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海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概况

镇海招宝山

镇海(英语:Zhenhai District;汉语拼音:zhen hai)古称浃口、蛟川、海天雄镇。现属浙江省宁波市,辖二镇四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22.49万人,陆地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环境宜人。

镇海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浙东门户”之美誉。镇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冀,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一直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口岸,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碇港。镇海港是宁波港的主要组成部分,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1200万吨,并拥有我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专用泊位。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贯通,舟山跨海大桥从镇海登陆以后,从根本上打造镇海全新的区位格局,镇海全面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

镇海人杰地灵,是海外“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涌现了以包玉刚、邵逸夫和应行久等著名人士为代表的镇海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籍华人有5000余人。镇海籍的科学家、艺术家层出不穷,生物学奠基人贝时璋、英国诺丁汉大学原校长杨福家等是26位镇海籍中国“两院”院士中的杰出代表,并涌现出了连环画家贺友直、国画家顾生岳、油画家陈逸飞等20多名著名书画家。

抗法遗迹——镇海安远炮台

镇海古迹众多,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招宝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浙东著名的旅游胜地。以抗倭、抗英、抗法、抗日为主题的海防文化,塑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威远城,气势雄伟。古海塘城塘合一,有“东海长城”之美誉。九龙湖风光绮妮,是宁波十佳新景之一。悠久的历史在镇海形成了敢于拼搏的海防文化、敢闯世界的海上丝路文化、开拓进取的商帮文化等传统特色文化,并与现代都市文化相结合,构成了具有镇海特色的文化气息和文化环境。

2008年,镇海区全社会实现生产总值(GDP)152.92亿元,全社会人均GDP超过15000美元,实现全区财政总收入62.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04元。

镇海农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工作重心转移,推进农业由城郊型向都市生态型发展转变,着力、构筑都市农业体系、生态绿色体系、农村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体系(简称“四大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二、历史沿革镇海历史悠久,小港横山下、沙溪蛇山山麓,均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迹。春秋末越国建国后,其地始有所归属。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会稽郡,立句章县,因本地处句章县治之东,故称句章东境,为时843年。唐武德4年(621)析古句章,分置姚、鄞两州。八年,更鄞州为鄮县,本地改称鄮县东境。唐元和四年(809),在鄮东甬江口建望海镇,为镇海建治之始。后梁开平三年(909)5月,吴越王钱镠巡视明州,筑城于望海镇;闰八月,钱镠因望海镇地滨海口,有渔盐之利,奏置望海县(《太平寰宇记》),为建县之始。未几改为定海县。当时县境仅辖清泉、灵绪、崇邱和金塘四乡。宋熙宁十年(1077)划鄞县灵岩、泰邱、海晏三乡归定海,元丰元年(1078)划金塘隶昌国,清泉析为东西两乡,自此县辖七乡,定为上县。元时建置袭宋制。明洪武二十年(1387),昌国废县改卫,原昌国县境(今舟山市)统隶于定海县,直至清康熙年间。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原定海县为镇海县,定海建名达778年。次年,析出原昌国境另建定海县。至此,舟山归属镇海为时300年。镇海县建置相沿民国时期未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政治和经济建设等因素,建置更迭与县境变化甚频。1954年底,龙山北部10个乡镇划归慈溪县;慈东的河头、长石等5乡划属镇海;杭州湾口滩浒岛划归嵊泗。1958年自余姚县划入汶溪乡;同年底撤县并入宁波市,1963年1月恢复镇海县建置。1985年7月,再次并入宁波市,同年10月正式撤销县建制,建立宁波市镇海区。镇海县名共历299年。县自始建至撤销为时1077年。

三、地理环境镇海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是宁波市的北大门。

地质条件

镇海处宁绍水网平原东端,地形狭长,地势西北、东南两端高,中间平,甬江由西南流向东北入海,横贯境内中部。全区地形分西北平原低丘、中部丘陵平原和东南丘陵岛屿三大类型。甬江以北为西北平原低丘,属宁波北部水网平原,系全新世冲积、海积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黄海高程系。下同)。平原西北缘为低山丘陵,属四明山余脉,高程均在100~400米之间。甬江以南为中部丘陵和平原间隔地带,其丘陵属天台山余脉,高程多在200~500米之间。以灵峰山体相隔,山以西称长山平原,与鄞东平原连成一体,为第四纪冲积、海积和湖泊、河泊淤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山以东为大碶─柴桥平原,北沿金塘港,西南两面为灵峰山和太白山山脚线,亦为第四纪海浸沉积形成,地表高程2~3米。境内东南丘陵岛屿,称穿山半岛。其山体系天台山余脉延伸,半岛南北两侧棋布大榭、梅山等岛屿20余个。环海山间多峡谷平原,系洪积和海积形成。

