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信息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企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开始步入多系统集成整合的阶段。长安铃木技术中心管理所所长连明源,就信息化对汽车业的发展及其趋势发表了一些观点。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信息化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通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智能化功能,降低或消除人工作业时间,提高各项业务的作业效率,达到“少人化”效果,大幅降低管理成本。
第二,通过建立和应用ERP(制造企业资源计划)、PDM(产品数据管理)等管理系统,并逐渐推动完成系统之间数据及流程系统平台的整合,可实现各类业务的精确管理,防止各种作业失误、避免各种人为管理混乱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损失。
第三,通过对跨平台数据库系统的整合,并通过建立具有数据系统交换信息功能的协同流程平台,最终搭建完成具有面向服务特征的框架系统,可以实现对制造企业各项关键业务流程的全面监控,实现各项经营业务进度、作业量以及作业状态等管理对象的自动统计和实时展现,实现制造企业经营的可视化管理,全面提高制造企业各级经营、管理决策人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目前,长安铃木正在构建公司的SOA(面向服务体系架构),已经完成了系统数据、界面的整合,正在推动跨系统的协同流程整合项目,预计今年可以完成。往年公司由于产品数据管理方面的“孤岛现象”,造成管理上的损失是相当大的,目前正在推动中的产品数据协同流程整合项目一旦投入使用,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从信息化技术上来说,国内和国外在技术掌握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差别主要是体现在管理理念(彻底的精益管理、可视化管理等)和管理基础技术(流程优化、作业标准化等)方面。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层面来看,目前国内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往往以业务部门的需求为主,尚没有完全达到公司级协同策划、实施的程度。此外,国内某些制造企业的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融合不够,从组织架构上看,IT和业务部门的职责尚未有机整合。依然存在一些IT驱动业务的现象,而不是通过业务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来有效驱动IT的发展。(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