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所有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个体所有制又称个体劳动者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归个

体劳动者占有的形式。个体劳动者一般指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个体

所有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和社会主义社会,是极不稳固的、容易分化的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社

会,个体所有制大都通过合作化转变为集体所有制。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

单一的公有制社会,而个体经济具有经营规模小,方便灵活,适应性强的

特点。因此,允许一定数量的个体所有制存在,作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

的有益补充,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满足人民各方面生活需要具有

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