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咄咄逼人的进攻方式惹恼了芯片老大英特尔。英特尔在27日那天的服务器处理器发布会上终于爆发,当众与AMD的产品现场PK.这一回英特尔一反常态地快速反击,双方对抗加剧。遭到“友商”舆论骚扰的英特尔前天表现得相当有礼貌,有关负责人仍称AMD是“友商”。但这怒火却发布会现场爆发,枪手是英特尔数字企业副总裁兼服务器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布莱恩特。
这是第一个基于英特尔酷睿微体系架构设计的双核产品,性能领先于AMD皓龙处理器,布莱恩特说。按照以往英特尔的风格,发布会上点名道姓地与AMD一较高下的做法史无前例。为增加说服力,布莱恩特现场指挥工程师测试相同任务状态下,AMD皓龙与英特尔至强5100系列处理器两者究竟孰优孰劣。两个现场测试的结果自然是令英特尔满意:性能方面,英特尔比对手高出24%;功耗方面,英特尔也是比对手省电三成。
在英特尔眼里,这款基于酷睿架构新型处理器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制作工艺与深层技术研发的结果。有意思的是,英特尔测试结果与前一天AMD提供的数据截然相反。就在26日,AMD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英特尔周二发布的新型处理器,整个系统的功耗比AMD高出34%!
第一战:英特尔发威:新架构在内存上的优势对手
英特尔强调新的架构所采用的共享了二级高速缓存是的竞争对手研发瓶颈:英特尔所谓高级智能的高速缓存是针对多核优化的高速缓存,可以通过增加双核处理器每个执行内核从性能更高、效率更高的缓存子系统中获取数据的可能性来提高性能。为了做到这一点,英特尔在两个内核之间共享了二级高速缓存。
为了解该设计的优势,需要考虑到当前多数多核产品均不能在执行内核之间共享二级高速缓存。这意味着当两个执行内核需要相同的数据时,每个内核均得将其存储在自身的二级缓存中。通过共享的二级缓存,数据仅需存储在每个内核均可访问的同一个地方。这使高速缓存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通过在每个内核之间共享二级高速缓存,还可以让每个内核动态地利用高达100%的可用二级高速缓存。当一个内核只需要较少的缓存时,其它内核便可以增加其占用二级缓存的百分比,以减少高速缓存错误并提高性能。多核优化的高速缓存还能够以更高的吞吐率获取高速缓存中的数据。
在两个内核无法共享二级高速缓存的多核处理器中,闲置内核就意味着闲置二级高速缓存。尤其是当另外的内核由于二级缓存负载过满而承受巨大性能压力的时候,这将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英特尔共享二级高速缓存设计可以让正在运行的内核动态使用整个二级高速缓存并获得最佳的性能。这是架构上的本质性的飞跃,对于技术研发英特尔的态度比较乐观:当初我们推DDR2的时候AMD说过好话吗?如果实际应用的逐渐成为一种趋势,AMD一定会随波逐流!英特尔才是行业的领导者,换句话说英特尔制订出的体系只有等到被广泛应用并且能赚到钱的时候AMD才会加入;反过来也很容易理解,当英特尔碰壁的时候AMD完全可以绕过很多弯路,而且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这样做。内存的芯片谁都能做,不过AMD要想做出一个新架构以实现全缓冲技术起码要等到08年,至于用户是否认可,就看市场了,不过英特尔对此充满信心。
然而就在26日,经过缜密策划后的AMD抢先回击英特尔。AMD中国区服务器和工作站产品经理梁宏伟就英特尔公布的测试数据向记者表示,皓龙采用的是直连架构,不存在内存容量的压力。站在英特尔的角度上讲,AMD并不是在巧妙的回避英特尔的技术,而是站在精明的角落等待时机,一旦英特尔获得巨大成功,AMD早晚会加入DDR2的阵营,因此并不是技术上的比拼。
而AMD的说法是:“英特尔迫不及待地发布了至强5100系列处理器,但增加容量的代价是使整个内存的延迟高了,性能也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