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4.00目录:图书,国学,经部,四书,
品牌:朱熹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ISBN:7538250948
·条码:97875382509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四书章句集注》 理学名著,也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包括《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14卷。注释众多发挥理学家的论点,较系统的反映了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明朝统治者重视理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婺源县(原属徽州地区)人。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任左迪功郎、转运副使、焕章阁待制、秘书修撰、宝文阁待制等职,四后诣赠"太师",封"徽国公"。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它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晚年个人失意,国家也日趋崩溃,他在寂寞和痛苦之中,一方面发愤著书立说,一方面寄情山水以消愁。绍熙四年(1193年),朱熹在福建建阳的考亭筑室课徒,四方慕名而来者很多,由此创立了在理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朱熹死后,送葬弟子竟至千人。生平著述极丰,如《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朱子语类》、《文公家礼》、《朱晦庵集》等。
理学的主要文献有:
《四书章句集注》 理学名著,也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包括《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7卷。注释众多发挥理学家的论点,较系统的反映了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明朝统治者重视理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诗集传》朱熹为《诗经》作的注本,全书原20卷,后人并为8卷。
《周易本义》,也为朱熹所著,12卷。
《朱子语类》140卷,朱熹讲学、答问语录的分类汇编。分为"理气、鬼神、性理、学"等26类。
《性理字训讲义》新安理学的重要著作,南宋理学家程若镛(休宁人)撰。
《易原》南宋学者程大昌(休宁人)著
《四书通》元代胡炳文(婺源人)著。
等等……
目录
本书说明
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於今
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
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於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於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后,与後同。後放此。○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後。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治,平声。後放此。○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心者,身之所主也。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於善而无自欺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
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去声。後放此○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