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球独立运动,是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由于当时旧琉球国(现在分属日本的冲绳县和鹿儿岛县)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主张琉球地区即不归属于美国、日本,并组建国家的独立运动。
其实,琉球群岛的真正范围(古中山国),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 统称“萨南诸岛”,属鹿儿岛县),冲绳诸岛、宫古列岛、八重山列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统称“琉球诸岛”,属冲绳县)。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琉球人的媒体,对于日本政府的批判,以及琉球民族意识的高涨,关于“重建祖国冲绳”、“拯救民族”等内容的书面报道铺天盖地。当时,声称自己祖籍是冲绳的人中,再说到“祖国”和“民族”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不认为自己是日本人,而是冲绳人、琉球民族。而且,在冲绳,也很少有人提出要归属日本。例如,1947年,宫古岛的报社记者团与美国军政要员对话时说:“琉球人希望在称之为‘琉球’的国家中,受美国的保护而生活。”。1948年,于与那国岛实施的县长(日本称为知事)选举中,立补候选三人中的一人就是倡导琉球独立运动者(详见《日本人の境界》485页)。
琉球独立运动最初起倡导者之一的永丘智太郎,习惯于“日琉同祖论”,并逐渐承认琉球民族是日本民族的旁支。但即使这样,他仍旧主张从历史角度,琉球应该以独立的民族而发展。虽然明治时代以後,日本政府实施了同化政策,但二战投降之後,“非日本人”思想复燃,很有可能依托美国重新建立独立国家。
将来的展望现在,普通的冲绳县人民对於琉球独立运动有一定支持度。 2005年,琉球大学副教授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对18岁以上琉球人进行了电话调查,他收集了1029份有效回答,其中40.6%的人认为自己是琉球种族,而不是日本种族。24.9%的人表示支持琉球独立运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