气候

镇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231天至235天。年有效平均积温4920℃至5030℃。无霜期237天,年降水量1310至1370毫米,年雨日148天。年日照时数为1944.3小时,日照率为44%。但夏秋间的台风,春季低温多雨和秋季多阴雨,是农业不稳定的自然因素。

水文

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2889万立方米(含重复利用水),其中地表水资源48759万立方米,占总量92.2%;地下水资源4130.72万立方米,占总量7.8%;人均水占有量1100立方米,亩均水量1230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降水总量11.00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70~920毫米;径流总量5.09亿立方米。时空分布规律与降水相似。

甬江与招宝山大桥

甬江,源出奉化、新昌乌山,流向东北经横涨至宁波三江口;另一流出上虞西梁湖坝,经余姚市境至宁波三江口汇会,续向东北至镇海口注入灰鳖洋,流域面积5299平方公里,三江口以下称甬江,古代称大浃江,流长26公里,其中镇海段长16公里。甬江系平原常年性河流,今港道宽270~404米,最宽处600米。河口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1.75米;平均涨潮时6小时23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年雾日24天。

灰鳖洋,镇海区东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为镇海区、慈溪市和舟山地区共有。洋内水深多在5~10米之间,由西向东渐深;年平均水温17.3℃,年平均盐份18‰,年平均风速5.7米,年平均雾日12.7天。潮汐属不规划半日潮。年平均落差2米左右。底质均为泥沙。可行驶5万吨以下船舶。

镇北滩涂。区东北沿海,东起镇海港区外游山,西北至澥浦巴子山,外沿灰鳖洋,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20.8平方公里。系淤泥、粉砂泥组成,落潮时间长,涂泥深厚,盛产泥螺、黄蛤、跳鱼等涂产;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遂为工业发展基地,已围地面积25000亩,作镇海炼化、镇海港区。镇海城北发展区等工业用地。

甬江口属非正规半日潮型,24小时50分为一周期,涨潮、落潮时差为6小时左右。但受天气变化等因素,涨潮时间误差为1小时左右;镇海最大潮差1.9米,平均潮1.75米;表层平均涨潮流速69厘米/秒,平均落潮流速58厘米/秒。

镇海附近出现海浪有风浪、涌浪和混合浪3种类型,但以混合浪为主。海面出现海浪波高平均值0.5~0.8米,最大波高1米左右,周期3.0~4.0秒,浪向多偏东。冬季海面经常出现8~10级偏北大风,由此产生偏北大浪,涌浪平均波高0.5~2.5米,最大波高1.0~3.0米,周期4.5~6.0秒。

四、行政区划

镇海区地图

镇海区域面积2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2.5万人。截至2005年12月31日,镇海区辖4个街道、2个镇,24个居委会、62个村委会:蛟川街道、骆驼街道、庄市街道、招宝山街道;澥浦镇、九龙湖镇,区府位于招宝山街道,现已于骆驼街道建设镇海新城。

招宝山街道

辖:城东、胜利路、总浦桥、后大街、顺隆、蛟川、西门、白龙8个社区;港务、航务、建筑3个居委会;张监契1个村委会。

蛟川街道

辖:炼化一区、炼化二区、炼化三区、炼化四区、石化三公司、俞范、算山8个居委会;电厂家属委员会;石塘下、中官路、中一、水琚王、沿江、五里牌、渡驾桥、虹桥、后施、棉丰、清水浦、迎周、俞范、陈家、南洪15个村委会。

骆驼街道

辖:中街、南一、盛家、贵驷5个居委会;西盛、金华、联勤、骆驼、东邑、金东、余三、贵驷、董家畈、里洞桥、团桥、尚志、骆兴、清水湖、敬德、兴丰、妙胜寺、民联、朝阳、沙河、东钱21个村委会。

