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鄞州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历史渊源鄞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1973年冬在蜃蛟乡三联村卢家桥发现的原始公社遗址,已有5000年的历史,其文化年代相当于河姆渡文化第二层。

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赤堇山或称堇山,在今奉化境内的白杜。鄞县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县。汉袭秦制,仍置三县。东晋时刘裕戍句章,筑句章新城于小溪镇(今鄞江镇)。隋初三县合一,总称句章县。唐时改为鄮县。五代初改为鄞县,从此鄞县名称沿袭至今。北宋时,鄞县先后析出6个乡,或置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 或划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区),此后县境辖地稳定少变。宁波市区过去一直为鄞县县治,

原称明州,明朝时为避讳,改名为宁波。解放后宁波析出置市,鄞县先后为宁波专区(地区)及宁波市辖。

鄞县在历史上地位重要,汉至南朝为大县,唐时为上县,宋时为望县,元时为上县。自隋至清末鄞县(句章、鄮县)均为为附郭县,县治(小溪、宁波)历来兼为州、府、路、道的治所。民国以来,鄞县也是道、省辖行政区、专区的首县。秦时所置的县,全国至今仍保持原名的已为数很少,鄞县历二千多年的漫长时代仍保持着始置时的原名。2002年4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而设立为宁波市鄞州区。

自然地理

地理气候:

鄞州区地处浙江东部沿海,疆域在东经121°08’~121°54’,北纬29°37’~ 29°57’之间。东西向最大长度74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2.3公里。区界周长269公里,其中有海岸线25.66公里。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327.04平方公里,象山港水域面积53.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706.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14%;平原面积528.54平方公里,占38.30%;水域面积145.86平方公里,占10.60%,故有“五山四地一分水”之称

境内的大地构造属闽浙地盾的东北部,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火山岩居多。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势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平方公里,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米。西部丘陵山地面积353.98平方公里,属于括苍山系天台山脉的四明山,绵亘数县,从西向东插入本区西部,层峦叠嶂,诸峰雄峙,最高峰奶部山海拔高程915米。中央部位为奉化江两岸,总面积532.60平方公里,

并以奉化江为界分为鄞东南平原和鄞西平原两部分。这里平畴无垠,绿原广袤,河渠如网。

境内土壤大体可分三类:东南部沿海地区多盐碱土,宜种棉花;中部平原地区属水稻土,适合种水稻、席草等;西部山区多黄壤,缺少有机质,宜种茶叶、竹木、果树、杂粮。

鄞州区地处低纬度带,最大日射角为71.7°,最小为36.5°。年平均日照时2070小时,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110.2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气温16.2℃,历史上有纪录的极端高温为40.8度(2003年8月1日),极端低温为-

8.8℃。年均降水量1538.8毫米,年均雨日174天,年均相对湿度82.4%,蒸发量894.4毫米。

鄞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濒临东海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本地四季分明,3~4月为春季,5~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年均下雪7次。冬季盛行西北风,较寒冷干燥,但多晴朗天气,光温互补,宜越冬作物生长;夏季盛行东南风,雨热同步,宜水稻等作物生长,其时有台风,年均台风雨1.8次;春秋两季雨量均衡,冷热适中。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久雨、伏旱、寒潮和霜冻等。

海洋及渔业资源:

鄞州区海域分布于最东端,属象山港海湾的一部分,面积为53.5平方公里,其东北为北仑区海域,西南为奉化县海域,东南为象山县海域。海水平均深度约10米,南端最深处可达23.5米,平均潮差3.20米。最高潮位与最低潮位之间滩涂总面积1.63万亩(12.2Km2),可利用面积0.55万亩,其中0.22万亩已被利用,海涂与海底平缓,向南东倾斜,底质由粉砂质淤泥构成。其间零星散布7处石质岛礁。

鄞州区海岸线总长25.66公里,由海塘及山脚线组成,其中海塘21段共24.3公里。区境内有浅海水面14097亩,内陆水面93571亩。一年中适宜于鱼类生长繁衍的天数达到43天,全年月平均最低水温为6.2℃,月平均最高水温为31~33.8℃。5~9月气候温和,丰沛的雨水为内陆水体补充了水源和营养物质,正好适应了鱼类生长、活跃、摄食量最大的特点。定点抽样测定,证明内陆水域水体水质肥沃,故动物性和植物质的饵料均较丰富。浅海海水水体交换及时,各种指标适于水生动植物繁殖生长。

