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5 月 27 日 – 串行 ATA 国际组织(SATA-IO),作为专注于维持串行 ATA(SATA)科技质量、完美和普及的联合会,今天发布了串行 ATA 规格第 3 版。该新规格引入了高达每秒六千兆位 (Gb/s) 的闪电般传输速度,以及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增强功能。
“由于速度对于如今的存储至关重要,SATA 规格 3.0 版让此等科技能够实现的最高传输速度得以翻倍,从而为新一代更快的 SATA 产品铺设通途”,SATA-IO 会长、英特尔院士(Intel Fellow)、存储架构理事 Knut Grimsrud 说。“SATA-IO 会员将能够为其客户设计拥有心仪速度的产品,且无需折损 SATA 科技本应带来的质量和性能。”
新规格向后兼容先前的 SATA 实例,同时保持此大众存储接口广受好评的低成本和低能耗。此外,此规格在若干方面得到加强,可实现更佳的功能。这些增强功能包括:
全新原生指令队列(NCQ)串流指令,以便为需要大量带宽的音频和视频应用,实现等时数据传输
NCQ 管理功能,通过对未执行的 NCQ 指令进行主机处理和管理,帮助优化性能
更佳的电源管理功能
适合更紧凑型 1.8 英寸存储装置的小型低插力(LIF)接头
旨在让更薄更轻笔记本电脑容纳 7 毫米光驱的接头
符合 INCITS ATA8-ACS 标准
自从于 2001 年推出以来,SATA 科技已经硕果累累。据分析公司 IDC 称,2001 年至 2008 年间发货的 SATA 硬盘驱动逾 11 亿件。去年,SATA 占内部硬盘驱动发货量的 98% 以上,表明 SATA 科技现已为绝大多数台式电脑和移动计算机所采用*。此外,该科技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其中包括光驱、固态磁盘驱动器、服务器和外部存储系统。SATA 实例亦正在企业市场中昂首前进。
“在计算应用中,SATA 界面已发展成事实上的标准硬盘驱动接口”,IDC 硬盘驱动研究主管 John Rydning 说。“全新 SATA 规格第 3.0 版在 SATA当前市场成功的基础上打造,将有助于在可预见的将来强化 SATA 作为主要存储装置接口技术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