庄市街道

辖:庄市居委会;汤家、庄市、勤勇、曙光、永旺、光明、联兴、汉塘、钟包、万市徐10个村委会。

澥浦镇

辖:澥浦、汇源2个居委会;余严、澥浦、沿山、觉渡、庙戴、十七房、湾塘、岚山8个村委会。

九龙湖镇

辖:长石居委会;九龙湖、田杨陈、杜夹岙、西经堂、河头、西河、长石、长宏、汶溪、中心、田顾11个村委会。

五、人口民族2004年底:镇海区总人口220186人,其中农业人口87326人。2005年底,户籍人口22.49万人。

镇海是海外、“宁波帮”的重要发源地,镇海籍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籍华人有5000余人,较著名的有包玉刚、邵逸夫以及全美华侨工商总会会长应行久等。

镇海龙鼓是汲取本地传统龙舞和锣鼓经精华,经重新整理、揉合,创编的一种大场面、大气势同时又富于海洋风格的全新民间表演艺术品种。其初创于1999年,2000年获浙江省广场舞蹈大赛金奖,2001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居庸关长城杯中华鼓舞大赛山花奖”等多种奖项。

镇海龙鼓演出时,可根据需要,决定演出时间长短与出场人员多寡。队伍多时可达百人,少则四、五十人亦可。

镇海龙鼓从传统的舞龙和锣鼓经中创新而成。其主要表演形式为龙形鼓2条,每条113节,分则为鼓,合则成龙,另置14只大、中、小型京鼓、红堂鼓和定音鼓(其中最大红堂鼓直径1.6米),又有大、中、小锣与钹54(面)副。表演时,以鼓为引,锣钹齐鸣,或作长龙状翻动、奔走,或随锣鼓节奏的变化,作各种队形变换。

镇海龙鼓表演既有江海奔流、一泻千里之势,又有袅袅婷婷、曼妙婀娜之韵。舞蹈宜街头、广场以及大舞台表演。演员服饰可随不同需要作相应更换。舞蹈既可展示历史传统,也可表达现代风貌。

六、经济概况

亚洲十大炼厂——镇海炼化

镇海区已形成了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精细化学等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200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72.09亿元(其中区属76.1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13.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82元和7187元。

根据浙江省和宁波市“十五”与2010年产业布局规划,镇海将作为宁波和浙江省发展以石化工业为主的化工工业区,以促使一些省、市属重点化工企业和国际化工跨国公司向化工区转移集中。

宁波化工区滨临东海,有34平方公里的滩涂围垦资源,并拥有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该码头具有300万吨/年的液体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吞吐能力,拥有大小储罐106座、总容量达40万立方米,并有输送管道直通化工区内,具备发展化工工业所需的港口条件。

目前,化工区已经形成以全国特大型化工企业--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产业集聚优势,同时吸引韩国LG化学社、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化学有限公司、台湾高银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见龙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美国普莱克斯气体公司等重要化工跨国企业相继落户,镇海滨海化工工业园区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型化工企业最佳的投资场所。

2005年,镇海区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势头。区属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6.16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五”计划,为“十一五”的顺利开局奠定了扎实基础。

去年,区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区属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达到了340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工业增加值55.24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工业利税22.55亿元,同比增长19.3%,主要工业指标增幅名列全市前茅。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都市型农业逐步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达110亿元,同比增长67.7%,占全区工业产值的33%。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0.89亿元,同比增长13.7%。五大物流市场成交额达到169亿元,全区旅游总收入达到9.4亿元。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全面实施科技创新10+1工程,新创建市区级工程中心6家,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63项,市级新产品139项,通过科技创新取得工业科技成果33项,专利授权205个。“一府二中心三校四所”科技合作不断深入,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人才合作和引进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成效。去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2.4亿元,增长13%,而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同比降低5.8个百分点。企业的产品性能、附加值和生产效率在发展中明显提升,而生产管理成本、对环境的影响却有了下降。

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取得新突破。积极抓好存量、低效土地清理盘活工作。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新建企业平均实际投资强度同比增加了30万元/亩。平稳度过夏天电力供应最紧张时期,使电力紧缺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高。2005年区属生产总值较2002年增长了84%,而同期主要工业污染物COD排放总量却下降了12%,三年来群众环保信访投诉下降70%,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保的“双赢”。

