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7.50目录:图书,小说,外国小说,欧洲,法国,
品牌:桂裕芳
基本信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780657557X
·条码:978780657557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贞德传》一书与后来的作家和艺术家所描绘的、往往浪漫化的、虚构成分很大的贞德的生平是不同的。法朗士对历史真实性十分重视,一丝不苟,他搜集和研究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档案,其中不但有贞德审理案记录、平反诉讼案记录、编年史,还有信件、公文、议事录及传说、预言等等,并且循着这位五百年前女英雄的足迹去考查和体会,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与山川河流。因此书中的细节十分翔实而精确,如地点、时间、气候、习俗等等,作者显然在努力重现贞德生活时代的氛围,但他讲的不是大加渲染的故事,而是一位农村姑娘的生平,采用的语言朴实无华。
贞德出生于一四一二年,也就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由于领土、贸易、捕鱼权等等方面相互摩擦争执,以兵戎相见,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连绵了一个世纪之久;再加上联姻关系,问题更为复杂。法王查理六世于一三九二年起患上疯病,由王后伊莎博摄政,国内的勃艮第派想夺取太子查理的合法继承权,与拥护太子的阿尔马尼雅克派争夺地盘。王后又将女儿嫁给了英王亨利五世,并承认他继承法国王位,既是英国国王又是法国国王。亨利五世年岁太小,派摄政王来法代为行使国王的权力,并得到勃艮第派的合作,激起了阿尔马尼雅克派的强烈反抗。于是以英国和勃艮第派为一方,以阿尔马尼雅克派为另一方展开了战争。当时法国的疆土一分为三,大西洋沿岸很大一部分如诺曼底、阿基坦以及法兰西岛(即巴黎所在地区)属于英国,东部即罗讷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归属勃艮第公爵,中部即卢瓦尔河以北归属太子查理即查理七世。
中世纪的欧洲充满了神秘主义,也可称为宗教蒙昧主义,预言和传说,奇迹和显圣主宰了人民的生活。这也可以理解。由于战争、动乱、饥荒、瘟疫,人民生活在深重的苦难之中,只有本着虔诚和炽热的信仰乞求上天为他们祛祸消灾,乞求奇迹。因此当时出现过不少的巫师、女巫与预言家。在贞德出生的前后都出现过自封的圣人与圣女。贞德死后五年,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竟自称贞德,招摇撞骗,居然在四年中蒙骗了许多人。贞德的真实面目也被蒙上一层神秘主义的薄纱。例如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十九岁时被处火刑——最大的两个功绩是解除奥尔良之围和陪同查理七世行加冕祝圣礼。奥尔良战役的胜利使她声名大振,她的确起了重要作用,但其作用不在于她善于用兵(她没有指挥权)或出奇制胜,而是在于戴着圣女光环的她做出了英勇无畏、自我牺牲的榜样,鼓舞了士气,击溃了敌人。这场胜利被认为是奇迹。法朗士在叙述这场战役时,详细分析了双方的态势和力量对比,并指出英军在人数上的劣势,从而试图用理性来解释这所谓的奇迹。这是他在撰写本书时的基本原则:他按照文献和传说如实描写蒙着神秘主义面纱的贞德,然后用理性的思考提出问题,但不下结论,事实上也很难对五百年前的贞德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贞德亲耳听见上天启示这一件事情,虔诚的基督徒和无神论者会对此做出不同的判断。尽管法朗士在书中只提出某些可能的解释,但这已使圣徒传记作者大为不满了。
贞德对查理七世忠贞不贰,忠实于查理就是忠实于她的法兰西,忠实于民族,在这一点上,她与同行的诸侯领主和军事首领是不同的:他们以战争为生,靠战争来掠夺土地、财产和权力,而贞德却诚心诚意地希望结束战争,建立和平。她顺应了人民大众赶走侵略者、结束战争的要求和愿望。
贞德被宗教裁判所指控为异端,被判处火刑,这似乎是一桩宗教案件,实质上却是政治案件。英国人一手策划它以羞辱法王查理七世:既然查理起用女巫以行加冕礼,那么这个王权就是不光彩的、非法的。而在英国人被赶走后,法王请求教皇为贞德平反昭雪,也同样出于政治目的,这是为了洗刷当年的耻辱。贞德是他们斗争中的一个卒子,但她毕竟在为宗教信仰殉道的同时,为国捐躯,成为受万世景仰的民族英雄,在一九二零年被封为圣女。而直接迫害她的主教科雄则受到永世的唾弃,被骂为猪猡(法文猪与他的姓名谐音)。
媒体推荐
译序
这本《贞德传》 法国著名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于一九零八年发表的,全书共分两卷,发表后获得极好的评价,连续印行了二十七版。一九零九年作者对书中的疏漏之处进行修改补充之后发行了第二十八版。中译本根据的正是这第二十八版。
