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古代养生学家就深知“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的重要意义,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乎自然,适应寒温,谨于修养,精神内守,故能长寿延年,乐享天年。
现代气象医学证明,人体在气候变化中各种器官、组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气温很高的时候,老年人由于出汗过多,失去水份(体液),造成血液粘度增高,容易引发中风、心肌哽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在相反的气候条件下,寒冷也是老年人的杀手。由于寒冷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小血管痉挛,外因阻力增大,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意外加重。
随着深秋的到来,早晚气温较低、中午气温较高,如果不加留意,就容易受凉而发生感冒、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等疾病。
《吕氏春秋》指出:“天产生阴阳,寒热和暑热,干燥和潮湿,四季的交替,万物的变迁,没有不带来好处的,也没有一样不带来害处的。圣人能察觉阴阳变化的合适情况,辩明万物变化的好处以有利于生命,因此精神能够安然地存在于形体之内,并且寿命能够长久。”所以在秋冬季晨运应在太阳出来以后;早晚要注意添衣防止受凉。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发生“秋燥”一类病变,可以吃雪梨养阴润燥,或者以沙参、玉竹、百合、石斛滋阴养胃的药材煲汤。许多人认同秋冬进补这一说法,然而,中医讲究防病治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因人制宜”。一个人是否应“补”,如何进补,还是请中医大夫判断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