七、教育与科学

镇海中学

镇海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建成了浙江省第一所一级重点中学——镇海中学。这座位于招宝山脚下的学校是浙江省重点中学当中的出类拔萃者。在镇海辖区内,还建有宁波大学、浙江省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有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领衔的众多科研院所。以此为依托,发展中的镇海,集聚发挥教育科研优势,院士之乡优势,将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把自主创新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2006年,镇海区被评为浙江省科技强区。

八、旅游镇海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九龙湖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以镇海口海防遗址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成为镇海的名片。

九龙湖

九龙湖旅游区总面积36.05平方公里,属中丘地貌,内有九龙湖水库、郎家坪水库、小洞岙水库和三圣殿水库四个水库,水域面积达3平方公里;北面的达蓬山高428米,为旅游区最高峰。

九龙湖旅游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良好,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九龙湖旅游区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九龙湖等四个水库水质较好,基本无污染,而且四个水库大小不一,景色各异,又联成一体,加上周围山体绿化植被茂盛,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景色旖旎。旅游区内的经济作物经营良好,毛笋、柑桔、杨梅等土特产品远近闻名,是农家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旅游区北部的达蓬山上有佛迹寺、佛迹洞、秦渡庵、千人坛、方腊寨、求仙亭等人文胜迹,唐代名寺香山寺也在重建中。旅游区内还有文种桥、净圆寺、小洞岙唐代青瓷窑址等景点。

招宝山上戚继光修建的威远城

镇海口海防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镇海甬江入海口一带。镇海招宝山被称为“浙东第一山”,和北仑小港招宝山金鸡山一道成为“郡之咽喉”,地势险要,历代为海防要地。宋设沿海制置司,由统制、统领率水军驻此,扼守海道。明初置定海卫,抗倭时卢镗、俞大猷、戚继光先后驻守,并建威远城。鸦片战争时,钦差大臣裕谦监防督战,林则徐协助海防。中法战争时,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宁绍道台薛福成等筑防御敌。1940年7月,国民政府军队第十六师、一九四师与登陆日军激战退敌。历次抗击外敌入侵中,留下诸多海防历史遗迹。以“商舶所经,百珍交集”,命名的招宝山上现存威远城、月城、安远炮台等古迹,既是抗御外侮的海防历史博物馆,又是旅游胜地。

位于镇海城区中心的镇海楼,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洪武年间。楼台用条石砌成,长32.8米,高5.9米,是当地海防的历史见证。

镇海后海塘始筑于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距今已有1090余年历史,现有部分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解放后曾有所加固。海塘东起巾子山麓,西北至俞范嘉燮亭(蛟川街道),全长4800米,宽3米,高9.9米至10.6米,为夹层石塘,东段1300米为“城塘合一”部分。这种形制为浙江省沿海所罕见。由于城区的发展和滩涂的开发,后海塘现已失去了捍城防讯的功能。1989年12月,后海塘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条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力量的石塘已成为宁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海内外宾客的游览胜地。

郑氏十七房是由郑氏先祖在南宋时期,从河南荥阳迁徙镇海而建。经保护性修复、开发,现已形成民俗文化旅游胜地和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基地。村落设计呈棋盘形,整体建筑以幢为单元连成庭院,融合了北方“合院”的大气,浸染了南方楼榭的玲珑,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景区一期保护工程占地100余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据史书记载:十七房有三宝,旗杆最多,最高,宁波都能看得到;十七房三年不下雨,河水不会干涸;十七房马头墙最多,一级要比一级高,台风吹不倒。郑氏十七房是宁波商帮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十七房宅上有街,街中有市,市中有店,有铺,有坊。宅外有环河,家家有埠头,小河外有大河,河边小桥流水,杨柳拂岸,倒影横斜。十七房水系直通宁波、海上,从这里走出了晚清最大的全盛民信局创办人郑景丰、“老凤祥”创始人郑熙、老北京“四恒银号”兴办人郑世昌,中国第一家大型冷藏企业的开创者郑方、英雄墨水肇始者郑尊法等一批批商业巨子。

