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答复省政协委员汤镇业相关提案时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手机实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正等待国务院审批。
在手机短信和电话骚扰、诈骗泛滥的今天,推行手机实名制是大势所趋。有资料表明,全国约有70%手机用户未进行实名登记,这给手机行骗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手机实名制可以用来遏制种种骚扰和诈骗,符合公众的期待;但如何做到遏制诈骗的同时,也能充分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才是实名制最实在的意义。
手机实名制,用户反应有点消极
对于手机实名制,用户并不像想象中的“激动”,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市民,其中不少人表示,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用户还感觉这一即将实施的新政“有点烦”。
一位王先生说,买手机卡还要带身份证,这该有多麻烦啊!如果我需要经常换号,不就意味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办理。
正在使用动感地带的高校研究生小张说,虽然赞成实名制,但最终实行与否“对自己的影响应该不大。”
在网络上同样可以看到用户的一些质疑,“我们有些地方早已推行了手机实名制,但效果呢?简直连甚微都不算,漫天飞舞的拙劣的诈骗短信,一再侮辱着我们的智商。也许有人会说,那不是真正的实名制,因为在一些地方早已将实名制虚设化,但谁又能说此次实名制就能改掉以前的病灶?身份证不可以造假吗?”“对于手机诈骗,应该被限制的是诈骗,而不是手机,不能认为手机用户登记程序有失严谨是短信犯罪的主因。因此谁也不敢保证在费时费力、耗资巨大的实名制后,手机短信犯罪就会销声匿迹,或者不会通过其他形式再复活——比如通信、互联网——我们总不能要求公民的通信也实行实名制吧?”
同时还有一些消费者担心,一旦实行了手机实名制,可能会给居民带来隐私安全问题。“在手机实名制之前,还有人敢发表自己的言论,实名制之后,大家还敢说真话吗?”一位市民对实行手机实名制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
不过,尽管如此,实名制还是得到了大部分用户的支持,在网易的调查里面,截至8日13点30分,有4227人投票,其中79.67%的人表示支持,20.33%的人表示反对。
隐私泄露成最大争议
用户反映不够积极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实名制一旦实施,就意味着自己的个人资料可能遭到泄露。此前,一项对某市手机用户进行的调查表明,36.1%的人担心隐私权会受到侵犯。
在网络上,公众的忧虑可见一斑。许多人表示,自己经常莫名其妙地接到一些推销保险的电话,在电话的交谈中可判断,对方对自己的情况十分了解,还制订颇有针对性的保险销售计划。而类似的这种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专门向孕妇适时地推销奶粉,民办大学可以准确地为落榜生邮寄录取通知书……。
据记者了解,这些企业得到公民个人资料和信息的途径,往往是消费者在填写各种登记表时留下的,然后被商家非法获取。因此,消费者推断,在目前我国对个人资料保护不力的环境下,特别是被普遍使用的手机实施实名制后,个人隐私的外泻将难以避免。
今年央视3·15上曝光了中移动山东省公司做短信群发业务,侵犯手机用户隐私,至今还让人后怕。更令人担忧的是,网上买卖用户数据的不合法和不道德行为,已呈现产业化趋势。在许多网站上,售卖用户个人数据的广告随处可见。手机实名制所获取的大量信息一旦泄露,就很难不被不法之徒所利用。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有名又有实,还得监管出实招
那么,手机实名制究竟如何才能给用户以安全感。网友“你小子别跑”表示,不能简单地将手机实名制理解成手机登记实名制。如果仅仅只是强调用户有实名登记的义务,却闭口不谈服务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服务的规范性,那么,这样的实名制其实是伪实名制。
网友“最长的一码”则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手机实名制后,具体的措施如何去落实,这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执行力。
的确,手机实名制惟有匹配上严格的隐私保护举措,才算得上权利义务对等。实行手机实名制之后,公众实名登记的信息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依据怎样的程序被什么样的机构查询使用,必须首先得到明确。“只有在公民隐私法律的保护下,电信运营商和其它商业机构才不敢将用户信息私下转让或出售;也只有在人们免除隐私被曝光的恐惧后,手机实名制才能得到手机用户们的广泛拥护。”一电信专家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