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办好教育、医疗改革、保障住房、农民增收、灾后重建……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及的一项项详尽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凸显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民生亮点”。
事实上,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治久安。邓小平同志曾就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如今,面对着国际金融海啸带来重大冲击的特殊时期。正如国家主席胡锦涛所说:“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只有始终情系民生、高度关注民生,执政者才能了解复杂局势下百姓的所欲所想所求,才能更加坚定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才能自觉地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发扬民主,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做到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党群、干群团结一心地迎接挑战、谋求发展,才能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可见,情系民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从本次政府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民生议题正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越保增长越要加大民生投入。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民生领域的投资受到更为明显的关注。巨额资金投入,换来的是“真金白银”的民生工程。一项项具体有力的举措,让老百姓在经济“寒冬”中感到格外温暖。全国人大代表王越说:“政府释放的信号十分明显,改善民生,真正成为了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由于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了解决民生问题的进度。政府工作报告中鲜明提出“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今年、明年、后年,一项项措施层层推进,大家更有盼头,解决的都是老百姓的难事、实事,老百姓是打心眼里高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朱雪芹说。
三是政策越细致,越容易落到实处。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举措,考虑十分细致,就连孕妇定期体检都有具体安排。来自重庆的农民工人大代表康厚明说:“这些政策贴心、安心,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方便。”
四是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同样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改善民生,其意义在当前又有了新的拓展。全国人大代表、工商银行安徽分行行长赵鹏说:“政府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投入更多资金,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有效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以上四点,显示了当前我国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社会经济就会发展的愈好。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很好地做到始终情系民生,在决策办事时忽视民生需求,严重脱离群众,那么,各项工作就必然变样,甚至损害群众利益。这在当前经济困难面前,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只会使政府和群众离心离德,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乃至导致一些矛盾激化、扩大化。政府工作离开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好比是船离开了水,只能是搁浅一途。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当前经济困难形势下,我们要更加强调各级官员“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也只有如此社会和谐才能更上一层楼。(文/陈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