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53.70目录:图书,文学,文学理论,综合,
品牌:翁弈波
基本信息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页码:733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10367374
·条码:97878103673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汕头大学学术丛书
作者简介
汉族,广东潮州人。1970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海南:1978年考入大学读中文专业,1990年进修文艺理论硕士研究生结业,并为人生的高学历深造画上句号。1984年任职于汕头大学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1988年转入汕头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现任汕头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等会员。人生经历颇能与时俱进,先后当过兵团农工、营文书、话务员、中学教师和编辑,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始于创作而继之评论。主要著作(包括个人与合作)诗集:履痕》、《二叶集》等2部;论著《海外华文文学史》、《潮汕文坛漫论》、《潮汕翁姓》等5部。主要论文:《论台湾五六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审美特质》、《战后海外华人宗族社团的演变及其特征》、《论新世纪我国高校学报编辑的品格修养》等60多篇;小评论200余篇。
编辑推荐
海外华文文学本质上与大陆文学同宗同源,但在表面其地域的特征,展现其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不无可资参考、借鉴之处。随着世界范围华文文学交流的深入开展、全球华人之间文化视野的相互拓宽,并伴随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人们思想、生活的日益丰富,海外华文文学将不断有佳篇新作引起读者的兴趣。
目录
上编: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
序
第一章 台港澳文学评论
1.论台湾五六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审美特质
2.试论近四十年台湾新诗的蜕变及其原因
3.论台湾新诗发展的双轨运行现象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论台湾五六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审美特质
台湾的新诗,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纵观其历程,从其审美意
识、审美趣味的倾向性上看,大体可划分为五个阶段:一、自20世纪20年代
新文学运动起至国民党逃亡台湾前的雏型阶段,特点是,传统的“言志载道
”白话诗倾向与前卫性新诗实验的初步结合;二、自国民党1949年占据台湾
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反共八股诗”阶段,特点是,强化诗的政治意识
,淡化诗的审美意识;三、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现代派诗盛行
阶段,特点是,追求诗的纯粹美学上的价值,倾向于诗的内在美的艺术探索
;四、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乡土诗产生以至盛行阶段,特点是,
以“兴、观、群、怨”现实主义传统诗风的发扬为主,以西方现代派诗歌艺
术手法的吸取为辅,作中西合璧的尝试;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发展的
现代诗阶段,特点是,追求“比现代更现代,比写实更写实①”的二元一体
审美特质,呈现中西合璧、多元并进、异彩纷呈的发展趋向。
台湾的新诗,是我国“五四”以来新诗发展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20世
纪80年代以来,内地的不少专家学者,虽然时有文章,对其作研究探讨,然
而宏观上的整体研究或阶段性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笔者不揣浅陋,拟对
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审美特质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台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兴起,是以1953年2月内地迁台湾诗
人纪弦独资创办《现代诗》季刊,1954年6月覃子豪创办“蓝星诗社”,开
辟《蓝星周刊》,以及1954年10月张默、洛夫、痖弦发起创立“创世纪诗社
”,发行《创世纪诗刊》为标志的①。它的兴盛时期则以1956年元月由纪弦
发起,有102人加盟的“现代派”的成立为开端②,雄霸台湾诗坛十多年,
直至乡土诗的全面崛起。
台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派诗,虽然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
影响下发生发展起来的,诗坛上也往往冠之以“象征主义”、“意象主义”
、“超现实主义”等等标签,然而任何一种“横的移植”,都离不开“纵的
土壤”,离不开台湾当时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历史的传统文化心理深层意
识的影响和渗透。加上台湾当时诗坛的面貌极为复杂,不同的诗社、不同的
诗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中都会有不同的主张和追求。因此,台湾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派诗的审美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