境内水产品有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分布在内陆淡水、海淡水潮汐的奉化江,海水象山港。内陆淡水以东钱湖为典型的河湖水体,其水产品由中国江河平原系复合体,南方热带平原系复合体,古代第三纪复合体,海水复合体和北方平原复合体五个鱼类系组成。1982年和1987年全县采样得到的鱼类83种,分属9目20科,其中鲤形目60种,鲤科52种。甲壳类3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2种,软体动物15种;由于潮汐江特点,甬系水系各段生态环境不尽一致,鱼类区系组成属华东江淮亚区,逐步向华南区浙闽亚区过渡的中间类型。具有鄞州区内陆淡水五个区系复合体外,还有中印山区区系体(如缨口鳅);象山港水域有水产品338种,其中鱼类120种,贝壳90种,甲壳类90种,藻类30种,鄞州区沿海常见的有54种。

野生动物资源 :

该区野生动物在地理分布上属东洋界区系,历史上动物资源丰富。由于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山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场所和活动范围缩小,加之人为的乱捕滥杀,动物资源日益减少,平原地区在平整土地中拆除大批坟滩,使小动物失去栖息之地。

脊椎动物中,哺乳类多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区。今境内偶有发现毛冠鹿和金钱豹,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獐为二类保护动物。80年代后由于封山育林,各种动物又见增加,常见有14科28种。在鄞州区常见鸟类有34科48种,栖息、活动于山林及水边。1988年调查发现境内常见鸟类基本为食虫类鸟类,常见的食肉类鸟类如鹰科的袅等在70年代初就基本绝迹。鸟类中白鹳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松鸦和环颈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区内常见的爬行类动物7科13种。两栖类以蛙为主,分布在水稻及棉花地区,山溪湿地也常见。虎纹蛙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常见虾蟹类有8科9种。

节肢动物常见的有中国鲎、圆蜘蛛、娱蚁等,环节动物有蚂蟥、蚯蚓和海蜇等。

昆虫中有蜻蜒、蜜蜂、螳螂、草始、寄生蜂、紫胶虫,白腊虫和家蚕等。

植被:

鄞州区地处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地质、土壤、气候、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给植被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已鉴定植被种类中,有维管束植被151科,896种,其中蕨类植物24科,92种;稞类植物8科,44种;被子植物19科;760种;苔藓植物48科,165种。森林木本植物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冬青科居多,其次为蔷薇科、杜鹃花科、豆科、茜草科、金缕梅科、大戟科、忍冬科、木犀科和野莱莉科等。

第四纪大冰期的冰川未严重破坏鄞州区植被,因而鄞州区多遗存古老的残遗种和古树珍贵树木,在植物区系中占有最大比重的被子植物,也含有不少古老的类型。榆科、杜英科和椴树科等在白垩纪后期陆续分化出来的科、种在鄞州区分别有10种、4种和1种。鄞州区山区现存的银杏、香果树和金钱松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天日目兰、红豆树等为三级保护植物。此外还保存着一千多年生长历史的“唐柏”、香樟,以及栽植于明、清朝的古松等。鄞州区植被拥有较多数量的特有种、单种属和少种属。鄞州区经济植物中,用材树种有100多种;药用植物有绞股蓝、杜仲等402种;淀粉类植物有壳斗科等80种;芳香类有木兰科、樟科、芳香科、伞形科等61种;油脂类植物有72种,纤维植物100多种。

鄞州区的植物区系地理成份复杂,热带成分占优势。泛热带成分、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成分、旧大陆热带成分、热带亚洲、热带澳洲成分在鄞州区森林植物区系成分中占有主要比重。另外,东亚成分在鄞州区也较突出。此外,该县植物区系有许多种类属于东亚——北美间断型的。还有北温带成分的如松属、刺柏属等裸子植物等。体现了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质以及东亚植物区系的区域的特征。

