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1.90目录:图书,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中国文化,综合,
品牌:曾艳兵
基本信息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81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10649108
·条码:97878106491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作者简介
曾艳兵,1957年生于湖北。1974年高中毕业后曾下乡、当民办教师、工人等。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七七级),1987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世界文学专业,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授;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20世纪西方文学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东方后现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等。主编或撰写的教材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世界文学史纲》等。自1985年以来,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文史哲》、《社会科学战线》、《东方丛刊》等刊物共发表论文130余篇,另外发表译文及学术随笔数十万字。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探索和研究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卡夫卡特别钟情于中国文化,他说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本书探索了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理由和原因。该书最后综述了20余年来中国(大陆)对卡夫卡的译介和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沉入中国文化的海底
——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德语文化中的中国
第二节 “我是一个中国人”
第三节 建造德语的“万里长城”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又一次掀起了了解中国、探索中国的热潮,
但这一次主要是为了掠夺、控制中国,以便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在
远东,古老的中华帝国是争夺的主要对象。第一个在现场的是英国,到了
1890年,英国以海上力量为基础,在那里建立了贸易和外交的优势。在北
方,俄国的目的在于获得一个不冻港,作为横贯西伯利亚的重要铁路的终
点站……在南方,法国在间接损害中国利益的情况下,获得了印度支那,
正像英国1885年在同样情况下,兼并上缅甸一样,于是,这两个国家就能
够渗入中国的南部。”与此同时,邻近的日本也对中国虎视眈眈。甲午战
争后,日本迫使中国在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逼迫中国割让辽东
半岛和旅顺。
德国也一直在寻找机会,此时它联合俄国和法国,干涉日本归还辽东
半岛,由此它获得了参加对华借款和天津、汉口两处租界。1897年11月1日
在山东巨野县张家村,3个德国传教士在深夜里遭到中国人的袭击,其中两
人被杀。德国立即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俄国进行了联系,并立即派遣由海
军少将封·迪特里希率领的巡洋舰队于1897年11月14日占领了青岛和胶州
湾。1898年3月6日德国迫使中国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这样,当时德
国军队占领的地方被以99年的期限租给了德国,并划定了租界周围50公里
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中国所采取的任何行政措施都须经过德国政府的同
意。同时,整个山东境内的铁路修建和矿山开采都被德国所垄断。1898年4
月27日,德国皇帝将租界改称为保护区。随后德国海军宣布要将青岛建成
一个样板殖民地。1900年德国又派遣东亚远征师团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
团运动,并保护德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给远征师团
饯行时发表了一番“关于蛮人的讲话”,称中国人为“黄祸”。德国当时
著名的战地记者鲁道夫·扎贝尔这样表述“他自己和许多同时代人的看法
”:
中国应被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来对待,人们要有意识地强迫它服从欧洲
的统治,从而达到对其进行政治和贸易统治的目的,或通过长时期控制中
国的内政来防止“黄祸”,为达此目的,可使用融合两种文化的和平方式
,如果行不通,就应使用武力。
这便是当时德国人对中国的较为普遍的看法。德国对中国的军事行动
在当时被看做是一次新的“十字军远征”,并且,这次军事远征对很多德
国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