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华盛顿10月10日电 24年前,在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行动中,美军的阵地指挥官在第一声枪响后倒下。第82空降师的一名连长在侦察敌军动向时成为美军第一名阵亡者。最新一期的《华盛顿观察》周刊载文称,时间过去了20年,在伊拉克战争中,最先阵亡的不再是美军军官,而是“冲”在第一线的机器人。为减少伤亡,机器人将为美军当先锋。
文章说,从天上密布的无人驾驶飞机,到地面大大小小的各种遥控机器人,无人作战系统在伊拉克战争中开始崭露头角。“背包”机器人能在巷战环境中捕捉、分辨反美武装狙击手的细微动静;“嗅弹”机器人能灵敏地嗅出伪装起来的爆炸物;代号为“剑”的武装机器人可以担当机枪手,在发现和定位敌军车辆和人员后以强大的火力消灭敌人。根据陆军无人作战系统负责人约翰•伯克上校的说法,2004年美军有163个地面机器人,伊拉克战争使得投入战场的地面机器人增长到5000个。它们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 “服役”。
在伊拉克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机器人只是美军“机器人战争”计划的一小部分,更为完整的计划被称为“未来作战系统”( Future Combat Systems , FCS)。这个系统于2003年5月开始研制,计划在2015年成建制地装备部队。该系统,计划由18个子系统组成,可将每一名士兵与战场上各种陆、空作战平台及传感器连接在一起。根据该系统的开发商--美国波音公司的模拟录像,在作战行动中,由地面机器人充当先锋,当隐藏着的敌人攻击它时,无人驾驶侦察机发现敌军位置,通知巡航中的战斗机,然而,战斗机发射导弹,命中目标。这一切行动都通过网络由战场上的美军操控。据波音公司估算,该系统将使战斗时间缩短一半,使美军士兵伤亡率降低60%~80%。
为了验证“未来作战系统”的可行性,在本宁堡陆军基地,美国陆军第29步兵团正在进行一项试验。这项试验被称为“空中远程攻击力量演练”,分为ABCD四个阶段,用来检验美军士兵是否适用于“未来作战系统”。目前,A、B阶段已经完成。它们分别检验了美军以班和排为单位操作陆空无人系统进行巷战的能力。正在进行的C阶段演练中加入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一体系统”(C4ISR),并将演练单位上升为旅级战斗群,模拟演练的对手是混杂在平民之中的武装份子和敌军特种部队。据陆军单兵作战实验室的退役上校爱德恩•戴维斯的说法,C阶段的演练主要是评估作战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有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改进,达到D阶段的要求,也就是最终形成机器人战队的演练。美国陆军步兵中心的司令沃尔特少将直接说出了这项试验的重要性,“这项演练可以将单个的士兵,未来作战系统和陆军的未来连接在一起。”
本宁堡基地的演练也在为这一项目的经费在参议院最终通过提供佐证。在2008年的军费开支中,陆军研发费用25%将用于未来作战系统的研制和试验,而这套系统的最终研发费用将达到3,000亿美元。只有在大笔美元拨款的支持下,机器人战争才可能实现,而对于降低伤亡率的贡献恐怕要到战场上才能得出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