鄞州区植被在长期开发中已逐步人工化,原生植被几乎破坏殆尽,残存的半原生植被也为数无几,仅在天然林场和少数交通闭塞的山地有小片半原生状态的常绿阔叶林。大部分丘陵山地多为次生的针叶林所覆盖,鄞州区的植被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针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柳杉林、黄山松林、金钱松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灌草丛等组成;另一类是人工栽培植被。

矿产资源:

鄞州区已发现的矿藏有泥炭、铁、锰、铜、铅、锌、萤石、明矾石、粘土、石材、砂石、海盐等20余种,近百处产地。其中金属矿大多是矿(化)点,目前尚无开发利用的价值,近年来,有关部门注目于伴生的贵金属金、银的综合评价,可望有新的突破,非金属及建材矿产在境内占有优势。主要有以下一些:

泥炭 分布于望春与东钱湖两地。以望春山泥炭为佳。

莹石 俗称砩石。鄞州区目前有萤石矿产地13处。已经开采和具有进一步探采价值的萤石矿产地有歧阳周家浦、白岳徐家、凤岙藤岭、凤岙岭墩、梅园南吞、鄞江横岭头、龙观大路沿、塘溪大碧浦等8处。其中藤岭与周家浦属小型矿,分别由县办砩矿与歧阳乡地方开采。

明矾石 产于横溪镇南凤凰山。

粘土 粘土类矿产分别有:高岭土(凤凰山、望春山)、膨润土(五乡石山弄)、地开石、叶腊石(大嵩球山)、粘土(莫枝大堰头陶公山、杖锡,蜜岩、鄞江、韩岭等地)等。近年来随着应用领域扩展,也包括了黄(红)土、水底淤质土、紫砂土(鄞西山地毛夹岙、天打岩、龙观到雪岙)等。

建筑石材 本县建筑石材开发历史久远。以鄞江桥所产的小溪石和梅园乡产梅园石较为闻名。小溪石岩石层理薄且均匀,近于水平,节理少,可直接顺层剥制板材,或加工成条石、块石,用于建房,铺路、架桥、筑塘堰、凿刻碑牌等,销宁波等地。梅园石产于梅园山采场,岩石为褐灰色凝灰岩。因单层厚度较大,难以顺层剥成板材,但可按任工,加之石质均匀细密,作碑碣装饰雕刻甚佳。

砂石 鄞州区砂石主要产于余姚江、奉化江、大嵩江中上游河床及河漫滩。用于铺路及建筑政体骨料。除本地民用外,大多运销甬沪等地。

水资源:

全区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0.28亿立方米,地下水0.79亿立方米。由于江河贯穿境内,年出入境水量甚为可观,多年平均年入境总水量为20.76亿立方米,出境总水量(含过境水量)达27.73亿立方米。

根据鄞州区的地理特征,水资源包括江、湖、河及地下水。以鄞东山地的明阁楼――望海峰――白岩山一线为分水岭,西部为甬江水系,东部为大嵩江水系,甬江水系是鄞州区的主要水系。

鄞江奉化江支流,发源于四明山中的白肚肠岗麓,越鄞江镇它山堰后河流为鄞江,主干全长10.8公里,河床平均宽度62米,深2.4米,河道坡道平缓,平时为淡水,大旱年咸潮可上溯响岩附近。鄞江全流均在境内。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的秀尖山东南麓的刻江,在区境内汇西来的鄞江与南来的东江后始称奉化江(南三江口),东北向流向宁波市。奉化江自南三江口后完全进入区境,水流平缓,两岸平原如砥,江道曲折蛇行,共经八弯至宁波市区,江段长27公里,均宽208米,均深3.5米,水面面积5.62平方公里。

姚江源出余姚市四明山北麓的白岩尖,至歧阳五洞闸附近入鄞州区,作为界河,至望春金仙庙出境。境内江段长18公里,水面面积4.95平方公里,均宽275米,均深7米。其地水阔岸平,江道平缓通航。现为蓄淡江道,在鄞州区境内建翻水站二处,可翻水550万立方米左右。