法朗士是一九二一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以诗作开始文艺生涯,但主要成就还是小说,尤其喜欢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题材。如他的《苔依丝》描写的就是四世纪的宗教生活,又如四卷《现代史话》描写了宗教内部的权力争夺与不公正的法律等等。他的短篇小说《克兰克比尔》则通过一位街头菜贩的不幸遭遇,以小见大,揭露了当时社会法律的荒谬可笑。他的作品中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和哲理性,文管平和、含蓄而幽默。
《贞德传》一书与后来的作家和艺术家所描绘的、往往浪漫化的、虚构成分很大的贞德的生平是不同的。法朗士对历史真实性十分重视,一丝不苟,他搜集和研究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档案,其中不但有贞德审理案记录、平反诉讼案记录、编年史,还有信件、公文、议事录及传说、预言等等,并且循着这位五百年前女英雄的足迹去考查和体会,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与山川河流。因此书中的细节十分翔实而精确,如地点、时间、气候、习俗等等,作者显然在努力重现贞德生活时代的氛围,但他讲的不是大加渲染的故事,而是一位农村姑娘的生平,采用的语言朴实无华。
贞德出生于一四一二年,也就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由于领土、贸易、捕鱼权等等方面相互摩擦争执,以兵戎相见,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连绵了一个世纪之久;再加上联姻关系,问题更为复杂。法王查理六世于一三九二年起患上疯病,由于后伊莎博摄政,国内的勃艮第派想夺取太子查理的合法继承权,与拥护太子的阿尔马尼雅克派争夺地盘。王后又将女儿嫁给了英王亨利五世,并承认他继承法国王位,既是英国国王又是法国国国王。亨利五世年岁太小,派摄政王来法代为行使国王的权力。于是以英国和勃艮第派为一方,以阿尔马尼雅克派为另一方展开了战争。当时法国的疆土一分为三,大西洋沿岸很大一部分如诺曼底、阿基坦以及法兰西岛(即巴黎所在地区)属于英国,东部即罗讷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归属勃艮第公爵,中部即卢瓦尔河以北归属太子查理即查理七世。
……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声音
第三章 初访沃库勒。避难纳夏托。土尔之行。再访沃库勒
第四章 南希之行。从沃库勒到菲埃布瓦的圣卡特琳教堂
第五章 奥尔良之围,一四二八年十月十日至一四二九年三月六日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英国人在凡尔纳伊一战获胜,占领了曼恩以后,进展不大,他们所获得的成果也不保险。他们之所以没有攻打被他们俘虏的奥尔良公爵的领地,决不是出于廉耻之心,因为卢瓦尔河沿岸有这种说法:谁抓住了领主再强占他的领地便会信誉扫地。其实,在战争中,有利可图就行,谈不上廉耻。阿朗松公爵被英国人俘虏后,英国摄政王可是毫无忌惮地占领了他的公爵领地。不过,奥尔良善良的查理公爵通过祈求与金钱使英国人放弃攻占他的领地。从一四二四年至一四二六年,奥尔良的居民出钱以求得免除战争。英国人感到无力作战,因此更乐于接受这种妥协。兼有英法血统的英国国王尚未成年,摄政王的兄弟兼助手格罗塞斯特公爵与其叔父温切斯特主教争吵得不可开交,使伦敦的街道血流成河。一四二五年年底,摄政王回到英国,花了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来平息这对叔侄的纷争,重建公共秩序。他十分精明,又不乏毅力,终于使英国人恢复了愿望和希望:要完成对法国的征服。一四二八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为此拨款。
在英国所有的王公和首领中,武艺最熟练、最高强的莫过于托马斯·蒙塔古了,他是索尔兹伯里和佩尔什的伯爵,曾多次在诺曼底、香槟、曼恩作战。他在英国征募了一支军队准备在卢瓦尔河一带作战。他征集到足够的弓箭手,但骑士与武士却人数不足。只有出身低微的人才愿意去这个饥饿肆虐的国家打仗。最后,英王亨利的这位英俊的表亲,这位高贵的爵爷带领四百四十九位武士和二千二百五十位弓箭手渡海来到法国。那里有摄政王征募的四百名长矛手,其中两百人是诺曼底人。这样就按英国习惯,弓箭手与长矛手的比例高于三比一。蒙塔古率领这支队伍去到巴黎,在那里做出了不可更改的决定。原先他准备攻打昂热城,最后却决定围困奥尔良。
这个城市位于博斯与索伦之间,在忠于法国国王的都兰、布兰索瓦、贝里诸省的前沿,面临卢瓦尔河转弯处,仿佛是向敌人拉开了弓上的箭尖。这里有主教府、大学、集市,还有该城引以自豪的塔楼和尖顶,它们将天主的十字架、本城的三个百合花花心以及公爵们的三朵百合花高高地伸入云天。石头或木头房屋有着高高的石板房顶,街道迂回曲折,小巷十分阴暗,这里有一万五千居民,其中有司法和财政人员、金银匠、药品商、杂货商、皮革商、肉铺老板、
鱼店老板,还有聪明灵巧的富裕市民,他们爱好漂亮的服装,漂亮的住所、音乐和舞蹈。此外还有神父、议事司铎、大学的教师和勤杂人员、书店老板、作家、图片商、画家、学生,他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