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刚刚退伍的焦鑫和几名战友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当保安的工作,月工资是600元。他当时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如今的焦鑫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并且用自己的经历带动了一批新的退伍军人走进大学课堂。
2006年,趁农忙期间回家帮忙的焦鑫,遇到了正在西安华西大学就读的中学同学。他从同学那里得知,华西大学可以为退伍军人上大学提供便利条件,学校不仅提供占学费总额50%的助学贷款,而且还保障就业。得知这个好消息后,焦鑫赶紧前去报名考试,从此成了一名大学生。 “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退伍军人需要一个平台提高竞争力,尤其是农村兵,他们需要更多的就业途径。”以教育扶贫著称的西安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这样表示。
2002年9月,华西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面向退伍军人的助学政策。他们在《解放军报》上刊登了招生简章,面向退伍军人招收学生,并在部队的退伍工作结束前,就为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等不同学科的10个专业招收了200多名学生。“退伍军人在华西大学就读期间,能获得50%~80%的助学贷款,毕业后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文凭(相当于大专文凭),并且由学校推荐就业,就业之后逐步还贷。”王明亮介绍说。
根据相关政策,农村兵退伍后,国家不负责安排工作,城镇兵退伍后,由国家统一分配。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动用行政资源进行指令性安置变得困难重重。
“在指令性安置资源减少的同时,退伍军人自身的条件也从根本上限制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由于他们普遍不具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文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只有那些对职业技能没太多要求,更看重身体素质、忠诚度、纪律性的行业,如保安等,才会对退伍军人持热烈欢迎的态度。”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这样认为。 如何让退伍军人具备可以谋生的一技之长?这引起了教育部门的思考。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考虑推出面向退伍军人的招生计划,其中,西安华西大学走在了前列。
“入学后面临学习障碍是退伍军人高等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原因是他们入学前整体文化层次偏低,年龄偏大。”王明亮这样认为。 “参军之前的文化成绩就不是太好,两年的部队生活几乎把书本知识都忘光了。”曾经的退伍军人,目前已是华西大学老师的李亮在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时说,“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熄灯了还要偷偷地点蜡烛学习。”
华西大学面向退伍军人的招生今年被批准为全国统招,而今年一年的招生计划就相当于过去5年招收人数的总和。“今年计划招生1000人,让更多的退伍军人享受优惠的助学政策。”王明亮称这一大胆举措源于对退伍军人教育的信心。
华西大学推出退伍军人助学政策后不久,部分高校,尤其是民办院校,相继推出了相关的招生计划,各地政府也纷纷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改变退伍军人就业难的问题。据了解,上海市政府2005年1号文件中就明确要求,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更多的退役士兵接受高等教育,上海杉达等3所民办高校首次为退役士兵提供了招生名额,数量为120名,只需通过简单考试就能入学。山东省今年也推出了一项新政策,面向退伍军人招生,年龄不超过27岁的退伍军人参加普通高考时,专业课考试成绩凡达到满分的60%,即为合格。
就在退伍兵再教育引起关注的同时,如何提高退伍兵教育实用性的问题也成为高校研究的课题。
在逐年的探索中,华西大学形成了以技能培养为主,学习时间灵活安排的特点,总结出了针对退伍军人的“短平快”教学模式,避虚就实,压缩面授时间,增加实践机会,让退伍军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职业技能。目前,退伍军人毕业后就业率几乎达到100%。
在招收专业方面,结合退伍军人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而形成新的专业设置,包括计算机类、汽车类、商务类、建筑类等技能型专业。焦鑫就看好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于是选择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工程专业,“我对这个专业很感兴趣。在部队时,每周六的学习日我就自学计算机。以前没人教,很多东西都不懂,现在理论知识强多了,还学会了编程。”经过1年多的学习,焦鑫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他说:“我的目标是拿到计算机高级资格证,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
为了给退伍兵学生找到好工作,华西大学还不断摸索退伍兵学生的输出机制。2005年,他们与北京长寿集团(台资)合作成立华西大学长寿国际商学院,优先安置毕业退伍军人。同一年,华西大学与浙江绍兴市人事局所辖几千家企业达成用人安置协议;与宁波市多家大中型企业达成定向培训协议;与奇瑞汽车形成合作,为其培养专业的4S维修、销售人才;2006年,又与中关村软件园形成合作,进一步提高退伍军人就业水平和层次。 5年来,从华西大学毕业的退伍军人大都进入了各类企业,尤其是急缺技术人才的中小型企业。每到退伍军人学生快毕业的时候,大批的企业就会排队等着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