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概述热冰,指不是由于低温,而是由于高压等作用形成的水的固体状态。
热冰的应用哈佛的博士生亚历山大和两位物理教授花了一年的时间,建立和验证他们的计算机模型。最终他们宣称,他们在金刚石上覆盖一层钠原子涂层,这涂层将会使水在108华氏摄氏度下结成冰。这项研究发现有望在将来的医疗设备中获得应用。
他们研制的计算机模型能够显示当水分子靠近金刚石表面的钠涂层的时候,什么时候会在涂层的作用下变得稳定,然后重新变成冰的晶体结构。模拟结果同时表明所形成的冰非常的薄——如果在室温下,有3纳米厚左右。Alexander说这个冰层最好能厚一些,以便可以对金刚石表面形成一种生物屏蔽。
这项技术将有望在医疗设备中获得应用。目前的移植手术,由于涂层表面的光滑度以及金刚石容易使血液凝固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更大的进展。但是该项实验所制造出的几个纳米厚的冰层正好可以填补涂层上的小坑,使之表层光滑,并且使凝结蛋白质不易靠近涂层表面,从而避免了血液的凝结。
为了证实模型的可靠性,Alexander和Efthimio计划在一年之内用实验来进行验证,并期望能在医疗设备中获得应用。
教科书解释科研人员在20℃,1个大气压和其它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就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
行星热冰地球30光年外有奇异行星热冰,温度高达300℃的表面,水竟然呈固态。科学家将这一星球称为“热冰”行星,并解释说,存在缘于强大压力。 这颗行星围绕地球约33光年的恒星GJ436运行。
重水的固态重水和一般的水没有什么两样。但使用效果大不一样,如果用重水养金鱼,没多久鱼便死了,用重水浸过的种子不会发芽。重水的“个头”也比水大,1立方米重水比1立方米普通的水要重105.6公斤。普通的水在零度时结冰,在100℃时沸腾;而重水在3.8℃时就变成了冰,人们把它叫做“热冰”。
科学发现欧洲天文学家在2007年5月宣称发现了一颗奇特的行星,这个行星被灼热的固态水覆盖着。这颗行星的发现也为其他行星可能存在海洋提供了证据。
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小组将这颗行星命名为GJ 436b,它快速的围绕着一颗距离地球30光年的冰冷红色恒星运转。GJ 436b这颗行星之所以很热是因为距离它的公转恒星距离很近,而且因为它的质量导致它处于巨大的压力作用下。
天文学家Frederic Pont说:“水在高温下变成固态是因为它的巨大压力所造成。我们通常认为水在温度下可以改变状态,而事实上水在压力作用下也可以变成固态。”
研究人员说,这颗星球还可能被氢笼罩着,这种条件很难适合生命存在。但是,假如这颗行星上面有水,就说明在其他行星上面也可能存在水,或者存在生命。Pont说:“这表明在太阳系外可能还有许多有水星球。”这颗行星是在2004年首次被美国天文学家发现的。
天文学家大约发现了200颗绕恒星公转的太阳系外行星。其中许多都是像木星那样的巨大的气体星球。新发现的这颗行星要小一些,但是还不能像地球那样拥有一个岩石核心。
通过这颗行星的体积和质量,天文计算出了GJ 436b这颗行星的密度,从而知道了它由水所构成。它的公转星球也是一颗小恒星,大约只有太阳的一百分之一大小,质量只有太阳的一半。这就是为什么GJ 436b上的水能在高温下保持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