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9.80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中国史,综合,
品牌:刘焕阳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齐鲁书社
·ISBN:7533313488
·条码:978753331348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山东文献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
媒体推荐
后记
1985年至1988年,我在郑州大学中文系师从何均地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时,我对现在和将来的研究进行了一番考虑,准备把“苏门四学士”的群体研究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逐个进行,由个别到整体。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便决定先从晁补之人手,把对晁补之词的研究作为毕业论文。我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何均地、刘乃昌两位先生的支持和鼓励。在作毕业论文时,为搜集资料,曾先后两次前往济宁市的巨野、嘉祥和菏泽市南郊的晁八寨等地,实地考察,走访晁氏后人,查找《晁氏宗谱》。在搜集资料和调研的过程中,使我对宋代的晁氏家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多年,当初设计的“苏门四学土”群体研究的目标没有实现,时常为此而汗颜,但对宋代晁氏家族的印象一直没有淡忘。2001年冬,山东省教育厅、齐鲁书社、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办三家联合,准备组织一批项目,以推动我省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当时我想,自己从事的行政工作比较繁忙,长此下去,可能会导致学业荒废,为避免这种情况,最好能有一个项目带动一下。于是便申报了《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这一课题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并有幸被确定为八个重点项目之一。2002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齐鲁书社、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办的有关领导,召集八个重点项目负责人开会,对八个项目的质量和完成时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我来说压力比较大,与其他学者相比困难尤多,一方面是主观原因,由于自己学识所限,从事这样大课题的研究有困难;另一方面是客观原因,行政工作比较繁忙,要做到管理与科研两不误,只能利用晚上、星期天和节假日来从事课题的研究,更何况有时星期天和节假日也不属于自己。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心要把这个项目完成,并争取能够做好。
现在,《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这一项目终于完成,面对这厚厚的一摞书稿,却没有产生预期的兴奋,反而在内心倒有一种沉重感。这是因为随着资料的进一步搜集整理,涉猎日广,对问题的思考亦逐步深入,意识到在课题的研究中,对诸如晁氏家族文化与宋代主流文化的关系、晁氏家族文学与宋代文学的关系及宋代晁氏的家学特点等重点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本书对晁氏家族的探讨还是比较浮浅的,并且由于作者学识的浅陋与时间的迫促,书中的疏漏与错误亦在所难免。尽管如此,之所以还有勇气把这部书稿呈献于读者,是因为《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一书,毕竟凝聚了作者的许多心血与汗水,也表明作者仍葆有一份对学术研究的执著与热情。
面对刚刚完成的《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书稿,心中颇不平静。感谢山东省教育厅、齐鲁书社、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办诸位专家、领导的支持,特别是教育厅科研处的朱强先生多次电话给作者以鼓励。烟台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张斌荣教授,为了使作者能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加快项目的研究进程,正月初四即从千里之外的江苏老家匆匆赶回烟台,代作者为函授生讲课。烟台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梁方健教授、教务处教学科冷志强科长,热心地帮助校对了本书的第一稿并帮助整理了部分资料。山东省图书馆的唐桂艳和北京联合大学的朱学岚两位女士,也曾帮助查找和复印了部分资料。以上诸位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谨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3年5月25日子烟台师范学院
目录
第一章 世系行状考述
第一节东眷考述
第二节 中眷考述上
第三节 中眷考述下
第四节 西眷及不明所出诸晁考述
第二章 师友交游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第二节中眷考述上
晁氏一族,自汉代晁错之后至宋初一千余年间,家声不振,逮真宗、仁宗时,晁迥、晁宗悫父子相继登朝,始名声显赫,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十五《迪功郎致仕晁子与墓志铭》云:“晁氏自汉御史大夫错以身殉国,阅千余年,宋兴而翰林文元公讳迥、参政文庄公讳宗(悫)父子以文章德业被遇真宗、仁宗,继掌内外制,赐第京师昭德坊,子孙蕃衍,分东西眷,散处汴、郑、澶、济间,皆以昭德为称,盖宗生仲,仲生端,端生之,之生公,公生子,子生伯,伯生世,奕叶联名,文献相承,奉天下无它,呜呼盛哉!”实际上,在晁氏三眷中,只有中眷晁迥一支世居昭德坊,东眷晁迪一支与西眷晁遘一支至“宗”宇辈已不在昭德坊居住,北宋时散处汴、郑、澶、济间,南渡后寓居江、浙、蜀道之晁氏,三眷皆有,因三眷晁氏子孙以文元、文庄为荣,故“皆以昭德为称”,在晁氏三眷中,以中眷晁迥一支最为显赫,影响亦大。
中眷一世晁迥,字明远,行二,生于五代末后周广顺元年(951年),据王偁《东都事略》卷四十六《晁迥传》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载,晁迥“少从学于王禹僻”,王禹偶生于954年,济州巨野人,晁迥长王禹僻三岁,王偶《东都事略》卷三九《王禹僻传》云:“王禹偶,字元之,济州巨野人,世为农,九岁能为歌诗,毕士安见而异之,勉以勤业。”王禹偁《小畜集》卷十八《答晁礼丞书》云:“某始识足下时,年未冠,身未婚。”据清康熙《清丰县志》卷五记载,晁迥于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而王禹僻则晚于晁迥进土,于太宗太
平兴国八年(983年)举进士,故其《酬太常晁丞见寄》诗云:“当年布素定交情,恨不同为出谷莺。”
关于晁迥的仕履,元脱脱《宋史》卷三百五《列传》第六十四记载颇详:“迥举进士,为大理评事,历知岳州录事参军,改将作监丞,稍迁殿中丞。坐失人囚死罪,夺二官。复将作丞,监徐、婺二州税,迁太常丞。真宗即位,用宰相吕端、参知政事李沆荐,擢右正言、直史馆。献《咸平新书》五十篇,又献《理枢》一篇。召试,除右司谏、知制诰,判尚书刑部。帝北征,雍王元份留守京师,加右谏议大夫,为判官,进翰林学士。未几,知审官院,为明德、章穆二园陵礼仪 使,同修国史。知大中祥符元年贡举。封泰山,祀汾阴,同太常详定仪注,累迁尚书工部侍郎。使契丹,还,奏《北庭记》,加史馆修撰,知通进银台司。献《玉清昭应宫颂》,其子宗操继上《景灵宫庆成歌》。帝曰:‘迥父子同献歌颂,揞绅间美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