九、历史名人

世界船王——包玉刚

坐落于中国东海岸的宁波镇海,是一个面积仅两百余平方公里,人口仅二十二万的小城区,却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商贾巨子,产生了人才的“钻石效应”。

翻开镇海的名人录,会看到一串闪光的名字,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影业巨擎邵逸夫等商贾巨子;贺友直、华三川、陈逸飞等著名书画家;港澳两地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曹其真等政界名人;更令人称道的是在一千一百余名中国两院院士中,镇海籍院士就有二十六位。[1]

虞洽卿

虞洽卿(1867~1945),字和德,出生在浙江镇海龙山(又称三北)一家小杂货铺里。6岁丧父,靠其母做针线活抚养成长,仅读了3年私塾。15岁时到上海为学徒,曾在鲁麟洋行和道胜、荷兰银行当买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向清廷捐了个道台虚衔。进而筹资创办航运企业。历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全国工商协会会长、全国商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航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等职。

虞洽卿从事航运业活动,始于宣统元年(1909年),联合宁波、绍兴商人创办宁绍商轮公司,任总经理。民国3年(1914年)因租船事与宁绍公司董事会发生矛盾,去职后决心独自另办航运企业。同年,独资创办三北轮埠股份有限公司,以后又收买英商鸿安轮船公司。民国6年购进宁兴轮,另组宁兴轮船公司。上述三个公司由三北公司统一经营、统一核算。此外,在长江、沿海港口置有仓库码头,还拥有上海鸿升码头堆栈公司、三北船厂等附属企业,构成一个民营的大型航运集团公司。虞洽卿被誉为“民营航运业的巨擘”。

民国29年秋,虞离沪经香港去重庆,民国34年4月26日病故在重庆。

叶澄衷

叶澄衷 (1840-1899)原名成忠,镇海庄市人。6岁丧父,少读私塾,未及半年辍学。11岁进油坊做学徒。14岁至上海一杂货铺当店员。17岁在黄浦江上驾舢板。后经营五金火油等,逐渐发展到商号18个,时称“五金大王”。后投资银钱业、房地产业及沙船业,兴办轮船公司、火柴厂、缫丝厂。1899年9月,于上海虹口张家湾捐地28亩,出银10万两,创办澄衷学堂(后改名澄衷中学),但未及建成,便于光绪二十五年十月逝世。其子贻鉴、贻钊承父志,两次捐银20万两办学,使澄衷学堂成为上海创办最早、声誉最隆的民办学校之一。其关心家乡公益,先后捐设忠孝堂、义庄、义牛痘局等.

蒉延芳

蒉延芳(1883~1957),出生于浙江镇海石门前蒉村的一个贫农家里。因家境窘迫,读书不多,却好思索,故也不失聪慧。14岁时随表兄一起到山东胶州,在一家宁波人开设的办事处里学生意。直到20岁时闯到上海,经熟人介绍,在德国人开办的亨宝轮船公司工作。几年后当上了直隶井陉矿务局及北漂煤矿的驻沪经理。宣统二年任上海捷运公司总稽核,不久,该公司派其前往欧州各国考察运输业务,回国后即任中华捷运公司总经理。民国17年合资兴办源大行,随后在十六铺一带开设大成、源昌等8家鱼行。同时还创办信平保险公司。

民国18年到浙江兴业银行,任该行董事,经营房地产业,先后担任上海市房地产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府土地估价委员会主席等职。民国24年任新裕纺织厂经理。民国35年浙江实业银行购得英商汇德丰洋行的扬子江拖驳公司,该行邀其出任总经理,垫款5万元,作为蒉的股金。此后,浙江实业银行将所属的和新纱厂、云飞汽车公司、四明电话公司、宁穿(宁波至穿山)长途汽车公司交由蒉经营。人称“宁波帮”的实业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参加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应邀出席开国大典。历任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民建上海市委负责人、上海市工商联合会副主任委员。1953年9月至1954年9月任公私合营上海轮船公司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公私合营上海轮船公司成立后,任董事长。1955年调任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方液仙

