论著:
1、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法医学杂志2007.6,第一作者
2、海洛因引导大脑神经元凋亡的研究,法医学杂志2007.2,第四作者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法医学优秀人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第二作者
4、对建立合理规范的法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考,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第一作者
5、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前后miRNA的变化及探讨,法医学杂志2007.10,第一(通讯作者)
3.郑州大学副教授李朝晖,男,1975年4月生。199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被评为副教授,任硕士生导师。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08年3月-8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访问学者。主持司法部、河南省社科规划、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