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38.8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文化理论,综合,
品牌:约翰·帕夫利克
基本信息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95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302108366
·条码:9787302108368
·版次:2005-0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传媒产业与管理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探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经典教材。它致力于系统探究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商业和文化意义。全书的11章不仅系统、批判地讨论了技术本身,而且还论述了技术是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广大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本书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媒介形态变化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对于从事媒体运营和管理的人士以及其他专业想对新媒体领域有所了解的朋友,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基础参考读物。
由Allyn&Bacon出版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是一本探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经典教材。从内容上看,本书致力于系统探究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商业和文化意义。全书共分ll章,不仅仅系统、批判地讨论了技术本身,而且还论述了技术是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本书的适用读者对象广泛。对于学习和研究新媒体技术及其影响的传播学院(新闻学院)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本书都可以作为他们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对于管理等其他专业想对此有所了解的用户,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基础性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约翰·帕夫利克:美国人,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教授、新媒体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网络顾问委员会主席,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两大超级计算机中心之一)资深研究员。他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于明尼苏达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帕夫利克教授长期从事新媒体技术对社会影响的研究,已出版著作有《新闻学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媒体:大众传播导论》、《新媒体技术》(第1版、第2版)、《大众的知情权:媒体、民主与信息高速公路》、《视频点播系统:技术、协同和试验》、《融合的媒体:大众传播导论》等14种。他还自己开发了十几种用于新闻学和传播学教学用软件。
周勇,清华大学文学学士和传播学硕士,专业研究兴趣有新媒体传播、报刊研究等。曾参加了“互联网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等多项国家课题。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丛书由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策划引进,从国际著名的独立教育图书出版公司Allyn & Bacon近年陆续出版的一套大众传播书系中选择了若干本并做了补充,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媒介与娱乐产业丛书。
本丛书不仅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现代传媒和娱乐行业,而且大多使用娴熟的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含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不仅描述了美国媒介娱乐产业的今天,而且分析了它们走到今天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市场和消费者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如何度过各种产业危机,如何形成良性的产业结构。
产业经济学方法、系统而丰富的数据、媒介与娱乐产业的发展规律,构成了这套书的核心价值。我们相信,读者会因此而感到本套图书所具有的充分魅力,如查阅读能够与中国媒介与娱乐产业的改革与发展相比较、相联系,你必然会得到更大的震动和更多的启示。
本丛书可作为大众传媒、新闻事业、娱乐产业相关领域的专著、教材或参考读物,供专业人士和新闻传播、艺术、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探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经典教材。它致力于系统探究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商业和文化意义。全书的11章不仅系统、批判地讨论了技术本身,而且还论述了技术是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广大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本书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媒介形态变化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对于从事媒体运营和管理的人士以及其他专业想对新媒体领域有所了解的朋友,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基础参考读物。
由Allyn&Bacon出版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是一本探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经典教材。从内容上看,本书致力于系统探究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商业和文化意义。全书共分ll章,不仅仅系统、批判地讨论了技术本身,而且还论述了技术是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本书的适用读者对象广泛。对于学习和研究新媒体技术及其影响的传播学院(新闻学院)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本书都可以作为他们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对于管理等其他专业想对此有所了解的用户,本书也是一本很好的基础性参考读物。
目录
第1章新媒体技术/1
新媒体景观的轮廓/1
新媒体技术的概念脉络/1
新媒体技术的影响/4
不断变化的参与者/12
投资/17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告别古登堡:从活字印刷到数字流
虽然很多西方人认为活字印刷是德国美因兹人约翰·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在1450发明的,但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活字印刷是1234年韩国的高丽法。韩国人的这项发明使得佛经和韩国学者的儒家论著得以印刷和流传。古登堡是第一个运用活字印刷的欧洲人。他的发明使用熔化的金属的复印铸件和一个改装的压榨机来复制排好的版面。
不管是13世纪初的韩国人还是15世纪的古登堡,其出版的概念都是将墨水印到纸上,然后将所印刷出的产品传播给广大受众。
在电子的、数字信息的环境下,出版的概念完全不同了。不再需要纸张和墨水了。语言和形象,甚至声音都可以在无形的电子空间内或一个数字字节流里,这里每一个数据都可以无限变化,重新塑造和流动。
出版的新特点
在上述情况下,关键的问题变成了:在何种条件下出版了一份电子“文档”?有人会说,答案很简单,很大程度上无异于印刷的文档。他们会说电子文档要经历所有普通印刷文档所经历的步骤——创造信息、编辑和向受众表述。但是这个推理关键的一点是:今天,几乎所有的文档都至少是部分由电子创作和编辑出来的。只是有一些文档会以电子的方式“出版”,而有些最后通过纸张印刷出来。也就是说,出版完全是由出版商决定说他们是否出版了。这样,如果我写下上面的字,就说它们出版了,它们就是出版了。很显然,对处理文字诽谤案件的法庭来说,这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标准。
另一种理解这种状况的方式是通过案例分析。1993年9月17日,恐怖小说家史蒂芬·金将他最新的小说在互联网上发布了,也只在互联网上发布。金写了一个叫《乌姆尼的最后一个案件》(Umney"s Last Case)的小说。编辑将它加以编辑之后,斯堪的纳维亚出版公司将这个故事提供给所有有兴趣将它从网上下载的读者。由于互联网不过是一个很多网络的松散连接体,所以不为任何个人和机构拥有和控制,那么如果金的故事有损他人名誉,谁能为之负责呢?金本人?还是他的出版商?任何对它有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它。在另一个互联网用户将它下载之前,它并没有被出版。这就是说每一个人下载它的时候,也就将它出版了。这样说来,每个从网上下载它的人都有可能为之负法律责任,因为他们出版了它。更有趣的是,如果说金的故事是在互联网上出版的,那么它与难以计数的每天在网络空间中挂着的信息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金的故事被出版,而其他的被下载、加工、保存、打印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