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9.20目录:图书,旅游,华夏揽胜,名胜文化,民俗风情,
品牌:汪仲贤
基本信息
·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
·页码:297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806952616
·条码:9787806952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上海俗语图说》,由民国时期著名办报人汪仲贤撰文,画家许晓霞绘图,是一部通过语言来解读社会的通俗读物。它收录的226个俗语词条,都是晚清到民国期间形成的,老上海十里洋场的下层民众最常使用的话语。作者以其渊博的知识背景,融会贯通的演绎能力,发掘出这些俗语词汇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信息,并加以形象、生动、诙谐、风趣的解说。其中类似“揩油”、“瘪三”、“敲竹杠”、“拉皮条”、“拍马屁”、“三脚猫”等俗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演变成具有民间特色的全国通用语。
媒体推荐
书评
《俗语图说》中的文字、图片是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形成的,对当时上海滩出现的一些俗语了详细的图文解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上海社会生活的某些层面。
由于当时的社会生活、语言环境,这些俗语解说文字中字、词、句,受文言文、白话、方言和外来语的影响,与现行的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很多俗语已经从社会生活中消失了,还有一部分俗语,至今还出现在人们口语甚至是书面语中。现出版本书,目的是为语言学、旧上海社会研究者提供参考。
为真实展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社会风貌、语言习惯、风俗状况等,本书基本保留了原文的风格特色,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有所甄别。
一条俗语,一幅漫画,说尽世间百态;
一则典故,一个场景,道出文字奥妙;
七大类别,图文双璧,疏理中国传统脉络;
百部巨著,气势恢弘,独创图典文化高峰。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解说旧上海十里洋场中下层社会俗语切口的读物。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俗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它更具有流传性。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有些俗语被渐渐地淘汰,有些俗语仍被承继了下来。
今天之上海是昨天之上海的延续和发展。当然,今日之上海与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已不可同日而语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上海已日益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为国内外所瞩目,许多有识之士纷至沓来。他们希望熟悉上海、了解上海、贴近上海,而本书则可从另一侧面了解旧上海的风土人情,从而更深切地了解今天的上海。
目录
拿摩温
白蚂蚁
陆稿荐
洋盘
放白鸽
脚碰脚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上海是一个特别区域,一切行政习惯,都与世界各地不同。这特区之
所以能存在于世间,就根据那几条《洋泾浜》章程,所以“洋泾浜”三字
,是与上海历史最有关系的地名。
因为上海是一个特别区,所以样样东西都带几分特别色彩。言语是人
类沟通的工具,除非是哑巴,人生不可以一日无此君。而特区之所以形成
,就为了华洋杂处的缘故,既然杂处,就不能不通言语。但是中国话,洋
人不懂,洋人说话,中国人不懂。华洋之间,欲交换意见,不能不特备一
种特别言语,专在特区通行。而那时既无英语专修学校,又无留学生教授
英文,只得用口授的方法,传播了一种特别洋话,叫做“洋泾浜话”,表
示这种言语是专在洋泾浜一带应付洋人的。
“洋泾浜话”是从英语转译出来的,但是真正的英国人到了上海,也
要从师学习几个月“洋泾浜话”,才能与中国人通话。这洋泾浜话的特别
也就可想见了。正像说笑话一样:“你说的外国话,外国人都听不懂。”
所以外国人把“洋泾浜话”叫做“鸽子英文"Pigeon English。
“拿摩温”是“洋泾浜话”之一,Number One的译音,原意是“第一
”。但在洋泾浜话文中,却有许多别解,例如:“洋行里的拿摩温”,意
谓洋行首席,用以代表大班。又如:“寡老照会拿摩温”,是说女子的面
孔好看。“格党麻子拿摩温”,是说此人真不错。
“拿摩温”三字,样样加得上去,已变成一切赞美的总形容词了,如
果要将这字编入字典,便有两种注解:
(一)首席。
(二)盖世无双。
在《华英初阶》尚未输入上海以前,上海人学英语,有一种洋泾浜歌
诀,念背甚是流利,待我顺便背几句出来,以博阅者一笑。
来是“康姆”去是“谷”,廿四铜钿“吞的福”,是叫“也司”勿叫
“拿”,如此如此“沙咸鱼沙”so and so,真崭实货“佛立谷”,靴叫“
蒲脱”鞋叫“靴”,洋行买办“江摆度”,小火轮叫“司汀巴”,“翘梯
翘梯”请吃茶,“雪堂雪堂”请侬坐,烘山芋叫“扑铁秃”,东洋车子“
力克靴”,打屁股叫“班蒲曲”,混帐王八“蛋风炉”,“拿摩温”先生
是阿大,跑街先生“杀老夫”,“麦克麦克”钞票多,“毕的生司”当票
多,红头阿三“开泼度”:Keep door,自家兄弟“勃拉茶”,爷要“发茶
”娘“卖茶”,丈人阿伯“发音落”……
注:洋泾浜歌诀,须带甬音,始能合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