方液仙,名傅沆,1893年12月生于上海,是近代著名的镇海方氏子弟。方家世代为商,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经营钱庄、典当、银楼、南北货等业,仅钱庄就设有二十多家。方液仙少年时就读于宁波斐迪中学和近代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中西书院,接受了良好的西学教育。他尤其喜爱研究化学,曾师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化验师、德国人窦柏烈学习,其同学中还有后来著名的“味精大王”吴蕴初。他在家里设立简易的实验室,购阅有关制造日用化学品的书籍,苦心钻研,学会制造多种化工产品。

1910—1911年,上海发生钱庄倒闭风潮,方家大多钱庄亦未能幸免,仅存3家。方液仙之父方选青不擅经营,打算让方液仙继承家业,但他对经营钱庄并无半点兴趣,令父亲非常失望。鉴于当时外货化妆品,如欧美夏士莲雪花膏、劳氏白玉霜及日本金刚牌牙粉等充斥市场,方液仙决计自己研制化妆品。

1912年,19岁的方液仙开始筹设中国化学工业社(简称中化社),但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他并不气馁,多方奔走筹款,最终说服母亲方李氏,拿出私蓄1万元给他作启动资金。他在圆明园路安仁里家中设厂,购置一些简单设备,亲自率几个工人和学徒,生产三星牌雪花膏、白玉霜、生发油、花露水、牙粉等化妆品。当时因外货泛滥,中华社产品销量极微,连年亏损。家人、亲友见此情形,都力劝其停手,可他仍不改其志。他还和友人合伙开办了龙华制革厂、鼎丰搪瓷厂以及橡胶制品厂、硫酸厂等,多为国人首创的化轻工厂。在洋货大行其道的近代中国市场,本土产品几乎没有销路,最终都无奈停产了。

1915年,在1万元全部蚀本后,他又设法自筹3.5万元,并争取其舅父李云书投资1.5万元,在重庆路租了三间厂房,增加设备,聘请经理、推销员等,增加果子露、皮鞋油等产品。这时,中化社因大量资金注入,初具规模,但营业仍是年年亏损,不见起色。1919年初,中化社又亏损殆尽,濒临倒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全国掀起了抵制洋货、振兴国货运动,中化社从而绝处逢生。中化社的产品质量并不亚于洋货,因此深受消费者欢迎,纷纷购买,三星牌各类化妆品、日用品迅速打开销路,生产迅速发展,不久转亏为盈,甚至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920年,方液仙请求上海钱业巨擘、四叔方季扬投资,方季扬同意入股,却有个条件:要求李云书撤资。方液仙左右为难,一位是舅父,一位是叔父,两位长辈都不好得罪。他权衡利弊,思虑再三,最终决定苦口婆心劝服舅父李云书退股。这样,中化社重组资金5万元,方液仙自认七成股份,方季扬认三成,中化社改组为无限公司,方季扬任董事长,方液仙任总经理。自从方季扬入股后,中化社得到金融界支持,有了稳固的后盾,在河南路设立总公司,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扩大了生产规模,企业焕然一新,先后推出四大名牌产品。

1923年,方液仙的同学吴蕴初试制调味粉成功,由张崇新酱园老板出资投产。起初,方液仙见调味粉市场前景不错,打算投资参与,但张崇新老板坚持独资,因此方液仙决定中化社自己生产。他责成徒弟王修荫按照公开发表的制造方法试制,但生产环节繁多,整个生产过程需要2个月,而且质量也不稳定。方液仙遂偕王修荫同赴日本,通过郭永康介绍,参观了日本“味の素”厂,并取回一些半成品,回国后经过进一步仔细分析研究,终于解决了生产技术问题,生产出“观音粉”和“味生”。观音粉质量不如天厨味精,销路不好,味生售价比天厨味精低30%,颇受欢迎。中化社调味料品的副产品酱油精、酱色的销路也不错。中化社与天厨味精厂作为同业有竞争,同时也有共同利益,在质量与价格方面形成互补,最终将日货“味の素”挤出了中国市场。

