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信的天翼3G率先在全国众多城市展开大规模商用正式拉开我国运营商3G竞争的大幕。随着3G市场竞争不断升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将演变成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天翼3G率先在全国实现大规模商用对产业链发展有何积极意义?运营商如何在竞争中提升产业链的聚合力?为更好了解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范鹏飞教授与贺恒前先生。
加强产业联盟竞争力
记者:中国电信在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率先在全国大范围推出天翼3G业务,请结合目前的情况谈天翼3G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范鹏飞、贺恒前:我们知道电信产业的竞争已不仅是技术的竞争,在发展新的通信技术的同时,一定要首先设法实现产业联盟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前提下才有某个主导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产业链的成熟需要主导运营商来积极推动。由于运营商需要从提供语音服务为主向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进行转型,同时通信产业要同其他产业融合,运营商已不能完全包揽端到端的整个流程。虽然全球CDMA产业近年遭遇“寒流”,但在此次天翼3G率先在全国实现大规模商用必然会使终端、内容应用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伙伴增强信心。因此,主导运营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建立一个灵活有效的合作机制,灵活的处理同合作伙伴的关系,使产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才能加强产业联盟的竞争力。
由于全业务时代,运营商的发展之“道”是差异化,差异化并非某个单一的“环节”能单独实现,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的协作。构筑一个开放、共赢、竞争的产业链,是中国电信在全业务运营时代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要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建设方面。由于中国联通在2008重组前对C网建设战略上采取“冷落”政策,所以从接手开始,中国电信就对CDMA网络进行补充和EVDO的升级工作。目前,CDMA基站数从中国联通时期的不到9万个已发展到超过13万个。另外,积极部署C+W无缝覆盖的高速无线宽带的积极部署,也可充分发挥其固网接入资源优势。
第二,加强与终端厂商合作。合作拓展市场是实现业务规模推广的必由之路,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移动业务,吸引了一大批国际手机巨头加盟CDMA终端,目前天翼“手机定制库”中的产品已涵盖了高中低档。
第三,增进与内容商合作。整合中国电信宽带、互联网和天翼网络资源,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络融合,为用户提供文字、语音、视频等多媒体视听、沟通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承载中国电信多项业务的“天翼Live”以及“联姻”新浪等举措,这些都将大幅提高和加强中电信的内容运营能力。第四,加大业务推广力度。中电信为打好3G市场首次攻势,组成营销团队,用中国电信自身强大的品牌优势,对业务展开全方面的推广。
三方面刺激产业链信心
记者:天翼3G大规模商用对产业链各方有哪些刺激作用?
范鹏飞、贺恒前:天翼3G在全国大规模商用肯定会对整个产业链发展注入更强信心。
首先,由于通信产业的渗透能力非常强,3G将带动包括终端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去年年底天翼的大规模放号,就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终端、内容应用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伙伴,主流CDMA手机生产企业都表达出对中国电信“天翼”业务的信心与憧憬。但激发整个产业链的热情,还要看中国电信的整体实力以及CDMA的网络优势和技术优势。这次率先在全国大规模商用天翼3G,将能吸引更多普通用户、终端用户和内容提供商参与,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具积极意义。
其次,无论是终端制造商、设备制造商,还是内容提供商,受大规模商用必然会不断地增加新客户,从而不断增加市场新需求,这是一种源动力,带来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能进一步刺激厂商继续研发更多功能强大、新颖时尚的天翼3G互联网手机。由于3G自身的特色,用户对内容的需求会更加全面,大规模的商用意味着内容提供商的业务量与范围会有更大得提升。
再次,此次天翼3G大规模商用将会极大吸引客户,迅速提升其品牌影响力。由于中国电信的“天翼计划”的核心竞争点是移动互联网业务,高速率、全域覆盖、便捷使用的手机互联网,能为企业、家庭和个人客户群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便捷话音沟通服务以及丰富的增值服务。
记者:目前,移动互联网是3G业务最热门的话题,请结合目前的天翼上网本、上网卡发展情况分析其对产业链发展有何意义?
范鹏飞、贺恒前:中国电信的天翼3G服务主推上网本、上网卡,也符合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无疑会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合作广度和深度,形成一个良性的合作局面。
首先,目前就上网速度来说,几家运营商都在积极升级网络,速度应该会在半年后有显著提高。其次,中国电信在网络覆盖方面具备优势。第三,中国电信的优势还在于政企客户的捆绑。因此平台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