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厨房的中国男人
炒菜做饭大多都是女人们的事。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男士走进了厨房。
当兵回来的孙先生,在军队是炊事员。练就了炒菜的好手艺。他每天都为父母做几个菜。他的母亲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在中国许多家电视台都有厨师培训班广告,大多是男学员报名;教百姓炒菜做饭的栏目很多,主持人大多为男性;中国饭店的厨师大多也是男人。
张女士是一位中学退休教师。她说:“男人会做饭是件好事,这说明社会在进步。这世上除了特殊的行业,国家并没有哪一部法律规定什么工作非得男人干,做饭这种工作非得女人干。”
许小姐说:“我觉得会做饭的男人才知冷知热,男人气里如果有了点儿油烟味,才够温柔,感觉才更令人着迷。”“男人下厨体现了对家庭的责任心。”一位已婚的女士说,“结婚前,我丈夫是瓶子倒了也不扶的人,并表示自己婚后就是饿死也不下厨房。可自从我怀孕那天起他就开始学着做饭了。到如今孩子都上了小学,厨房里仍然常见他煎炒烹炸的身影,现在他已经是朋友当中手艺最好的一个了。”李先生是公司职员,在公司举办的“厨艺大赛”中他获过奖。“在我的办公室里,有很多男人都回家做饭。”
“我觉得做饭很有趣,它不但是学问、是艺术,还永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一种愉悦的好心情是最好的作料,那锅里翻炒出的是生活的美味和欢乐。如果你是在用心投入,吃的人是能感受到的,‘菜如其人’,做出的菜怎会不香呢?”
中国先贤老子在几千年前就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这煎炒烹炸里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
不少男人视炒菜为享受、为艺术,他们并不经常按照菜谱上说的去做,一些突发的灵感使他们在做菜时更大胆、更自由。在他们正做菜的时候,如果你递过来一包未用过的作料,他们常常会灵机一动在菜里面撒上一些。菜的香味便开始在空气中弥散开来。
在下厨房的中国男人中,有很多是为了体现对妻子关怀,疼爱自己的伴侣。同时他们也认为自己做了几样好菜,送到妻子儿女老人面前,众人连称好吃,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