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甚至倒闭消亡。那么,在当前关乎生死存亡的特殊时期,青海的中小企业如何求得生存,非公有制经济如何求得发展,5月5日,青洽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特邀嘉宾为广大企业家支招。青海省人大副主任桑杰、副省长王令浚、省政协副主席仁青安杰等领导出席了当天的论坛,省内数百名企业家或企业负责人聆听了嘉宾们的精彩演讲。
提高管理水平打开内销市场
特邀嘉宾:原国家西部大开发办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
演讲题目: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
李子彬认为,当前,国内经济虽然已经开始止跌回升了,但仍处于低迷期。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青海和国内其他省区市一样,出口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受冲击最大。在此次冲击中,国际国内的许多同行业企业倒闭了,加之金融危机只是使得外需量有所下降,这对其他同行业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因此,企业只要在经济低迷期提高管理水平,打开内销市场,是完全有可能度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李子彬还透露,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在通过发行债券,酝酿组建中小企业发展担保基金,基金首期注入资金10亿元,基金总额为30亿元。届时,青海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相关途径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取得联系和进行对接。
在差异化上下功夫做文章
特邀嘉宾:经济学博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副主任秦志辉
演讲题目:全球经济危机中的中小企业过冬术
秦志辉同样认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无与伦比,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失去了收入来源,但青海的中小企业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一样,都面临着融资难、管理落后、人才短缺等问题和困难。当前,尽管金融危机的“寒冬”仍未过去,但企业家要坚定信心,因为心态决定结果,而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家的竞争。因此,企业家要学会在产品的差异化上下功夫做文章,在并购联合上做文章,特别是制造业要以规模取胜。
只有活着才能迎来更大发展
特邀嘉宾: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泰岩
演讲题目:产业集群及中小企业发展
黄泰岩在演讲中指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令中国经济持续5年通货紧缩,直到2003年才彻底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本次世界金融危机也极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持续5年低迷,这对青海乃至全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极为难熬的。他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期内,中小企业得以迅猛发展,但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已导致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死亡,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此次危机可能是一个拐点,在未来30年间,中小企业将互相竞争,以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在此过程中,还会有很多中小企业死亡,也会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但发展前景是相当诱人的,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守住就是成功,不死就是伟大”。
黄泰岩认为,中小企业要求得发展,必须改变思路,学会“嵌入式”生存,成为大企业产业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活下去才能迎来未来的大发展。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产业、品牌等集群作业,也就是说通过产业园区,将整个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进行分工合作,或者是同行业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打造或推出一个品牌,合力向市场推广,以降低企业成本,趁机进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