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面向经济主战场,创新要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翟虎渠教授每年都要坚持下乡调研。图为翟虎渠(中)与科技人员在稻田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编者按:十七大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提出了八项任务,第一项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其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始终把国家战略需求放在第一位,他们组织农业科研大协作的精神值得称道。
“作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我们要继续发挥科研大协作的优势,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创新道路,为农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谈起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再次当选中央候补委员的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教授这样开门见山地说道。
桌子上摆着一个雕塑:《耕耘》
翟虎渠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雕塑:一位老农走在泥泞的土地上,裤腿高高挽起,正扬鞭驱赶前面的水牛耕种着肥沃的农田。
这幅名为《耕耘》的雕塑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真实的耕种写照。正如翟虎渠桌上的雕塑一样,不光是农民,中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同样走在“耕耘”的路上。“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以区域生态特点为标准,集中优势科技力量,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农业科技资源条块分割的有效方法。中国农科院和全国同行坚持50年联合开展科研大协作,取得一批领先世界的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使我们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到5―10年,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领先世界,就是很好的证明。”翟虎渠不无自豪地说。
人们不会忘记,2004年初,刚刚战胜非典疫情,我们又遭受一场禽流感疫情的袭击。危急时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制的“杀手锏”――禽流感疫苗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疫苗的前期研制工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自筹经费,建立起了禽流感实验室并开展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在国外看到禽流感对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巨大破坏,敏锐地意识到研究这个疾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始了研究,以至于还来不及申请国家的有关科研项目就自己克服困难上马了。
如今,在国家科技攻关、“973”、“863”计划、农业部专项与“948”计划、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及省、市相关科研计划的立项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上海市畜牧兽医站、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动物流行病研究中心等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大学、防疫站等兄弟单位,开展科研大协作,攻克疫苗生产的技术与工艺,形成最高日产疫苗1500万羽份的规模化应急生产能力,为防控可能出现的禽流感疫情做好准备。
这就是“国家队”!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拉得出,打得赢!“国家战略需求永远是我们创新的目标!”翟虎渠坚定地说。
不改革,靠什么出成果
十七大提出,要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现实呼唤改革:中国虽然拥有国家、省、地、县四级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农业科研体系,曾为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目前也暴露出条块分割、分工不明、各自为阵等问题,加上学科专业过窄,不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等的发展需要。业内人士将这种情况总结为:你干我也干,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曾在部队服役4年的翟虎渠认为,要赶超国际水平,就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和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想想我们的‘杂交水稻’,想想这些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震惊世界的重大农业成就,有哪一个是靠一己之力完成的?有哪一个不是全国统筹协作成功的?”说起这些中国农业科技的辉煌成就,翟虎渠激动地敲着办公桌。
就拿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来说,全国有313个单位的1125名科技人员参加协作攻关,历经20年时间,如此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的协作攻关,使得我国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9月,第一颗返回式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成功发射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又联合28个省(市、自治区)138个科研院所、大学及企业的全国大协作,一场继杂交水稻研究后更大规模的农业科技联合攻关战役打响了。
“中国的农业科研体系已经到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否则10年之后,我们靠什么拿出重大的科研成果,来满足国家的需求?”这是翟虎渠的担忧,更是他推进区域农业创新体系的用意所在。
2020年,他有一个梦
农业的基础性、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等决定了农业科研的重大成就和重大突破,都需要全国性的大联合、大协作,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十七大提出,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我们与各地政府合作成立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带有浓重江苏口音,翟虎渠激情洋溢地阐述着他的区域农业创新体系构想。“十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先后与10多个省、市、区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或共建协议,明确和强化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全国相关科研、教学单位的协作与共建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以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华南创新中心、西南创新中心、黄淮海创新中心为代表的联合中央与地方的一大批科研协作联合体(区域创新中心)正在逐步建立。去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别与全国32个农业科研机构、17所农业大学全面研究确定了优势学科共建方案,实质性的全国农业科研优势大协作正在全面展开,中央与地方、国家院与省院、实验室与试验站、研究院所与高校全方位、多层次协作共建的局面正在初步形成。
“到2015年,这个体系就能建好,到2020年,我国的农业科技有望走在世界创新前沿。”这是翟虎渠的农业科技创新之梦。
从最早建立的东北农业创新中心成立4年来取得的成就看,翟虎渠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和他预想的一样,一个以生态区域为基础的区域农业创新中心使人才、资源、资金优势得到了整合,更重要的是,农业科技为区域经济带来的巨大优势让当地的老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人。
东北农业创新中心主任岳德荣喜笑颜开地说:“自从有了东北农业创新中心这个平台,我们引来了更多国际型的人才,甚至国际性的投资,集中东北的地区优势搞科研,成果自然突飞猛进。”仅“超级稻”一项成果就使东北地区水稻亩产量提高120公斤,种植“超级稻”每亩年人均增收154元。就在“超级稻”开始推广的2005年,它为种植区农民增收3.4亿元。
这也是一件最能让翟虎渠高兴的事情了。
记者蒋建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