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9.50目录:图书,传记,工具书,
品牌:段祖群
基本信息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162 页码
·出版日:2002年
·ISBN:7210025820
·条码:9787210025825
·版次:2002年8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段姓古今史事。段姓作为中华姓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姓氏,有着讲不完的史话美谈,有着道不尽的名人盛世。您想要了解详情细节,还请您掀开书页,一步一步走进这座美妙壮丽、趣味隽永的历史大观园。
媒体推荐
序
中国的家文化和宗族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战争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家文化和宗族文化虽屡经破坏,但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终究摧而不毁。段姓文化与其他姓氏的宗族文化一样,由于人口众多,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与社会同步前进。段姓这个群体有着很强的社会适应性,所以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能不断得到发展。
同姓问祖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国人相互见面时,首先是问“贵姓”,然后是问“何来”。同姓同宗,籍贯相同,这就是所谓“共祖亲”、“同乡情”。炎帝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追溯渊源,段姓自然是炎黄子孙。具体而言,段姓较早的祖源是黄帝十四子,受姓始祖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共叔段;周族本姬姓,周的先祖是黄帝第五代孙后稷,由此下传,段姓发展的脉络是相当清晰的。公元2000年笔者作《寻根》诗寄往全国各地广征和诗,江西查治平先生赐函和诗云:
鼻祖同根共戴天,炎黄远播九州烟。
上宗叔段传三代,下及儿孙接七弦。
学博酉阳窥广世,忠留丹笏喜连绵。
生涯已付凌云志,不羡蓬莱寂寞仙。
诗中讲到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段姓的受姓始祖是共叔段;并列举著有《酉阳杂俎》的唐末著名文学家、诗人段成式和唐代中期以忠烈著称的泾源节度使段秀实作为段姓杰出人物的代表。可见,段姓是一个有影响的姓氏,它的历史是广为人知的。
段姓散居的地域很广。早期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甘肃、山东、山西;后繁衍迁徙到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浙江、云南、四川、辽宁、天津、北京、重庆、广西、内蒙古、贵州、安徽等地;目前,台湾以至海外也有段姓宗亲会。近年来,海内外再次掀起寻根热,炎黄二帝陵园每年接待数以千万计前往祭拜瞻仰的华夏子孙。特别是海外华人、华侨,回国寻根问祖的日益增多,反映了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不仅不泯,而且随着国门的敞开,经济的腾飞,而与日俱增。
段姓发展史,因各种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适当的宣传,多在族谱中封存而已。水流千里,当知其源;枝伸千丈,实系于根。进行姓氏文化研究,了解姓氏发展的历史,培养爱国、爱乡、爱家的感情,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段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很广,具有优良家族传统的姓氏,今天,继承祖德宗功,使之发扬光大,为国家、民族共创繁荣作出贡献,意义深远。
段姓的郡望是京兆、武威和河南三郡。段姓的家祠和供奉先祖神位的殿堂多冠以“京兆段氏”。东汉时期因镇边的需要,段贞在武威定居,后来子孙繁衍,在天水、张掖、武威、敦煌一带发展成为巨族。段姓在历史上,为安定西北边境,加强民族团结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在两晋、两宋时期,中原段姓族人曾经大量南迁,分布全国各地。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云南白族段姓,为古代滇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编辑推荐
本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段姓古今史事。段姓作为中华姓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姓氏,有着讲不完的史话美谈,有着道不尽的名人盛世。您想要了解详情细节,还请您掀开书页,一步一步走进这座美妙壮丽、趣味隽永的历史大观园。
目录
序
第一章 段姓寻根
一、姓氏字源
二、黄帝的后裔
三、郑伯护周
四、受姓前的世系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二、共叔段史事
就全国段姓而言,大多数地方的段姓是以共步段为受姓始祖的。古代以名或字为氏的现象曾被清代有的学者所否定。但是,湖南、湖北、云南以及其他地方的明代、清代段姓族谱、谱序,在叙说段姓源流时都着重指出,共叔段的子孙以王父名为姓。《辞源》“段”字条也释段姓以共叔段为始祖,以名为氏。其实在我国古代以先祖名为姓的情况相当普遍。如春秋时期晋国毕万的后裔,以“万”为姓;宋国公子鱼的后人,以“鱼”为姓;宋平公的儿子御戎,字子边,他的子孙以“边”为姓;战国郑穆公的儿子丰,他的后人以“丰”为姓。
段姓受姓始祖共叔段的曾祖父是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厉王死于囚所。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华县)。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郑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姬友死于王事。姬友的长子姬掘突继位,助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朝司徒,并把郑室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故城
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因难产,姜氏受了惊吓,对他一直不喜欢。姜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段”,人们称他“叔段”。叔段仪表堂堂,勇武善射。姜氏偏爱叔段,曾向武公要求让叔段继位,武公不同意,认为寤生无过,不可废长立幼。武公死后,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姜氏为叔段向庄公请求封地,于是庄公便封叔段于京(今河南荥阳县)。故叔段又称京城太叔。
共叔段到京城以后,大力加强武备,不断扩充势力。郑国大臣认为太叔内恃母后的宠信,外仗京城的险固,加紧练兵习武,势力日益强大,已露夺位反叛的苗头,将会对庄公构成威胁,危及郑国。劝庄公及早采取措施,除掉叔段,消除后患。庄公认为时候未到,处心积虑要让他充分暴露,多行不义,自取灭亡。
公元前722年,当郑庄公掌握了共叔段将要出兵袭郑的日期以及武姜将在都城作为内应的情况之后,认为动手的时候已到,一举发兵击败叔段。叔段逃奔至鄢,继续遭到追杀,流亡死于共国。因叔段出奔共国,所以又称“共叔段”。庄公怨恨母亲,发誓今生今世不到黄泉永不相见,并把母亲发落到城颍安置。直到后来为颍考叔孝敬母亲的行为所感动,产生悔悟之心,才设法挖掘隧道,下及黄泉,彼此相见,重新恢复了母子关系。
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