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2.50目录:图书,中国语言文字学,汉语语法,
品牌:黄晓冬
基本信息
·出版社:巴蜀书社
·页码:360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806594345
·条码:9787806594346
·版次:2003年6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媒体推荐
序 宋永培
近五十年中,除了《劝学》、《正名》、《天论》,一般人对《荀子》知之不多,对《荀子》的观念体系、行文风格、用词特点,做研究的也颇稀见。我通读《荀子》、《章太炎全集》,觉得二者在观点、行文与用词上颇多相似与相通,及观章太炎1884年《上李鸿章书》,其中自述“年十七,浏览周、秦、漠氏之书,……一以荀子、太史公、刘子政(向)为权度”,乃知太炎的文章舆荀子相通,实章氏早岁推崇荀子所致,而《荀子》中观念体系、行文风格、用词特点的可贵价值,由太炎的推许可以略见一斑了。
黄晓冬同志选取《荀子》单音节形容词的同义关系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是既有学术眼力又有知难而进的精神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同义关系是显示《荀子》用词特点的一个重点部分,它们对表述先秦儒家中勇於开派的荀子的观念体系之生动形态。对体现荀子法肃辞严、多渊古之气的行文风格,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就《荀子》单音节形容词的同义关系作专题研究,在前人和今人的成果中实未尝有,所以,说黄晓冬的博士论文在这一课题上力辟榛芜,做了开创性的研究,诚非夸诬之语。《荀子》用词,称得上朗畅而奥衍,而杨惊的注解,又语多简鲜,造就给现代的研究者造成了一个困难条件,就是除了钻研《荀子》正文,在其他方面是没有多少依傍的。晓冬在阅读《荀子》与杨注,并且普查了相关资料後,一方面明显地感受到这一困难,另一方面也磨砺了自己的学术眼光,愈益清醒地认识到遣一选题的学术价值,因而不畏艰难,信念坚定地开始了该课题的研究。
晓冬在钻研《荀子》正文中不断加深着对《荀子》用词具有渊深奥衍特点的体认,因而本来要全面地从事《荀子》词汇研究的,後来则自觉地把研究范围缩小到单音节形容词,即使如此,其考释仍不敢铺开,只能把精力集中於单音节形容词之间共同义位的论证上。因为她感受到,《荀子》中单音节形容词不仅内涵幽深,而且与其他词联系繁密,其中尤以同义联系更为错综纷繁。如不专注於词与词之间共同义位的考论舆确认,本课题的研究就缺少了可靠而深广的基础。
晓冬采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对《荀子》全书的正文自始至终地通读、联系、比较,在阅读与分析中把对语词的含义、关系、差异的认识及时记录下来,输入计算机。此後的计算机检索主要是检索这些认识的出处,以及自己在阅读中对语词情况作的统计是否精确。这种研究方法体现了上古专书词汇研究的基本功,就是扎实、严谨,首先从专书正文的表述出发,而不是首先从今人编制好的专书语词索引或专书词典出发,也不是首先从小学专书《说文》、《尔雅》的表述出发。因为确定词的词义的,是上下文,在专书中,确定每个词的词义和多个词的词义关系的,必须是而且只能是这个词、这些词所在的篇章的上下文。我们始终关注的是专书从开始到结尾每一篇章上下文的表述,以及全书的篇章中所有上下文的表述,通过考论这些表述来确认其中每个词的词义、多个词的词义关系。遵循专书从开始到结尾每一篇章上下文的表述来考论与确认其中每个词、多个词的词义与关系,是贯彻从司马迁到段玉裁强调与实行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治本之法,这与通过查检专书索引、专书词典来汇总与探讨语词,其见解之高下、疏密、浅深,是判然有别的。又,在专书词汇研究中,需要借鉴小学专书《说文》、《尔雅》等对词义、词义关系的表述,但只能是借鉴,而不能说应从《说文》、《尔雅》出
发来研究每一本专书的词汇。因为《说文》所载多是词的本义、贮存义,《尔雅》是对众多上古专书词义的汇集,它们的内容与每本专书中的词义虽有某些联系,但却不是完全相通的。由於晓冬做到了由潜心通读《荀子》各篇章而考察语词,所以她对词义、词义关系的领悟较为深切,其论文的论证也颇细密。吕叔湘先生提倡语言研究应细针密缕,则晓冬撰著论文所下的功夫庶几近之。她分析《荀子》全书上下文中单音节形容词的所有用例,根据对这些语词相互关系的认识,从中归纳出构成同义关系的形容词计48组,逐一考释每个用例中某词包含的义位,某词与其他词之间存在的一个或多个共同的义位,进而对它们在共同义位范围内还有何意义差异作出辨析。在此基础上,她顺理成章地清理出《荀子》形容词同义词相互依存的9种结构模式,同义词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类型,同义组合的语词在意义上推演、相反、平行等三种关系,具体而深入地揭示了《荀子》单音节形容词同义词形成的原因和途径,指出其中最重要最广泛的原因、途径是词义的引申。
……
编辑推荐
古今汉语同义词的一个特点就是古汉语同义词以单音节词为主。同义词之同义,即一个义位,与一般说的词义又不同,它是从与两个以上的词的组合类聚关系来说的。同义词只能在这种关系中存在。
目录
序
1 前言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1.2本课题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1.3语料的取舍与择定
1.4《荀子》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的研究价值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同义词的类型,分类方法不同,所得出的同义词种类也不同。主要有3种类型的分法:
1.二分法
根据同义词意义相同的程度,把同义词分为等义词(或绝对同义词;有的称其为“同义词”,以和“近义词”区分,如蒋绍愚)和近义词两类,如孙常叙、周祖谟、君朴、葛本仪、向熹等。等义词理性意义完全相等,最多只有色彩意义的差别,这一类词主要是名词。近义词的理性意义有细微差别,也有色彩意义的差别。
2.三分法
这种分法很少见。“根据一组同义词中各个词相互间的差异所在,同义词可以分为表意同义词、风格同义词和绝对同义词”。“表意同义词,又叫‘意义上的同义词’,就是在补充意义上或者跟其他词的搭配关系上彼此有差别的同义词,但是更常见的情况是它们在这两方面都有差别,因为词的用法是跟词的意义紧密地联系着的”(108页)。“风格同义词,又叫‘修辞上的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很相近但是应用场合不同的词,在一组风格同义词裹不同的词适用於不同的语体(文体)”(109页)。“绝对同义词就是意义结构相重合的词,即意义完全一致的词。这类同义词在语言裹是为数不多的,它们多半是一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110页)。
3.交叉型分法
交叉型分法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义词作立体的分类,如根据意义相同的程度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根据色彩的差异分为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形象色彩不同、通语——方言色彩不同等,根据词性的差异分为同性同义词和异性同义词,根据词长分为单音节与单音节同义、单音节与多音节同义、多音节与多音节同义,根据词义的来源分为本义和本义同、本义和引申义同、引申义和引申义同,根据单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同义词组、同义语组、同义词语组,根据构成成分分为语素完全相同、语素部分相同、语素完全不同,根据语音分为同源同义词和非同源同义词等。
《荀子》中,“殷”这个词出现31次,其中2次是对於他书或他说的引用,它们均见於《哀公》。《荀子》中,“殷”这个词的词义只有1个义位,即“诚谨”义,这一义位正是《荀子》中“殷”与“谨”、“慎”、“愿”的共同义位。今将《荀子》中体现“殷”的这一义位的用例举例如下:
(1)……庸象驽散,则刮之以师友;怠慢傈弃,则炤之以祸陋;愚款端殷,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修身, 26)
(2)端殷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修身,34)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