邵逸夫

邵逸夫是香港邵氏兄弟影业有限公司总裁,是著名的影业之王,曾被香港学术界投票推选为最成功的十大企业家之一。他的“邵氏影业”也曾被列为香港十大财团之一。他在港、澳、台和东南亚以及南朝鲜、日本、印度等地拥有电影院200家,每天光顾这些电影院的观众可达100万人次。他的事业的影响已深入到广大地域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邵逸夫1907年出生于上海,宁波市镇海区庄市乡朱家桥下邵村(今勤勇村)人。父名镛,字行绍,号玉轩,早年在上海经营颜料行,为人机智,生活简朴,热心于上海和家乡的公益事业。邵镛有子六人,女二人。邵逸夫排行第六,至今尚有人称之为六先生。邵逸夫名仁楞,字逸夫,以字行,1907年出生于上海南市豆市街锦泰昌颜料行的楼上。

邵逸夫17岁时,在上海念完中学后,由于对电影事业有极大的兴趣,就投身中国正在成长中的电影事业,开始在其大哥邵醉翁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担任拍片工作。

邵逸夫特别关怀祖国的莘莘学子,认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首先在于发展教育。

1985年,邵逸夫向浙江大学赠款1000万港币,以兴建“邵逸夫科学馆”。

最近几年,邵逸夫为了帮助祖国培育人才,向全国10所大学捐资1亿港币,用以兴建教育馆、科学馆、图书馆等设施。这10所大学是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每所大学可获1000万港币的捐款。这10所院校中6所是师范大学。

1986年,邵逸夫还专门邀请上述这10所大学的校长或副校长去香港访问,具体研究捐款的使用。同时还安排他们参观访问香港的高等院校,让两地大学负责人互相交流接触,加强两地大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开阔眼界,从而使内地大学的图书馆、科学会堂办得更现代化一些。

1987年,邵逸夫决定再内地高等院校捐赠1.16亿元港币,用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邵逸夫这次选顶捐赠的浙江省高等院校有,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其他高等院校有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工学院、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央艺术学院、北京中医学院等。

1989年1月由香港邵逸夫设立的邵氏基金会又宣布,再捐赠1亿零5百万港币,给内地22所高等院校。这样,内地47所高等院校,先后接受邵逸夫先生的捐赠,建造了图书馆或科学馆,他向祖国高等教育的捐款至今共有4.02亿港元。

邵逸夫每年向内地大学慷慨捐赠巨款,项目遍布长城内外,长江南北,为内地人士所称颂。邵先生视教育为立国之本,热情希望中国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他的贡献不仅是赠款,更宝贵的是对华夏大地赤热爱国之心。他为祖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1984年,邵逸夫捐资1000万元港币给敦煌博物馆,用有维修莫高窟的文物。

邵逸夫还曾捐赠香港中文大学1亿港币,建造“邵逸夫书院”。

1989年邵逸夫设立的邵氏基金会宣布约有5000万港币,支持香港、中国内地及美国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艺术事业。香港的两所医疗机构、美国旧金山的邵逸夫爵士老人中心、英国红十字会(转云南红十字会)、宁波邵氏康乐园、香港救助儿童会等机构和单位获得捐款。

邵逸夫向来热心参与公益事业,于1973年成立私人慈善基金组织——邵氏基金会。15年来,邵氏基金会向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英国等捐款约7亿港元,邵逸夫还对家乡浙江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捐赠。

1988年秋,邵逸夫在香港听到家乡浙江杭州、宁波等地受特大洪水灾害和第7号台风袭击,感同身受,寝食难安,立即慷慨解囊,捐款200万港币,赈济受灾同胞。

1989年10月31日,由邵逸夫捐资在杭州兴建一座现代化医院——“邵逸夫医院”在采荷小区举行奠基典礼。这座规模为400张床位的现代花综合性医院建成后,将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共同管理,它将在医院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为其他医院起示范作用。

邵逸夫对海内外文教卫生事业的支持,深为社会各界人士称道。1980年和1981年,他先后获得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及荣誉社会科学博士称号。

为了表彰邵逸夫对文化教育工作的热心和成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还颁赠了“石溪奖章”给他。

邵逸夫在原籍有祖房180余平方米。邵逸夫在镇海的故居,这纪念来未加修饰,但他却捐资在故居邻接的原野上,为乡亲们建造了一个“康乐中心”。邵氏康乐中心,从幼儿园到敬老院,教育、卫生、文娱等设施一应俱全。这反映了邵逸夫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

