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互联网网民新增1620万人,互联网网民总数达到3.16亿人,居全球第一。截至2009年3月,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06亿户,包括6.7亿移动用户,其中有1.176亿手机上网网民。
互联网网民和手机上网用户纪录的不断刷新,以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巨头3G业务的开通,让移动互联网成为IT领域的“香饽饽”。不过在热火朝天的背后,盈利问题仍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窘迫现实。在目前举行的移动互联网峰会上,思科中国区总监殷康告诉记者:“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还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商业模式的欠缺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盈利仍是最大问题
与传统因特网企业一样,移动互联网企业同样面临发展最初盈利方式不明确的问题。
陆茂华是一家社区网站(SNS)的总裁,在社区网站红透半边天的2007年下半年,他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创立了一家社区网站,并开通了手机访问网站功能(WAP业务)。“当初创立网站就是看中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国内新兴事物,移动网和因特网的融合必将创造前所未有的商机。”陆茂华说。
不过,随着3G业务的快速推进,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逐步多样化,眼看移动互联网的“春天”就要来了,陆茂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虽然网站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50万人,通过手机访问的用户也在持续增加,但却丝毫看不到利润的踪影。近两年的创业过程中,各种费用已达30多万元。如果再不盈利,宽带费用都会成为问题。”陆茂华告诉记者。
不仅是小企业,大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空中网创始人、总裁杨宁告诉记者:“盈利模式对移动互联网确实是一个挠头的难题。”2009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秘书长文厨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尚处在起步阶段,技术有待成熟,商业模式亟待探索。因此,对于群雄四起的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来说,市场并不是一块谁都能吃的“香饽饽”。
盈利模式不能复制
究竟怎样才能找到恰当的盈利模式,各个企业都没有底。陆茂华讲了自己的体会:“移动互联网的盈利绝不同于传统因特网,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体验模式是不同于传统因特网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拿出自己的方式。现在很多网站常常拿国外的数据说自己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
韩松是留美博士,有着在美国硅谷长达10年的计算机数据分析工作经验。说起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问题,韩松以手机搜索为例向记者解释说,手机搜索不同于电脑搜索,因为翻阅的不便和屏幕的限制,用户不可能长时间对一个关键词进行不厌其烦的浏览,且按流量计费的方式,也促使用户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答案。这些条件决定手机搜索不能采用竞价排名,通过一个关键词,提供给用户海量的广告信息。
当然,除了移动互联网终端限制了其盈利模式的发挥空间之外,移动互联网企业自身的问题也决定了其不能在很好水平上进行利润的挖掘。移动互联网长城会会长、易查网首席执行官刘斌认为,我国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业务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可在二者的融合上却非常落后。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将产品线涵盖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因特网业务,从而找到企业最核心的价值,实现盈利。
前景依然光明
虽然移动互联网仍面临盈利模式不明确的困境,但是这并不妨碍企业进军该行业的步伐。4月18日,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十年之后又逢冬,互联网创新驱动经济变革”分会上表示,预计移动互联网无线3G业务将催生更多更大的互联网企业。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也曾表示,3G将给中星微电子带来新的机遇,中星微电子会加大在3G领域的战略布局。
当然也有许多企业开始推出自己的产品。百度首席技术官李一男在移动互联网峰会上表示,移动网和传统因特网将进一步融合,并且传统因特网将呈现移动化趋势。而在此过程中,需要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公司和手机、软件公司紧密合作。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表示,去年以来,随着我国几大电信运营企业重组的完成,3G牌照的发放和无线城市的加速建设,我国三个最大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都把移动互联网作为其目前最主要的发展空间。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一大批相关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个阵营。这一发展趋势将为我国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注入新的活力。(文/马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