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6.40目录:图书,传记,名家作品推荐,
品牌:斯蒂芬·茨威格
基本信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485 页码
·出版日:1991年
·ISBN:7108003260
·条码:9787108003263
·版次:1996年7月第4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茨威格以隽永,流畅的文字,叙述自己生平所经历的欧洲重大历史事件。他以诗人的感情,小说家的技巧来再现历史,熔哲理于抒情,使历史事件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他描写了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态。披露了在那时期,他所交往的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正因为此,《昨日的世界》不是自传,胜似自传,不是回忆录,胜似回忆录,它在广大读者中永远具有魅力。
作者简介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他的作品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销售量高达数百万册,是当今拥有读者最多、最受读者喜爱的奥地利德语作家。
媒体推荐
序言
我从来把我个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致醉心于非把自己的生平历史向旁人讲述不可。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地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许多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难和考验。我之所以让自己站到前边,只是作为一个幻灯报告的解说员,是时代提供了画面,我无非是为这些画面作些解释,因此我所讲述的根本不是我的遭遇,而是我们当时整整一代人的遭遇——在以往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代人有象我们这样命运多舛。我们中间的每个人,即便是年龄极小和最无足轻重的人,在他心灵深处都曾被我们欧洲本地上几乎无休止的火山般的震撼所激荡过,而我自己知道,在这千千万万人中搁,没有一个人具备象我这样的优越条件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站在地震最剧烈的地方。那剧烈的地震三次摧毁了我的家园和生活,使我和过去脱离了任何联系。戏剧性的激烈动荡把我抛入一艘空虚,把我投入“我不知该奔向何方”——这种我已经十分熟悉的境地。但是,我对这些并不抱怨,因为恰恰是流离失所的人才会获得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自由,而且只有和一切不再保持任何联系购人,才不必有任何顾忌。历以,我希望我至少能满足任何一部真实反映时代的作品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公正和不抱偏见。
由于我脱离了所有的根源,甚至脱离了滋养这些根源的土地——所以象我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者是罕见的。我于一八八一年诞生在一个强大的帝国,即哈布斯堡皇朝的帝国,不过,在今天的地图上已找不到它:它已经不留痕迹地被抹掉了。我是在维也纳长大的,它是一具有阴千年历史、历经各国的首都,然而在它沦为德国的一座省城以前,我却不得不象一个罪犯似的离开了它。我用我的母语所写的文学作品在那里被焚为灰烬,但正是在那个国家里,成百万的读者把我的书籍视为朋友——这样,我也就不再有任何归属,所到之处,都不过是作为一个陌路人,或者至多是作为”,一个宾客,即便在我心中选择作为自己故乡的欧洲,自从它在同室操戈的战争中第二次自取灭亡地把自己撕裂得支离破碎以盾,也已经在我心中消失。和我自己的意愿相反,我成了理性遭到可怕的失败和野蛮在时代的编年史上取得最大胜利的见证人,从
未有吐象我们这样一代人,:道德会从如此高的精神文明堕落到如此低下的地步——我指出这一点,绝非出于自豪,而是含着羞耻。在从我开始长出胡须到胡须开始灰白这样短短的时间跨度之内,亦即半个世纪之内所发生的急剧变迁,大大超过平常十代人的时间。而我们中间的每个人都觉得,变迁来免太多了一点!在我的今天和昨天之间,在我的扶摇直上和节节败落之间,是何等的不同,以致我有时仿佛感到我一生所度过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完全不同的好几种,因为我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无意之中提到“我的生活”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我的哪一种生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生活,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生活,还是今天的生活?同样,我也不时觉察到,当我说起“我的家”时,我并不立刻就知道我指的是从前哪一个家,是在巴特的那个家?还是在萨尔茨堡的那个家?还是在维也纳的我的父母家?或者当我说起“在我们那里”时,我就不得不惶惶然提醒自己:对我故乡的人们来说,我早巳不属于他们中间的一员,就像我不属于英国人或者美国人一样,我和那里已不再存在有机的联系,而在这里,我又从未完全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分子。我曾经在那里长大成人的世界和今夫的世界,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世界,在我的心目中显得愈采愈不一样,成了完全不同的世界。每当我在谈话中向年轻的朋友讲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些事情时,我从他们突兀的问题中发现,有多少事对我来说还是不宵而喻的现实,而对他们来说却已成为历史或者不可思议。但隐
