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代表,他问记者:“你见过长在树上的白薯吗?”
说着,他指着约30平方米大小的会议室说:“一棵白薯,挂在树上,可以长满这样一间屋子,白薯藤足有半尺多粗。”“一棵西红柿,也可以长满这样一间屋子,结出的果实,远远多于常见的西红柿。”
翟虎渠说,“沙漠不再代表贫瘠,沙漠里可以种菜,这不仅不是梦想,而是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解决我国缺水的问题,开发沙漠种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他还说起“凉台经济”,在一家一户的凉台上种植各种蔬菜,用类似暖气片似的设备,输送营养。一年四季的菜可以自给自足。
听他说到这儿,记者不禁插了一句:“国外开发出一种立体农业,造一栋大楼,不住人,一层一层只种粮和菜。这样一栋楼,可以解决几千人的一年所需。”
翟虎渠一听就笑了:“这样的立体农业技术,我国已经有了。”
“真的吗?”
他笑得更欢了:“不仅是真的,而且是成熟的技术。”他用手在墙上比划着:“比如造一种特殊的墙,上面就能一层一层种上植物。”
翟虎渠说,我国有许多设施农业的先进技术超过美国,并且在国际合作中卖了不少专利给美国。
身为遗传育种专家的翟虎渠讲了很多,疑是科幻,却非科幻。翟虎渠说,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应该说,这是多少年来的进步。但对于彻底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状况,还远远不够。农民增收要靠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没有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没有农业科技领域重大原始创新与突破,没有一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没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就不可能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更谈不上建设农村与全国小康社会。
“农村发展了,中国才能真正发展,中国大多数农民富裕了,中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现代化。”翟虎渠说。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