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T的前世是韩国移动通信公司,成立于1984年,并于1997年便更为SK电讯,即SKT。如今,SKT已成为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规模最大的运营商,也是韩国3G市场业务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运营商。
韩国的移动数据业务起步较早,运营商与厂商在2G时代就开始围绕终端定制展开紧密合作。作为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SKT的核心优势在于持续不断的业务创新。而其独特的移动终端战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SKT很早就意识到了移动终端对业务运营的重要性,并建立了自己的手机生产公司进行终端研发,涉及包括手机零部件乃至整体的生产。此外,公司还于1998年成立了专业的手机生产企业SKTeletech(以下简称SKTT)。SKTT定位于为SKT的新业务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在新业务的具体实施上,SKT和SKTT内部各自成立了新业务与终端产品协作部门,把新业务的策划、设计、测试、发布推广与终端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推广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产生最大的互动效应。并根据新业务的特点,量身定制终端产品
SKT在其子公司生产的手机中开展一些新应用,并由此对其它厂商加以引导。在3G市场中,SKT通过定制WCDMA/CDMA双模手机,使WCDMA在发展初期就能够借助CDMA网络漫游的补充,有效推动WCDMA在韩国的发展。
SKT在终端定制上可谓是下了大功夫,其与十几家厂商合作托出了近300款3G定制终端,其与三星的合作十分紧密,三星为SKT共推出了118款3G定制手机终端。

诺达咨询《3G发展报告系列——3G终端产业发展与定制研究报告2009》认为SKT的3G业务运营如此成功,其终端定制策略功不可没。SKT在终端定制领域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
业务定制
技术定制
客户细分
厂商管理
业务定制策略。特色业务定制与捆绑是SKT的主要终端定制策略。
以方便客户为中心的策略。SKT善于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数据业务的特点,对移动手机的制式提出建议,如:SKT的手机上都设置了一键上网功能,以方便用户直接使用喜欢的3G数据业务。
特色业务定制策略。特色业务定制是指手机要支持SKT为用户开发的专项业务。2001年,SKT推出了“MON ETA”移动付费业务,用户使用内置智能芯片的“MONETA”手机,可以进行信用卡业务和银行账务的使用与管理。
专业定制策略。SKT是最早采取手机定制策略的3G运营商之一,其对手机的定制介入较深,对终端环节有很强的引导和控制力度。SKT的下属公司SKTeletech就是专门生产SKT手机供应用户。SKT在开发新业务时,会在业务的规划中重点研究新业务对手机的要求,以引导其手机厂商生产。
技术定制策略。技术定制是指根据网络技术的变化而推出相应的手机。1999年,在IS-95B(2G)技术阶段,SKTT在韩国推出了第一款IS-95B手机、第一款WAP手机和第一款具有游戏功能的手机。2000年10月,SKT成功将cdma20001x技术商用化,SKTT同月推出全球第一款cdma20001x手机,韩国第一款GVM手机与和弦手机。2002年1月,SK电讯在全球率先推出cdma20001xEV-DO商用服务时,SKTT及时为市场提供了具备cdma20001xEV-DO网络功能的3G多媒体手机。
客户细分策略。在终端定制的过程中,SKT重视终端品牌、业务与客户细分的匹配。比如,SKT最初只有一个品牌。为了针对不同年龄的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SKT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多个细分的服务子品牌,目标定位在13岁~18岁中学生的“Ting”俱乐部;专为二十几岁年轻人设计的“TTL”俱乐部;符合25岁~35岁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的“UTO”俱乐部;专为女性用户设计的“CARA”俱乐部,在推出这些业务品牌的同时,SKTT所提供的定制手机终端也渗透了相应的文化元素。
厂商管理策略。
补贴策略。SKT通过对定制终端提供相当的补贴,使用户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最新功能/型号的手机终端,但用户必须与SKT签订使用合同并使用SKT提供的服务。
新业务推广策略。SKT在其定制的手机上会附加一些新业务,使购买定制手机的用户可以提前享受到公司推广的新业务。
特许经营的代理策略。SKT在定制终端销售商采取特许经营的代理形式,代理店全部业务均来自于SKT集团。因此,代理店对SKT业务和终端功能的推荐也是倾尽全力,这也为SKT的数据业务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回顾SK电讯的发展历程,终端战略很好地解决了新业务开发与手机终端市场供应之间的矛盾,品牌战略很好的解决了市场细分和个性化业务提供,从而使公司能够在无线互联网的业务创新与发展上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诺达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