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
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
网络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在一个统一的网络上进行各种信息的通信。今天,通信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信息的类型已经从电话电报扩展到视讯和各种数据,尤其是因特网业务的通信量越来越大。其次由于各种分组网络技术的出现,非凡是无连接的IP组网技术的出现,端到端固定带宽信道的模型已经不能充分表征通信的环境。作为信源的载体,除了人以外,更多地扩大到了机器,各种信源的特性之一是非固定速率特性,包括人的声音、目前的视频编码以及互联网的各种业务等等。因此,采用分组网络来交换和传送这些信息是最适宜的,因为分组网络的统计复用的特点能够高效地使用网络资源。网络应当满足各种信息通信的要求,达到各种信息通信要求的服务质量(QoS),具有信息通信安全的保证,同时还应当满足网络运营的要求。
三层网络模型
为了适应信源的不同特性,满足不同信源通信对网络的不同要求,我们提出了三层网络模型,即由业务层、承载层、传输层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传输层是网络的物理基础,主要是采用光通信技术(DWDM、SDH等),提供点到点连接的固定带宽的电路或光路,而目前研究的智能光网络主要用来解决光通信网络资源的调动问题,也有少数厂商在研究把分组技术用到光网络中来实现分组交换,但这些技术对一个大型网而言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主要用于边缘网络。承载层是一个分组的网,适应各种信源的非固定速率特征和提供统计复用功能,在承载层组建不同的承载VPN,为不同信源通信提供其所需要的QoS保证和网络安全保证。业务层解决各种信源通信的特点、属性、编址、控制信令、媒体处理等不同的个性化问题。业务层根据不同信源的特点进行信源编码并分组化。
网络是由三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三个要素分别是节点(ATM交换机、路由器等)、中继(SDH电路、光波、光纤等)和拓扑(网状、星状、部分网状、环状、混合等)。针对目前一些新技术,应注重其解决的是哪一个要素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由网络路由治理、静态网资源治理、动态网资源治理构成一个对三层组网的评价体系。
MPLS的发展方向
MPLS组网是有连接的组网,是对每一种业务的连接,而不是对每一个业务呼叫的连接。这与端到端的用户呼叫连接有很大的差异。它融合了无连接组网的灵活性、扩展性和有连接组网的QoS保证性、可治理性。
MPLS组网涉及到了网络路由治理器和静态网络资源治理功能。通过流量工程扩展的OSPF-TE、ISIS-TE、CSPF(受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进行各节点各中继资源信息通信,带网络资源约束的路由计算;采用流量工程扩展的RSVP-TE信令,建立具有网络资源保证的LSP;每个节点维护流量工程数据库。
MPLS目前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就是新研制的MPLS交换机路由器已经向着融合ATM技术和路由器技术方向迈进。这种MPLS交换机路由器还正在融合节点设备的二层(ATMFR等)功能和2.5层(MPLS)功能,能够通过各个LSP的属性(如QoS属性)直接控制节点资源(如优先队列),而不是原来的映射关系。
但是,MPLS组网基本没有第三层动态网络资源治理功能,跨域组大网的功能不完善。因此,MPLS技术发展方向是:
节点具有探测各方向网络拥塞程度的能力,即网络测量能力;
增加网络OAM机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路由器要研究。以太网路由器要成为一个可域名的网络,如提供综合业务,也得增加OAM机制;
实现业务呼叫接纳控制(CAC);
跨MPLS域的LSP粘接,保持LSP资源保证性能功能的BGP扩展。
电信业务和因特网业务
电信业务和因特网业务特点不同,其对网络资源需求和对网络通信要求也不同:
1.地址的需求不同
由于因特网业务主要通信形态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可以通过动态地址分配给客户机分配地址;而电信业务主要是端到端通信形态,每个端设备都要做被叫,每个端设备都应固定分配地址。
2.信令系统不同
电信业务需要对每个业务呼叫进行控制的信令系统,如对语音通信的7号信令系统,对视讯多媒体的H.323建议族;因特网业务需要把别名解析为IP地址的域名系统,如DNS系统、SIP系统。
3.网络通信的处理需求不同
电信业务在通信过程中,从呼叫建立到呼叫结束,网络需要维持呼叫的通信状态,由此进行网络资源的调度,实现呼叫接纳控制,产生计费信息;因特网业务只进行接入控制,并不进行网络资源调度。
4.带宽对称性不同
电信业务基本上是对称带宽业务;因特网业务主要是非对称带宽业务 。
5.实时性不同
电信业务主要是人与人的视觉、听觉通信,对通信的实时性要求高;因特网业务实时性要求不高。
6.网络QoS要求不同
电信业务必须由网络提供QoS保证,而且是绝对的QoS保证;因特网业务由终端之间的高层反馈重传协议来保证数据的传送可靠性,网络并不提供QoS保证。
7.运营模式不同,对运营支撑系统要求不同
电信业务要对每个用户的每个业务呼叫进行治理控制、网络资源调度、认证授权计费,根据每次呼叫使用网络资源的情况进行统计,确保QoS,按质论价。因特网业务只进行接入控制 ,实行包月或按上网时长计费,不能按质论价,当然也不能保证QoS。运营支持系统必须适应相应的运营模式。
结语
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熟悉到网络和业务的关系。网络是为业务服务的,不同业务对网络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应该改造网络来适应业务,而不是相反。通过对各种信源、信宿特性和各种信源通信对网络的要求的研究,我们能勾画出三层网络模型。承载层在QoS保证、安全保证、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清楚,承载层组网功能评价体系可以客观衡量承载网络对不同业务的支持能力。MPLS是有希望承载综合业务的组网技术,但需要在动态网络资源治理和组建大网等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