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十大经典之二(游戏)

王朝幽默笑话·作者佚名  2008-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打弹珠

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

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 谁先

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点象

高尔夫?^-^

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最原始的动量定

理就是这时候学的:)

2.拍洋画

与弹珠同样疯狂的游戏,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

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 一般

越稀少的图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总之,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

摞脏乎乎的画片,但当时可是得意的不得了噢!

3.滚铁圈

在一二年级时还玩的比较多,后来慢慢失传了.可能是因为没事背着个大圈比较傻气吧:)

4.丢沙包

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

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有点象棒球中"投手"和"捕手" 之间的

耍心眼,斗志斗勇.

5.跳房子

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

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

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6.跳皮筋

本来是不想把皮筋列进来的,但下课时,校园里的绊马索实在颇为壮观,所以"小马过河""

马兰花"们也应占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7.抓棋子

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颗军棋子和一个乒乓球.先扔一下球,把棋

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再扔,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横立起

来,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这

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一种游戏,但很有意思.

8.打乒乓

那时排球太贵,足球没风气.不像乒乓只要有块水泥台就可以玩,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乒乓

球水平都不差.

9.踢毽子

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然也可拿本书用手打,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

当年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与该游戏下想来应该是老师最痛恨的一种游戏吧 ;P

10.撞拐子

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

莫过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