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托名

拼音:tuō míng

1.假借名义。

2.寄托名字,留名。

释义:

(1)指假借名义。《汉书·韦玄成传》:“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2)指凭借他人以显名。《后汉书·赵壹传》:“壹以公卿中非陟无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门,陟自强许通。”

例子:

《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所作。

基本解释

[pseudonym; do sth. in sb. else's name] 假托他人的姓名,借以抬高自己

详细解释

1. 假借名义。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翠翠 心里想道:‘我那得有甚么哥哥来?多管是丈夫寻到此间,不好说破,故此托名。’” 清 郑燮 《署中示舍弟墨》诗:“学写不成,去而学画。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叶德钧 《<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夫妇年谱》:“托名有 元 代女子 孟丽君 男装应试,更名 郦君玉 。”

2. 寄托名字,留名。

明张居正《辛未进士题名记》:“夫诸士之托名於贞石也,将以蕲不朽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