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将着重三个方面的建设。第一个方面,着重产业体系的完善,加强产业基础的升级。第二个方面,在重点领域内实现创新,诸如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等。第三个方面,信息应用的推广,特别是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
根据这个规划,特别是其中的第三个振兴重点,我们看到,国家把信息化的定位给予新的注解,把以前“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给予了重新的定位,把信息化的发展范畴扩大到了社会的各领域!
在这个扩大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机遇,而以前就作为重点推进的电子商务更成为重中之重。在电子商务发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支付的问题了。现在,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很多的支付手段,而这些手段在移动方面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因此手机支付的概念也越来越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手机支付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韩
手机支付最早出现在美国,但是,在美国和欧洲的移动运营商对此都没有太多重视与关注,相反,在日本和韩国,手机支付的发展变得最为迅速。
在日本和韩国的手机支付中,基本都是在手机中内置了智能芯片,像日本的NTT DoCoMo就是在其手机中内嵌了Felica卡芯片,这种芯片是非接触式IC芯片,同时芯片增加了反病毒、电子认证、2D-code等技术,需要支付时,通过手机刷卡,将支付数据、身份认证信息传送到读卡器进行支付,这种支付方式即使在手机关机状态下也能实现支付。Felica卡使用便利,2005年4月,日本安装读卡器零售店2万多家。
从日韩的手机支付发展中,我们总结了几个特点:
1、所谓的手机支付,只是把具有支付功能的智能卡安置在手机中,手机只是一个支付智能卡的载体,这个支付交易的体系与手机的交易体系是独立的。
2、虽然支付交易这个核心的功能是独立在手机体系之外的,但是一些交易信息的查询可以在手机上方便的实现。
3、建立了可使用卡的商业环境。在2005年4月的时候,日本安装Felica卡读卡器的零售店就达到了2万多家,而在韩国,有几万家餐馆和商店拥有能从手机通过红外线读取信用卡信息的终端,使顾客能够通过手机支付进行消费。
中国的手机支付还只是简单的发展模式
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手机支付定制用户新增495万户,总量突破1000万户,全年交易额超过108亿元。而中国移动和银联的合资公司联动优势公布:公司手机钱包的用户数在2006年6月已经拥有了1000万注册量,而活跃用户接近一半,在国内的手机支付市场已经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到了2008年12月,手机钱包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5000万。
这些数据似乎表明,中国的手机支付发展已经开始了。但是从中国的用户群,从中国互联网的支付量以及手机支付的发展模式来看,中国的手机支付还在发展的初期,无论是在业务量上,还是在业务模式上。
我们也对中国目前的手机支付作了一些总结,归纳几个特点:
1、中国主要的手机支付方式是建立在手机号与银行卡账户捆绑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手机,或者说是手机号只是一个身份的确认,而支付的主体依然是在银行。
2、另外的一种使用模式是建立在手机话费的小额支出。通过手机所支付的费用首先归总在手机话费的系统中,由运营商统一进行话费结算。对于运营商的后付费业务用户,相当于信用卡,而对于预付费用户,相当于储蓄卡。但是,这种支付只是限于小额支付。
3、不管是与银行卡账号联系,还是小额的支付,手机支付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情景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于小额支付的使用,还有可能建立起使用环境,但是业务量和使用范围会有局限性,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投入多,获利少。而对于与银行卡账户捆绑的手机支付模式,目前很多使用环境中都安装了POS机来刷卡,因此,至少在现场支付的情况下,没有给这种模式的手机支付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