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互联网一晃已经十年,可以进入历史学家的视野。《互联网周刊》正好创办了十年,它是商业互联网久经考验的伙伴。
十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神秘地对我说:你知道一位革命家最难得到的评价是什么?我一脸茫然。他自己揭开答案说:是“久经考验”一词。想想也对,在历次困难和风浪中,都坚持对了方向,确实不容易。
对信息革命来说,久经考验可能更难。因为久经考验,不仅要考验坚持不变,如信念;还要考验坚持变化,如创新、随需而动,也就是坚持变的本身不变。有的人,今天赚,明天赔,就没法说久经考验。而张朝阳、丁磊、马云、马化腾、陈天桥、李彦宏等等,到目前为止,还在商业第一线领潮,应该算久经十年考验了。
经不住考验的典型,是2000年网络低潮时,如鸟兽散的大群投机者。回过头来看,他们四散奔逃,并不时后悔、谩骂互联网之时,正是后起的少年中国人悄悄进入网游、QQ等主阵地,发起向首富榜冲击的同时。中国商业互联网不相信眼泪,更不相信经不住考验的人。
十年过来了,大浪淘汰,《互联网周刊》经历风风雨雨,再来看这个“久经考验”,我们看出两个在商业互联网中立足的门道:
一,要有久经考验的互联网商业头脑
互联网商业头脑,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一句话,相信时代变了。但绝大多数的人,要做到这一点难上加难。人们始终存在着不相信时代发生变化的潜意识。八年前,有人用一个富有文彩的比喻,说出这些人的心里话:“网络终究是一阵风,它拂过生活的每个角落,但不会彻底改变它。”
投机者当然看到了变化,但只是表面变化,所以不能持久。时代发生变化,是指规则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游戏规则。规则没发生变化的,不叫时代变化,而只是一阵风引起的面上一层的变化。
互联网商业引起的最大规则变化,就是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了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从品种不经济,转向了品种经济。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低成本协调差异的作用。于是,有了马云的网商出现,利用互联网将小企业联合起来,替代大企业模式;于是有了马化腾的直接信息共享平台,在上面发展个性化增值应用,“插根扁担就开花”。
第二,要有久经考验的互联网商业逻辑
久经考验,对于传统产业的意思,往往是酒精考验,经过酒精一考验,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商业逻辑变成了非商业逻辑,在“激荡的三十年”中,我们屡屡看到这种非理性的官本位逻辑,战胜了理性的商业逻辑。
如果互联网也相信传统官本位社会遗留的这类非商业逻辑,就不可能经受互联网商业的考验。
互联网商业久经考验的结果,与“激荡的三十年”相反,是淘汰位子逻辑、老子逻辑、裙子逻辑、刀子逻辑。网易早年也曾有过财务审计上的危机,但互联网体制挽救了它。是上市公司好的制度,让丁磊最终成为干干净净的首富,财务透明的首富,一个遵循商业逻辑、不怕“杀猪榜”的首富。
商业互联网其实并不久,但它确已经过考验。它的力量来自两个更为长久的支持力量,一是互联网本身,一是商业逻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