大嵩江 鄞州区第二水系。上游亭溪源于双石岭五都头,在育王楔与自南而来的梅溪合为大嵩江。全长21.2公里,均宽68米,均深3.2米,水面面积1.44平方公里。1974年在江搀头建15孔大型水闸l座,使江道成为淡水河。平原江道两岸有江塘保护。

鄞东与鄞西均形成三条干流大河,鄞南无大河,各河经楔闸独自入江。

鄞西河流包括上接樟溪,自它山堰上游分流处起(《鄞州区通志》谓光溪桥起)自南水门入宁波市区的南塘河、发源于草湾岗山麓横贯鄞西平原中部的中塘河和源出大隐,至望春桥与中塘河汇合后入宁波市西门口的西塘河。

鄞东河流包括发源于金峨乡道成岙九阔岭(横溪水库)的前塘河、承东钱湖之水自莫枝至横石桥与前塘河汇合的中塘河和源出天童山的后塘河(上游建三溪浦水库)。

东钱湖位于鄞东平原中部,东西宽6.5公里,南北3.5公里,湖岸线长45公里,水面面积19.89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湖东、南两面为天台山余脉,西北部隔零星平原孤丘与广阔的鄞东平原相连。全湖分外湖、谷子湖、梅湖三部分。梅湖于1960年围垦成农田。流域面积81平方公里。东钱湖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淡水养殖、城市供水和航运交通等综合利用的湖泊,河湖间筑有7道堰坝以沟通船舶航行,并有楔闸5座,每秒排泄总流量63.4立方米。环湖诸山之水汇成72条溪流,潴蓄于东钱湖,并经五个楔闸流入鄞东河网。

全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7862.85万立方米/年,其中低山丘陵区为6294.30万立方米/年,平原区为1568.55万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利用水量为2863万立方米/年,其中分布于有集中供水条件的单井出水量大于100立方米/日的宜井地段,总水量为1858万立方米/年,不宜井地段可利用资源为1005.44万立方米/年,其中丘陵山区为805.34万立方米/年,平原区为200.1万立方米/年。全区有深层承压淡水122.6万立方米,灌溉回归水1038万立方米/年。

行政区划

鄞州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是宁波市的一个区。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版图轮廓呈蝴蝶状,紧依宁波东、南、西三面。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现有17个镇、1个乡、6个街道,常住人口76万。鄞州区人民政府现设在宁波市鄞州新城区惠风东路568号。

鄞州万达广场

人文景观鄞州人文荟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南宋词人吴文英、学者王应麟、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都在鄞县留下了历史遗迹。近代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童第周、著名油画家沙耆、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书法家沙孟海、金石书画家朱复戡、篆刻家高式熊、昆虫学家周尧、表演艺术家王丹凤、金采风以及现代著名表演艺术家周星驰以及他的同祖同宗的呼啸周才子,国际青年思想教育家,政治家周徐生先生祖籍也都是鄞州人,他的《鄞绝论》是鄞州乃至全华人的骄傲 《三字经》就是出自宋元之际宁波大学者王应麟之手。

鄞州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境内有东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十大著名胜景。鄞东太白山麓的天童寺是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自唐以来一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现为日本曹洞宗临济宗祖庭。与天童寺隔山相邻的阿育寺是禅宗“中华五山”之一,寺内珍藏佛祖舍利宝塔。鄞州鄞江镇它山堰古水利工程,是中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齐名。与天童寺相连的天重森林公园以“森林、奇石、云海”著称,是中国最早命名的三大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鄞西高桥镇“梁山伯庙”是“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至今仍流传在浙东一带。

鄞州名人童第周

字慰孙,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30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后任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用分裂球活体染色法证明海鞘镶嵌型发育的极性或轴性,以纤毛的运动作为实验对象和极性指标,探讨胚胎极性这样一个胚胎发育的重大问题;在文昌鱼发育方面,研究分裂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胚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诱导作用等,使胚胎学界对文昌鱼个体发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理解系统发育起到了启迪作用;晚年进行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在发育中关系的研究,证明了在个体发育中,核与质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979年3月,他在为浙江省科学大会作报告时,不幸脑血管破裂,晕倒在讲台上。从此,一病不起,3月30日逝世,终年77岁。他从教多年,培养了大批学生,有不少学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