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安装Windows和MacOS的双系统,可能很多普通用户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事儿不太靠谱,不过实践过了你就知道,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需要的只是你的细心。与安装普通的Windows系统不太一样,在实体机当中安装MacOS需要用户“操心”的事儿比较多,特别是系统安装过程当中的硬件选择和硬件驱动部分,因此想要安装成功,顺畅体验MacOS,最好提前做足功课。
做好备份才能万无一失
说到安装Windows和Mac的双系统,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太可能,是的,二者对硬件的要求差别不小,但是这并非难事,只要按部就班一样可以顺利安装。
同普通的安装双系统一样,在操作之前,你最好将现有系统和重要的数据做一次备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备份完成后就可以放开手脚操作了!
首先就是对硬盘进行分区,方法和上次我们介绍的在虚拟机中的操作一样,用WinPE光盘(或闪盘)启动后,按照需要将硬盘分成一个或几个分区即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准备安装MacOS的分区必须是FAT32格式的主分区,因为MacOS无法识别NTFS格式的分区。
其次,安装前必须弄清自己电脑硬件的具体型号,因为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针对硬件安装驱动,如果搞不清楚的话,后期再安装驱动就比较麻烦。至于如何弄清自己电脑的硬件型号就不用说了,例如你的电脑配置单,或者进入Windows的“设备管理器”,再或者利用鲁大师这样的工具软件都可以。
安装不麻烦操作要细心
第一步分区转换抹盘轻松实现
安装MacOS的分区必须是“MacOS扩展(日志式)”格式,这个操作可以通过其自带的“磁盘工具”中的“抹盘”功能来完成。不过要说明的是,抹盘操作的先后顺序有讲究,必须先抹非系统分区,最后再抹系统分区,这是因为即使你已经在分区软件中激活过了,抹盘操作也会激活最后一个被抹除的分区。
如果抹错了顺序,安装完成后再重启时会出现“Plistnotfound”的提示,表示系统找不到激活分区而无法进入系统。这种情况下,用WinPE光盘(或闪盘)启动,利用分区软件重新激活相应的MacOS系统分区就行了(例如使用AcronisDiskDirectorServer进行操作)。
第二步硬件驱动对应选择
在安装摘要窗口时,要根据所用CPU决定是否勾选“AMDPatch”,其他硬件,如声卡、芯片组、网卡和显卡等,也要根据硬件的具体型号来选择。还有,一定要勾选“Kernel”(核心)和“Fix”(补丁),否则可能会出现“四国屏”现象(相当于Windows中的“蓝屏”现象,因为提示界面有四国语言因此俗称为“四国屏”)。
“Applications”里面是应用程序,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安装。建议选择KextHelper(驱动安装辅助程序)、Skype(聊天软件)和VLC(全能媒体播放软件)。
第三步语言设置让操作更顺手
安装过程总共需要大约30分钟,整个安装过程和虚拟机上安装基本相同,安装完成后,界面是英文的,依次进入“SystemPreferences→International”,在“语言”选项卡,把“简体中文”拖到最上面,注销后再重新登录就成了简体中文界面了,“SystemPreferences”就成了“系统偏好设置”,常用设置都在这儿(如图1所示),是不是比Windows的控制面板简洁多了?