包玉刚

包玉刚(1918—1991)名起然,镇海庄市钟包村人,系包兆龙次子。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未几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1949年初至香港,与人合资开设华人行,经营进口贸易,为大陆装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1955年创设环球有限公司,经营印度至日本间煤炭运输。次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为国有,运费大涨,获资甚丰,遂购置新船,扩展业务。继与日本造船业、金融业、香港汇丰银行等合作,渐著声航运界。1967年中东战争石油危机中扩大船队,1970年改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

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总载重吨位2100万吨,人称“东方船王”。又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设立10多家子公司、代理公司,还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事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职。1963年加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及日本天皇授于勋章、奖章。

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他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又捐资建包玉刚图书馆。

朱枫

朱枫,女,1905年生,原名桂凤,改名湛之,城关朱家花园人。出身富裕家庭。1914年入县立高级女子小学,1921年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带头参加反帝爱国活动。1927年远嫁沈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举家返乡,翌年丈夫病逝。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投入救亡宣传活动,参与救护遭日机轰炸的死伤人员。期间,与朱晓光结婚。

当年底举家去武汉,次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新知书店工作,并捐款500元。武汉失陷前返浙江,在金华帮助台湾爱国志士筹建台湾抗日义勇队,慨捐800元,并向义勇队少年团捐赠衣物。1939年秋,与朱晓光赴皖南新四军军部,设随军书店。1940-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先后坚持在新知书店和书店桂林办事处工作。1941年夏,化名周爱梅,三次进入上饶集中营,探望和设法营救皖南事变时被捕的朱晓光,晓光于次年春越狱成功归队。

1944年初至沪,参加书店驻沪办事处筹组同丰商行。10月,同丰商行遭敌破坏,曾被捕押于日本宪兵队,经受酷刑,守口如瓶,后经组织营救出狱。194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调至中共华中局在沪贸易机构经理财务,兼管情报部门经费,巧妙周旋于国民党经、军、警上层人物之间,保护党的事业和同志安全。1948年秋,调香港。新中国成立后,奉命去台湾执行秘密任务。1950年2月,因叛徒告密,被敌人追捕,狱中坚贞不屈,同年6月10日,在台北壮烈就义。

唐弢

唐弢(1913—1991),原名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镇海庄市人。初中时家贫辍学,入上海邮局作拣信生,开始业余写作。1933年起发表散文、杂文,后结识鲁迅。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坚持抗日文化运动,参加初版《鲁迅全集》编校。又支持《鲁迅风》周刊,编辑《文艺界丛刊》,兼任中学教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回邮局,与柯灵合编《周报》,参加反迫害、反内战、反饥饿民主运动。《周报》被禁,转编《文汇报·笔会》。新中国成立后,致力鲁迅著作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坚持杂文、散文创作,历任复旦大学、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文艺新地》、《文艺月报》副主编等。195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所著杂文思想、艺术均深受鲁迅影响,针砭时弊,议论激烈,有时也含抒情,意味隽永,社会性、知识性、文艺性兼顾,先后出版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短长书》、《唐弢杂文选》等,散文随笔集《落帆集》、《晦庵书话》等,论文集《向鲁迅学习》、《鲁迅的美学思想》、《海山论集》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另辑有《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

林汉达

林汉达(1900--1972)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曾用名林涛、林迭肯,浙江镇海人,1900年2月17日生。1924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任四明中学教员。1928年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编辑,后任编辑主任、出版部部长。曾编过一套标准初中和高中英语课本,风行一时。1937年赴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任上海之江大学教授。1941年之江大学内迁,留上海编辑通俗历史故事,任华东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抗战胜利后,回之江大学任教育系主任、教务长,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上海有名的进步教授。1945年底,与马叙伦、王绍鏊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当选为常务理事。1946年5月,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成立,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同年秋到达解放区,任辽北省教育厅厅长。1949年作为民进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6年8月当选为民进第四届中央副主席。著有《中国拼音文字的整理》、《上下五千年》、《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等。1972年7月26日在北京病逝。

陈逸飞

陈逸飞(1946-2005)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1980年赴美国留学,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和国内的油画精品拍卖会,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广泛收藏。

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早在1985年,美国《纽约时报》就称陈逸飞的“画风融合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叫人想起欧洲大师的名作。”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1984年,美国《艺术新闻》杂志将陈逸飞定名为“一个浪漫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流露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