淑在我内心的一种本能使我觉得他们的发伺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我们的今天和我们的昨。夭与前天之间的一切桥梁都已拆毁。连我自己今天也不得不对我们当年竟会把如此繁多庞杂的内容压缩在二代人生活的短促时间之内而感蓟惊异,尤其是当我把那种生活——诚然,是一种遭到损害和极其难堪的生活——和我的祖先们的生活方式作比较时,更是如此。我的女亲;我的祖父,他们见到过什么?他们每个人都是以单一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自始始终过的是一种生活,没有平步表云,役有式微衰落,没有动荡,没有危险,是一种只有小小的焦虑和令人察觉木到的渐渐转变的生活,一种用同样的节奏度过的牛活,安逸而又平静,是时间的波浪把他们从摇篮送到坟墓。他们从生到死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座城市里,甚至几乎总是在同一幢住宅里。至于外面世界上发生的事,仅仅停留在报纸上面已,从未降临到他们的门前。在他们生活的日子里,大概也在什么地方发生过战争,不过用今天的规模来衡量,那只不过是一场小仗,而且是在遥远的边境线上进行,人们听不见隆降的大炮声,再说半年之后也就烟消云散
了,被人们所忘却,成了枯萎的一责历史,老一套的生活又重新开始。可是我们这一代人过的生活,一切都不会重复,已过去的生活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再也不会回来。我们这一代人。最大限度地饱尝丁以往历史有节制地分落到一个国家、一个世纪的一切,以往,充其量是这一代人经历了革命,下一代人遇到了战乱,第三代人碰到了战争,第四代人尝到了饥馑,第五代人遭到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况且,总有一些幸运的国。家,幸运的几代人,根本什么都没有碰上。而我们今天六十岁的这一代人和比我们略微年长一些的一代人,什么事情没有见过?什么事情没有遭受过?什么事情没有经历过?凡是能想免得出的一切灾难,我们都从头至尾一一饱尝过(而且还没有尝尽)。我自己就是人类两次最本战争的同代人,甚至每次是在不同的战线上经历,第一次大战是站在德国这一边,第二次大战是站在反德国滚一边。我在曾享受过圾充分的个人自由,但在战后却尝到了数百年来最大的不自由。我曾被人大肆赞美过,也曾被人无端排斥过,我曾自由过,也曾不自由过,我曾富有过,也曾贫穷过。《约翰启示录》里那几匹苍白的马全都闯入过我的生活,那就是革喻和饥懂、货币贬值和恐怖统治,时疫疾病和政治流亡。我曾亲眼目睹各种群众性思潮——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俄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二—的产生和蔓延,尤其是那不可救蓟的瘟疫——毒害了我们欧洲文化之花的民族主义。于是,我也就势·必成了二个手充寸铁、无能为力的见证人,目击类不可想象地倒退到以为早巳被人忘却了的野蛮之中,这是:一种有它自己纲领性的自觉信条的反对人性的野蛮,使我们在经过了若干世纪之后,重又见到了不宜而战的战争,见到了集中营、严刑拷打、大肆抢劫和不设防城市的轰炸。所有单一切兽行是我们以前的五斗代人所未来曾见识过的,也但愿我们,的后代人再也不会容忍的。不过,与此自相矛盾的是,我这个使我们的世界在道德方面倒退了将近一千年的向一时代里,也看到了同样的人类由于在技术和智力方面取得的未曾预料到的成就而使自已大大进步,一跃超越了以往几百万年所取得的业绩,且看,用飞机征服了太空;地面上的话可以在同一秒钟之内传遍全球;从而克服了世界的空间距离;原子的裂变战胜了最险恶潜伏疾病;这些昨天还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几乎每天都重演。总之,在我们之前,作为整体的人类,既没有露出过像我们所见到的那种恶魔般的狰狞面目,也没有建树过那种、好像是神明创造的业绩。
……
编辑推荐
茨威格在诗、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而本书显著之处有对适逢人类动荡不安的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文化名人心灵的细致描摹,对人类历史和故乡旧友的深情缅怀与追忆逝水年华的隽永文学相得益彰,对各种匪夷所思的人生遭际和被常识掩盖下的历史细微深处的大胆揭露,对和平、理性、人道的急切渴望和面对人类疯狂战争的刺痛心扉和恐惧。
目录
序言
太平世界
上个世纪的学校
情窦初开
人生大学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这种对艺术尤其是对戏剧艺术的狂热,遍及维也纳的社会各阶层。由于近百年的传统,维也纳本身原是一座社会阶层分明而又相处非常融洽(正如我以上所述)的城市。社会舆论还始终受皇家控制。所以,皇家的城堡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中心,而且也是哈布斯堡帝国超越民族的文化中心。在城堡周围是奥地利、波兰、捷克、匈牙利的大贵族的府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第二道围墙。在这道围墙外面则是由较小的贵族、高级官吏、工业家和“名门世家”组成的“上流社会”,再外面才是小市民阶级和无产阶级。所有这些阶层都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圈子里,甚至生活在自己特定的区域。大贵族住在城市核心区的自己府第里,外交使团住在第三区,工商界人士住在环城大道附近,小市民阶级住在第二区到第九区的内城区,最外面一层住着无产阶级。但是所有的人都会在城堡剧院和盛大的节日里彼此交往。譬如说,在普拉特绿化区举行鲜花彩车游行时,十万人会热情地向坐在华丽的马车里的“一万名上流人物”喝采三次。在维也纳,凡事都可成为庆祝的理由,让位给色彩和音乐,如宗教游行、基督圣体节、军事检阅、“皇家音乐节”等,无不都是如此。纵使出殡,也是热热闹闹。任何一个讲究礼俗的维也纳人都追求“壮观的葬礼”、豪华的排场和众多的送葬人:甚至可以说,一个真正维也。纳人的辞世,对他人来说是一次大饱跟福的盛会。正是在这种对一切声色和节日气氛的爱好之中,在这种对演戏似的生活(生活的表演形式和反映形式;也不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现实中)的乐趣之中,维也纳全城的人都是一致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夫曼斯塔尔再也没有超过他在十六至二十四岁时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奇迹。尽管我同样赞赏他后期的某些作品——优美的散文、《安德烈亚斯》的片断(这部未完成作品或许是德语中最美的长篇小说)和戏剧的部分段落。但是,随着他日益束缚于现实戏剧和时代趣味,随着他的创作具有明显的意图和功利目的,那些充满稚气的早年诗歌创作中的纯粹的灵感消失了,梦游者似的那种描绘消失了,从而也就失去了对我们这些好挑剔的青年人的魅力。我们以一种尚未成年者特有的神秘知觉预先就知道,在我们青年一代中,他这样的奇迹只可能出现一次,在我们一生中不会重演。
对一个刚从外省来的中学生——一个初到维也纳、未经世面的小青年来说,这种充满活力而又“愉快的大学生时代”显然是一切浪漫色彩的化身。甚至那些已住在自己村子里、上了年纪的公证人和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